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咨询:一个11岁的孩子因为考试可能没考好,装病不去学校,也不爱上学,成绩大幅度下滑
我想到一般家长对于类似问题的处理方式,大概有几个版本:
1.0父母:这部分家长看到孩子出问题会第一时间责怪孩子,觉得特窝火,直接炸庙,“你个死孩子天天都在想什么?不好好上学,还给我装病,以后还得了?”,”我非收拾ta不可,暑假到了,赶紧找个机构送去整治下”,“气死我了!你以后哪里也不许去,你就跟我待房间里学习!成绩上不去,你别给我出来!
2.0父母:这部分家长第一时间觉得烦躁、焦虑、挫败:“这是为什么啊?怎么会这样?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出现这样的问题啊?”,“我平时都被人当成很会教育孩子的妈妈,我还天天给别人出主意呢?这自家后院还着火了!”,“孩子是不是到了什么敏感期?我错过了什么?还是隐瞒了什么?我对孩子缺乏关注吗?我是不是对ta注意不够?“,找个专家咨询一下吧?看看哪里做得不对,我还是要不停的学习啊,不然娃总是出问题啊!”,“这孩子也是执拗,怎么就不能像xx那样啊!”。
3.0父母:这部分家长很平静的接受问题,就像孩子尿床了或拉裤子了,不过是顺应身心发展规律。也没觉得一定是谁造成的,要去问罪谁。然后仔细观察孩子,条分缕析,思考问题症结,找出应对之策,勇敢果断的去行动,该自己做自己做,该寻求支持寻求支持。
4.0父母:这部分家长看到孩子出问题简直兴奋,恨不得两眼冒光:“孩子人生养成游戏的升级关卡又来啦,解锁这一关,离通关又近了一步!“,”孩子只是遇到困难了,需要我的帮助,想到将来ta终会独立,好享受帮助ta的感觉呀!
现在来看,80%的时候是2.0,而且大部分时间陷在挫败焦虑里面出不来
你是哪个版本的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