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红尘喧嚣,秋光渐老,蓦然回首,光阴日渐清浅,生命愈加厚重。多少往事已随流水,多少岁月已轻描淡写。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清静淡雅的日子,喜欢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独来独往,修心养性,皈依简朴,认真聆听内心的声音,试着读懂自己的梦。

在这个纷扰喧嚣的世界,有时真的需要有自己独处的空间。一个人独处时,灵与肉都是自由的,可以放飞心灵,什么都可以想;可以回归本性,什么都可以不想。就如林徽因所言:“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一个人独处的时光里,静美随之而来,喧嚣随之而去;灵魂自由舞蹈,羁绊随之减少。喜欢独处的人,贫穷也富有,寂寞也温柔。

1、独处,能获取最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独处时,沏一壶清茶,偷得浮生半日闲;捧一卷诗书,幽帘清寂在仙居。可喜悦,可悲伤,忽而心境开阔,忽而淡然于心,是享受,也是充实。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是王土祯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是王维清幽宁静的悠闲生活。

独处,是安顿身心的一种能力。不管环境如何荒芜,我们都要学会净化自己的内心,并从中获得安宁。要习惯独处,懂得独处,在独处中思考,在独处中升华,在独处中默默提升自己。

《安顿一个人的时光》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滞不前,也可以是一场充实、美妙、精彩纷呈的冒险。”

还有 69% 的精彩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支付 ¥58.00 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