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课程开发与内训师培养】业务(需求)的变化,教学理念也会发展变化
0-【楔子】
2018年【培训杂志】2018年培训服务会展(成都站)有一个数据发布,是关于甲方培训经费的使用方向的,三大使用方向的第三个就是【内训师项目】,可见甲方公司都希望能够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和内训师训练技术,进而独立自主研发和讲授大部分的通用课程和有自己公司特色的专业课程。
甲方公司要掌握培训的底层技术,该如何进行呢?
1-【底层理念的不同】
底层理念,也就是企业对培训的定位,决定了培训的运作模式,也决定了课程开发的技术和导师培养的技术会有不同的路径:
第一种:基于岗位经验传统的理念,比如一些大型国企的技术性岗位,老一辈退休后,人才容易断层;
第二种:基于问题解决的理念,比如万达学院就是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建立的;
第三种:基于工作流程的理念,比如用友大学就是用业务部门的工作任务推动培训工作开展;
第四种:基于结果导向的理念,比如华为【训+战结合】的培训模式,即场景化的训练+工作实战和复盘,让训练与实战一致。
基于公司时间短、业务发展快、结果为王,DSD商学院要想打开局面,支撑到业务发展,所以采取【基于问题解决理念为主】就是必然的一种选择,在此基础上,再融入其他理念和技术,比如场景化学习,落地导师制等。
2-【课程开发】
第一:课程开发的流程
需求调研——课程简介——课程结构图(教学指导图)——课程PPT——案例集和学习活动集——导师手册——学员手册
以上就是课程开发的七步流程,每一步都会有相应的产出,简称:课件七件套。
第二:课程开发的标准
七步流程中,我们将【案例和学习活动】直接标注到课程PPT上,而课程结构图也有要求,但是其他方面没法要求,当然也就谈不上标准化,已经有点跟不上商学院第二年的发展需要的,当务之急是标准化,为内训师(导师)培养奠定基础。
3-【内训师培养】
第一:课程呈现的理念
核心理念是【以学员为中心】,内训师(导师)的所思所想所做,都要基于学员如何掌握和快速应用到实际工作场景中,与此不相关的一切,都要删减掉。
第二:课程呈现的技术
一方面训练基本功,比如形象、肢体动作、声音、控场等;另一方面训练表达能力,短时间内靠标准化的导师手册来实现,比如:每一张PPT的时长、目的、重点、授课形式、教学流程与讲授要点、参考话术、备课笔记等,只需要刻意练习即可。
4-【小结感言】
随着平台系统化建设需要,DSD商学院从第一年的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理念,可能会转化到基于工作流程为主的理念,支撑业务发展,实现商学院在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