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又受邀打了一个辩题,叫做“移情是不是一种美德”。我作为反方。题目涉及心理学与对美德的定义,移情也关乎与他者的关系。
心理学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是移情和美德倒是很熟悉。来聊一聊吧。
在日常生活中,移情通常被宽泛地理解为对他人苦乐的切身感受、换位思考、同情并关心他人的处境,也因此被认为具有道德上的重要性。
“移情”源自英文中的empathy,指的是一个行为者对于另一个行为者的心灵状况近乎等同的感受和体验,亦即一种基于此的情感共鸣。
电影制作中是经常需要用到这个的。移情有正负反馈,而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利用好这个观众的正负反馈便能将观众的情绪控制在影片之中。这个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代入感。一个好的编剧,一定是掌握了这种能力,并且能熟练的运用它。而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也一定会让你有代入感,让你能够和其中人物感同身受。
而这就是我要论述的第一点:你的移情,是可以被操控的。
事实上,关于移情是不是一种美德的主要冲突点就在于是否能建立以移情为基础的关怀伦理学,在移情和利他主义之间建立起积极的关联。
很多时候,人们看到的只是他想看到的。我们在移情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的感同身受只是基于自身的感受,源自认知性的换位思考或者运用来自于记忆中的相关信息。而这种移情并非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所谓的感同身受只是在看到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而已。至于面前的乞丐是真可怜还是月入过万,实际上和我们都无关了。我们扔下一枚硬币,内心获得了满足感,并且在每日好人好事上记下自己的一笔。
我们获得了满足,他们获得了金钱,这很好。
我们大可以给自己发好人卡,但是我们要清楚这并不能被称之为美德。
诚实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说真话,慷慨也不仅仅是乐善好施,一个人是否真正拥有这些美德需要看他在做出这些行动的同时是否出于恰当的动机。如果他说真话只是因为害怕谎言揭穿后受到惩罚,或者乐善好施只是为了获取好名声,而并非是因为对他人的真诚和关切本身就是正确的事情,那么他就并不是一个诚实或慷慨的人。
其次,美德也要求行动者能够可靠地在行动上展现美德。而要在实践中成功地展现美德,就需要行动者对处境、对象和行为方式中的相关因素具有充分的理性。
而事实上,在我们进行移情的时候,我们是非理性的。我们的感性会至极,我们的理性会被战胜。
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被操控的移情”还是“自我满足的移情”都无法达成满足美德的条件。一个是彻底的非理性,另外一个是自我以为的理性。
“为什么要对好人这么苛刻?难道好人就该被人拿枪指着?”
敌人或者陌生人的福祉是否也是重要的?我们通常认为不假思索、迅速而直接的关切或救助行为,较之于不断权衡、思索之后作出的类似反应而言,是更能体现美德的吗?
在这个意义上,哪怕是理智尚不成熟的儿童也并非不可能拥有美德。
所以我们对于好人的要求一定是苛刻的,因为我们最怕的就是好人里混进了伪君子。那样会造成整个社会对道德判断的失衡。我们并不要求拥有美德人一定要在每一个行动之前都必须经历一个有意识的决策过程。一方面,在一些危急关头,作出快速而直接的反应对于情境来说才是恰当的。另一方面,虽然这个行动可能看上去是不假思索的,但是当事后被问及为何如此行动的时候,一个有美德的行动者是能够通过反思性的回溯,给出恰当的理由的,即便这些理由在他做出行动的那一刻并没有出现在他的心理状态之中。进而,这种看似不费力的举动在根本上也源于他在长期的习惯化过程中已经培养起了作出这类反应的倾向,而培养这种倾向的过程是渗透着慎思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有美德的人对情境所作出的反应可以既是快速直接的,同时又是理智的。
所以,一个社会对于一个人是否拥有美德的判断标准是会越来越高的,而且真正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美德的人也是稀少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站在正常人的角度,移情不是一种美德的必备品质,它只是一种非必要的条件。
不过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一些试图论证移情是一种美德的学者尝试对究竟什么是美德作出一种相对宽松的理解,以便为移情在美德概念中留出空间。所以接下来我就简单说一下移情在什么时候是一个人美德的体现。
直接表达观点:我们说一个人缺乏完整的道德功能的时候,通常通常意味着这个人能够通过移情来获得美德。
当然,事实上我对这最后一点也并非十分的确定,大家可以一起探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