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一词的由来
轮回一词最早源自于佛教,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大众生生死死,在死亡后,灵魂又轮回重新投胎成为另一个人,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如不寻求“解脱”,即永远在“六道” (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地循环。
在凡尘俗世中,日出日落,一朝一夕便是轮回;花开花谢,盛放凋零便是轮回;枯枝新芽,枯木发荣便是轮回;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便是轮回。
人生在世,到底有没有轮回?很喜欢闻香识女人中上校说的那句话“有些人一分钟内过尽了一生。”如果有轮回,这一世是否就不那么看重了呢?佛家弟子一世修行,只为来生,他们一生中的每一天,都在吃斋念经中度过,是不是就算一生都在重复着一分钟?只为了顿悟的那个时刻,准备了一个轮回的长度,而当到达那个时刻,回首往事,单一重复的不就像白驹过隙,一闪而过?道家修今生,他们不相信来世,只求今生历经千辛万苦,千劫万难,然后得道升仙,长生不老,至于飞升之后又能怎么样?好像还没有人讨论过,继而不老不灭的意义,也就不得而知了。
好像有没有轮回,对于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我们既不为来世修行,也不为今生求永恒。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刻开始,就向着死亡而去的,向死而生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的最终归途,都是荒山埋骨,一将功成万骨枯,功不成自己也要枯,所以又有入土为安、盖棺定论的说法。既没有所谓永恒的一生,又没有无数轮回来世的极乐,只有今生今世长度,所以凡尘俗世总是最纷纷扰扰、起起落落,最精彩纷呈又捉摸不定,所以世间最难看透的,也是人各有志,人各有心。
佛家说世人盲目追求贪嗔痴,受求而不得之苦,所以慈悲为怀,要普度众生,然而从我们角度看,他们不也是在受求而不得之苦么,想要普度众生,你看看从释迦穆尼到如今,众生都解脱了吗?众生都顿悟了吗?得道高僧真的是否得道了我不清楚,但在佛家看来的众生疾苦是没有改变的,这些都源自放不下的执着,然而他们不也一样执着于来世么?西方极乐、得道升仙、轮回转世有没有并不重要,执着才是永恒的,不论是执着于今生,还是执着于来世,有执着才会有目标,有目标才会去奋斗,去达成愿望并从中求得快乐、求得解脱。
有人说放下即是解脱,当你放下之后两手空空,却只有无尽的虚无。
我就是个留恋俗世的凡人,凡人就应该做凡人该做的事情,什么是凡人该做的事情呢?饿了要吃、累了要休息、情窦初开了就要谈恋爱、有想法就去实现,做眼前的事,珍惜眼前的人,爱眼前的世界。
今天有个朋友告诉我,支持她活下去的全是回忆。我告诉她你这就像是背着向前走,不仅会导致你的步伐缓慢,还会让你看不到前方的路,摔了才知道路面的磕磕盼盼,碰壁了才知道转弯,掉坑里了才知道有陷阱,眼里全是自己来时的脚印,对于走错的路耿耿于怀,对于更好的步子又总有遗憾,再美好的的过往都已成云烟,抓也抓不住,风吹即散。过去不应该成为羁绊,而应该点点滴滴累积成为一股动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爆发推动你前进。我们虽然怀念过去,但更应该把握现在,憧憬未来。
人生的轮回,大概就是了却一桩旧愿,又开启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