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最好而不是最新是更聪明的做法。
有时候,给他人谈到一些事物的美好一面时,是为了给他人增加信心或看到希望。
但是,事物的发展远远不如预期,因之容易让人感到失望。
在工作中过程中,很多时候信心比黄金重要,当他人感到失望时就会消极对待事物,但如果看到的是希望,将带来的是自信或激情。
人为什么总是爱找他人的不足之处,却很少关注他人的优点?
这是人类自我保护的生存本能,越是天性比较强的人,越爱把责任退给他人,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最善于挑毛病或挑缺点,例如,当我们进行会议的时候,专心开会的人,我们不会太留意,但如果有人走动或做什么与会议无关的事情,很容易就把目光投向了异动之处。
遇到让人感到难受的事情时,更多时候把注意力投入到他人的缺点或环境上,似乎自己所做的都是对的,总是过于高估自己。
其实,这是一种满足自我需求的自洽行为,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找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
所以,当有人说出的话或做出的承诺无法兑现时,当事人就会对其评判、指责或抱怨,却很少去关注对方的初心。
记得看到过一篇文章,人很少用心对人或做事。
做事或对人很多时候,都是用技巧及套路,特别在重视物质利益的现实生活中,急功近利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因为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导致了看似不合理的一些行为。
自我保护能够使保护我们脆弱的心理更坚强一些,能够对危机和挫折有所防御,从而得到自我解脱。
但不能因为自我保护理由,而进行对他人或环境进行伤害。
追求最新有很大风险,所以追求合适的才是安全的。
当我们夸大新东西的好处时,不会因为夸大而改变,因之,在面对又想夸大时,一定要觉察及反思,很少有人想要了解你的初心,人们更多的是相信眼见为实。
思考:
在生活与工作中,面对他人无法理解的夸大,你是如何处理的?
当他人说出的话无法兑现时,你是如何处理的?给你带来的利与弊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