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分享几个故事,身边的真人真事。
01
“等一下,等一下!”
电梯门正要关上,被一迫切的声音叫住,原来是隔壁邻居张阿姨。小跑入电梯,短发烫卷,穿着运动装,背着一个小挎包。她说刚从南澳旅游回来,天气不错啊,有凉风,太阳又不猛烈。
姐姐跟她寒暄着,我偷偷看着她,精神焕发,活力四射,身材还算匀称,想到自己父母,心中掠过一丝羡慕。
回到家跟妈聊天,才知道,她现在其实经常一个人住,跟老公闹别扭。有次三更半夜闹到保安来。她把锁换了,任凭老公在门外如何发疯敲门,都不开。
怀疑老公出轨,闹离婚。听说她还有另外一个爱好,买营养品、养生品,堆在家里一大片,被骗好几次,退货索款,依然继续买买买。
那她有小孩吗?
有一个儿子,在美国,在那边读书、工作、娶媳妇。最近刚生了宝宝,1岁不到。张阿姨还去过美国待了一段时间,帮儿子带小孩。
我正想说句羡慕她的话,妈妈接着说:
“可是,她回来跟我倒苦水,她在那边哭了好几次,跟媳妇很难相处,听说媳妇的老爸是某个市还是某个省的公安局局长,什么东西都得听她的。”
现在回来了。之前说好的再去,后来又变卦,不要她去了。媳妇把小孩送托儿所,宁愿自己接送也不要麻烦婆婆。
她家独生子,听说挺优秀的。
02
还记得那天聚会,我依依不舍离开,想多待一会也不行。没带吸奶器,胸前两块大石头硬到快要爆炸。谁涨过奶谁知道。
离席那一瞬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从波兰远道回来的好朋友,眼睛里的眼泪,突然间就落下来了。泪水漫过黑色的眼线掉落在疲惫的脸上,眼睛里面尽是疲惫和忧愁。
我抱着她,她说在波兰真的好孤独,根本不可能再有像你们这样的好朋友。
开朗活泼,激情四射,我们叫她永动机。认识那么久,我们从来没见她郁闷过,更不要说流泪,回忆里只有真真切切的乐观和疯狂。而那天,是我们第一次看她这么感伤。
一年前我们去了新加坡最好的酒店,她把所有的好朋友都邀请了,吃了顿饭,跟她告别。她想离开这个地方。巴西波兰二选一。出于安全考虑,最后选择去波兰。她在华为工作,负责欧洲区域的产品销售和推广。
每次在脸书看着她环游欧洲的照片,跟帅哥美女进餐的照片,心里又欣慰又羡慕。对她的情感,除了这些还有一种,就是佩服。佩服她的勇气和疯狂。30岁而立之年,她选择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对波兰语一窍不通,从头开始自己的人生。
那天她回来,我们俩手挽手走在金沙湾。我刚生了宝宝,不到6个月,她离开正好一年。我拉着她说,我还有个姐姐在父母身边照应ta们,而你独生子女,高中就出来了,现在越去越远,从头开始,父母怎么办。
“Ta们一直支持我出国,想我去更远,新加坡太近。而且现在他们年纪也没有很大,没有到需要我照顾ta们的时候。也没催我结婚,只是担心我被骗。”
谈了一个意大利男朋友,谈了一个法国男朋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03
最要好的朋友终于从国外回来了。差不多两年没见面。
这次回来带着一岁半的娃娃。
那天约好了,跟我们几个高中姐妹花聚会,大家都带着娃娃,终于整齐了,就像高中那个时候想象的一样。
昨天晚上还互相提醒别忘了聚会,今天早上6点半突然收到她的抱歉短信,说爸爸生病住院了,改约。
跟她通过电话,一年前她老爸检查身体,肺部有阴影,怀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然而她在国外,由二叔主持看病等事宜。从医院检查了一圈回来,最后来找了一熟络的医生看病打针,炎症消了,可惜病灶却没有继续跟进。老人家和长辈都觉得无大碍。
这次入院,怀疑脑转移。
本来开开心心的假期,如今又变成了一场急救会。
当时“逃过”的责任最终还是追了上来。
她在我们眼中是个好命的人,一帆风顺,也算半个人生赢家。初中毕业去了市里最好的高中。高考保送百年名校。大四那年出国交换,遇到后来的博士生导师,拿了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
毕业,工作,结婚,买房,生小孩。事事顺利。热爱生活,享受当下。
可惜这几年,家里一团糟,妈妈肝硬化,后来糖尿病,姐姐结婚又离婚,前夫回来争房产,打官司,最近爸爸的健康又出问题。
远在国外,飞回来几次处理家事。这几年,家突然间变成一张网,一补再补,永远不知道还有多少破洞再等着。
小孩优秀,到底对父母有什么用?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亘古的占有,而是一场深厚的缘分。”
“父母要做的是如何放手和退场。”
小孩优秀,展翅高飞,迎来的第一个关键时刻是30岁。在职场摸爬滚打几年,对于未来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多少有了初步计划和方向。父母60岁,是一道坎,各种病痛开始显现。退休计划,晚年安排,大部分都是一手包办。
心里想着安顿好一切,不增加小孩的负担,现在不能耽误小孩,可以再等等,等小孩有着比较稳定的工作职位和经济实力,再来考虑晚年的重聚。
晚年,到底是多晚?是父母退休了,是发鬓变白了,还是躺在病床上的时候?
一边是才刚刚进入高潮的人生,内心万马奔腾;而另一边却是年老力衰,代沟越来越大的父母。如何平衡如何选择?
养儿防老对于我们父辈这一代已经不适用。那到底养儿,特别是那种优秀的儿女,飞的又高又远的那种,对父母到底有多少作用?
为何谈作用?子女又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对,没错。可是再怎么通情达理的父母,到老了,亲情不是几通电话,几条微信,几张照片的就能维系的。
无论子女多优秀,你在他们眼里永远是个小孩,无关地位,无关收入,这一切在他们年老的时候都不及你亲自回家探望,更不及生病时候的照顾。
小孩那么优秀,到底对父母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