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象毫米、微米一样,纳米是一个尺度概念,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并没有物理内涵。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具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
庄子曾经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说,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无限可分性。也就是说局部具有和整体相同的性质。然而,当这个棰不断分割到一定程度时,其性质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这个棰是由铜做成的,当把它截成10nm以下时,它就会失去金属光泽,变成黑糊糊的东西。其熔点也远低于块体铜的熔点。从物理性质上看它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铜棰了。这就是纳米尺度物质所具有的共性。
纳米铁的断裂应力比普通铁高12倍;
纳米磁性材料的磁记录密度比普通磁性材料高10倍;
气体在纳米材料中的扩散速度比普通材料中快几千倍;
纳米颗粒材料与生物细胞有很强的结合力。
“量变引起质变”这个哲学原理,在纳米世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制备出纳米材料。
动植物身上的纳米世界
★色彩斑斓的蝴蝶:不同尺寸的纳米粒子对光的散射的结果。
★荷叶自洁效应:荷叶叶面上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使荷叶叶面都具有极强的疏水性和自洁能力。
★许多生物体内就有天然的纳米磁性粒子,如磁性细菌、鸽子、海豚、石鳖、蜜蜂、人的大脑等。
★蜂腹部的磁性纳米颗粒,具有指南针的功能;海龟头部的磁性纳米粒子具有导航作用。
★人类大脑中平均含有20微克(约500万粒)的磁性纳米粒子。
★亿万年前,螃蟹并不“横行”,而是借助于触角里用于定向的磁性纳米颗粒,“前后”行走。后来,由于地球磁场发生多次剧烈的反转,使螃蟹体内的小磁针失去了原来的定向作用,导致它现在的“横行”。
★这是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加工技术在石墨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而绘制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这幅地图到底有多小呢?打个比方,如果把这幅图放大到一张一米见方的中国地图大小的尺寸,就相当于把该幅地图放大到中国辽阔的领土的面积。这下你可以想象这幅纳米中国有多么袖珍了吧?
★世界上最小的算盘——纳米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