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从古至今我们看到太多的文人墨客用诗词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种种情绪。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便习惯了用影像来记录生活,反映一些深刻的主题。
而《看电影,学历史》这本书便是把文字和影像结合起来的一本典范之作。这本书源于历史学者蒋竹山主讲的一门历史通识课,开设至今已达17年,累计3000多名学生选修学习。
蒋竹山先生选择了电影这一传播媒介作为切入点,把自己积攒多年的新史学研究和历史内容结合起来,同读者分享观影的趣味,教读者一种不一样的阅读方式,同时也引入了全然不同的逻辑思考模式。
【01】走进二十三部电影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说这本《看电影,学历史》汇聚了很多内容呢?
因为这本书集合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所得及课程精华,更是通过23部经典电影,带领读者重返现场,读者们得以通过珍贵的影视作品探索电影里没说透的历史,同时也借由看电影的方式,让读者们试着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理解、思辨,去看到裹藏在这背后的人文风俗,历史背景以及一些推动发展的主客观环境因素。
就像前几天大热的三星堆的文物出土事件一样,每一段历史都有着不同的主题背景,我们的历史研究者都在想尽办法的破解每一个器皿背后的故事。因此,在这本书中包涵了物质文化、饮食感官、全球史、性别与环境、革命、艺术史与大众史学六大主题。正如作者蒋竹山先生所期盼的那样,他希望每个主题下选择的电影,都能有益地辅助理解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思路,带来新的方向和启迪。
记忆最深在第一章“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中,我们便可以看到一个典型视角下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商品是如何成为商品?商品为什么会被赋予了价值?这个商品的生产、销售网络是如何发掘的?它的兴衰过程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历史进程?而作者提到的这部让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圆梦奥斯卡的电影《荒野猎人》便解答了这一连串的问题。与熊赤身裸体近身搏斗、冰天雪地吃生肉充饥、在死去的马肚子里藏身……
小李子在片中一番出生入死的挣扎,将角色真正融入了那段冰天雪地的蛮荒历史。但是在电影背后我们看不到的是一些更为残酷的真相。小李子饰演的男主格拉斯惨遭同伴抛弃,身上的装备被掠走,被追杀一路颠沛流离。当然书中还提及了很多部电影,和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
但追溯问题的根源导致这残酷现状的还是那盛极一时的海狸皮贸易,为了积累原始资本,他们的眼里只剩下了金钱,为了谋财,生死又算的了什么呢?这桩人为财死的暴露生意就是电影里看不到的真相与伤疤。
【02】将像史学家一样的思考模式代入我们的阅读和生活中。
电影其实就像一扇窗户,它把文学作品没能传递出来的一部分情感传递了出来,和读者达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而作者在每一章节的分析中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呢?他不仅为我们传播了通史理念,更传递了一种思维框架。翻阅每一个章节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会从电影本身着手分析,寻找片中一些经典的耐人寻味的情节与亮点拿来深入挖掘;其次,作者会再一遍又一遍的挖掘在这之中没有暴露出来的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或真实的历史原貌;紧接着会提示我们可以读哪些相关历史文献与研究成果来进行佐证;最后,他会十分贴心的结合自身与身边的文化现象,发散思维,把问题抛出来,引发大家讨论问题。
就像作者在叙述《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时提到了这部电影的一些主次关系的问题。总的来看《霸王别姬》是历来唯一获得戛纳影展最佳影片奖的华语片。参与演出的演员张国荣、张丰毅、巩俐、葛优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巨星顶流。
而我们回归到这部电影中,无论这部电影的主角是程蝶衣或段小楼,这部电影都借由这个特殊的切入点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路从清末、北洋政府、日军入侵、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的发展变迁,尽管这之中的情感关系有些复杂但是它呈现了大时代变动下的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其次,我们更能深刻的知道戏曲文化传承下来的不容易对于国粹的宣传和发扬有良好的社会效应。更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消费市场,梨园行当的发展节奏,以及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剧院的变迁过程。我们可以想象出,从传统的茶园、戏园到新式剧院的变革,究竟代表了什么,象征了什么。
【03】一份书单,一份影单
《看电影,学历史》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比较深刻系统的通时历史导览书目。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为我们安利了一份相关的书籍介绍。但其实我想说的是有些文学作品或许真的是因为翻拍了成了影视作品而再次走红。
接下来,我想安利一份自己的特殊影单,这些电影是有原著可循的,看原著和看电影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推荐理由:欧维丧失了生活的意义,但是他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扰,最终寻找到了活着的意义。
2.《偷书贼》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用文字喂养灵魂的小说。看过你就会爱上它。
3.《一天》
推荐理由:有钱人家的花花公子和普通人家的女孩儿一见钟情,两个人好像发生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却改变了对方的人生轨迹。
4.《赎罪》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浪漫的唯美爱情故事。
5.《恋恋笔记本》
推荐理由:讲述的是一对青梅竹马在二战之后重逢的故事,故事温暖且治愈。
6.《哈佛风雨路》
推荐理由:根据美国"奇迹女孩儿"莉丝默里的亲笔传记改编。
……
其实,电影有时候比文字更能传达人类世界无所不在的情感。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看完书我们会希望看到原著改编为影视作品,而又害怕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根本缘由吧。
其实,当我们看完了电影、走过书的密室里遨游时,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早已经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思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