1
时间很神奇,没有一种状态是永恒的,不是你变就是他变。过去一直是你主动改变,迁就他,这次你把他当成一个会变的人,等等看?
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有一点适度的关切,既不绝情,也不要无端成为出气筒和替罪羊。保持你的稳定,剩下的他会学着适应。
2
人生那么长,损失三年不算什么。真正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做好准备,告别人生的一个阶段,迈入下一个阶段?
3
目的论的观点:假如有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始终做不到,除了解释为某种缺陷或障碍,另一种解释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不去做”。一个成年人有能力拒绝妈妈的影响,却没有拒绝,除了来自母亲的积威之外,多半这个影响也是他(她)自己想要的。
比如批评,如果自己的现状是妈妈只批评不鼓励造成的,就可以去指责妈妈,这比承认自己“既想批评自己又想原谅自己”这样的自相矛盾要好受一点。这也是一种智慧。
4
比起“不要吵架”,更有效的建议是“吵也行,吵完倒杯水”。前者是在讲一个道理,正确,但不知道怎么做。后者是一个具体的动作,只要想做就能做到。
后者听起来“不太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未必需要一个人发生由内而外的、连根拔起的改变。他也可以还是带着他的问题,只是做了一点不同的动作。
越是不被允许的事情,就越难以自控,允许争吵之后,争吵的冲动反而少了。
还有一种可能:“这建议外面也太小瞧我了,凭什么我就只能继续吵?我偏不吵!”
5
童年时期亲人去世,孩子有一种难最难说出口的情感:生气。即“你抛下我,而去留我,在这个世界一个人受那么多委屈。”但这份生气无法表达:你遭遇了比我更大的不幸,我怎么有资格责怪你?
于是,这份生气可能变成别的方式来表达,比如让自己长期处于被继母虐待的委屈难过当中,以此来表达对亡母的生气:就是因为你抛弃我,我才受这么多苦!
干预:找一张母亲的照片,对着照片表达:我太生你的气了,我现在忍不住一遍一遍让自己受委屈,就是为了让你不要离开我!
6
他们有权催生,你也有权把他们的声音当耳旁风。
7
仔细盯着你的问题看,问题就会“软化”。那些让我们困扰半生的问题,其实我们从没认真的看过。(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原因生气的,是被哪个点击发的,是我激发的,还是对方激发的)
8
我想吃东西,想起是小时候妈妈经常逼我吃东西,让我处在一种逼迫吃和饱腹的状态。
干预:列清单,哪些是我想吃的,哪些是妈妈可能想让我吃的?把这些准备好,按计划每天吃。
9
同样的问题,把负面解释(对原生家庭的抱怨)换成了正面解释(对父辈的思念),问题就消失了。
原理:打破了“解释”和“问题”之间的循环。
比如,提问者遇到的问题(爱发脾气),如果解释为原生家庭的痛苦,这个解释就会反过来作用于来访者的问题,让他增加脾气,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改变的工具:
1.课题分离: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
2.目的论:如果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不想。(“受害者”的身份提供了更多的保护和慰藉感,它们是不可或缺的疗愈元素“你没有错,你只是个受害者”。如果在这一点上没有足够多的安慰,目的论就显得过于冷酷)
3.积极赋义。把对父母发脾气解释为“用奇怪的方式思念父母”,一方面帮他们找到一个视角接纳自己,另外一个方面也让他们在无形中承认自己的责任。合在一起就是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你的比你的智慧。你没有错,同时我们还可以找到不同的方式实现你的目的。
要点:在使用积极赋义时,要让这些正面的意义建构被对方认同,首先干预着本人就要深信不疑,否则就没有用。
4.观察任务:“什么都不改变”,是做不到的。如果有意识的启动观察,就会发现,1问题不再是不知不觉发生的。2问题的意义变了,不再是灾难错误或者厄运,反而有可能变成了他需要去刻意营造的成果。3问题发生之前,当事人会带着更多的好奇心去“期待”,而非只是事后的懊恼和自责。不同的心态会让问题的走向发生改变。
5.仪式:仪式的力量是,让整件事情是神圣的,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