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有它独特的讯息,仿佛透过它那灼人而明媚的光线,就可以折射出曾有的岁月,还有那些岁月里的人和事。
1、
回到老家已经好几天了,我除了在家帮着爸妈做点家务,其他时间也很清闲。于是我就想去看看隔壁家的王奶奶。
走近王奶奶家的房屋,大铁门没有关,门上却是锈迹斑斑,仿佛这扇大门已经经历了好几个世纪的风吹雨打。
顺着院子里的红砖小路望去,我看到了王奶奶佝偻的身影,她头裹着白布巾,穿着农村老太婆特有的老粗布衣衫,拄着拐杖,一个人在院子里发呆。
也许是她的眼睛不太好了,我走近她时她才欣喜地说:“是秀秀回来了!我还以为是谁来了呢。”
2、
王奶奶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老伴在几十年前就去世了。她一个人在艰难的岁月里,省吃俭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四个孩子拉扯大。她给家里的闺女找到了婆家,又给两个儿子娶上了老婆。如今也算是儿孙满堂了。
只是农村人只靠种家里的几亩地怎么能够生活呢。最近十几年,家里的儿子和媳妇都陆陆续续出去打工了。开始几年农忙的时候他们都还回来收割庄稼,最近几年种地不景气了,他们就彻底不种地了,常年在外面打工,在城里常住了。儿子媳妇不在家,孙子和孙女们也就很少回来了。慢慢地,家里只剩下王奶奶一个人了。
我们家虽然跟王奶奶家没有亲戚,但是一直往来密切,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去看看她,她待我就像亲孙女一样疼爱。只是她的脾气有些怪,不像别的老太婆一样和蔼可亲,更不像别的老太婆一样絮絮叨叨,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个没完。她的话特别少。
3、
可最近两次回来,我却发现她和以前有所不同了,她的话变得越来越多。只是她说的话总会让我隐隐的难过。
“秀秀,这包新摘下来的桃子你带回家给你妈他们吃,我的牙吃不动了,翠翠他们过年才回来呢,放这就放坏了。”她颤颤巍巍地把那包桃子拿来放在我的脚边。
我看着这包桃子,感觉到了王奶奶的关心,可是也听出来她话里的凄清。
“秀秀,你看俺们家院子怎么越来越大了呢!”她又坐下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望向自己家的院子。
我小时候经常在这个院子里和王奶奶的孙女翠翠一起玩耍,那时候真觉得这个院子简直就是一个大乐园,大的无边无际。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这个院子也只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农家小院落。
可王奶奶却不这么认为。
都是相对的,人少了,院子自然就大了。
又或者,王奶奶自己变小了。
“对了,翠翠二叔昨儿晚上给我打电话呢,翠翠妈都有十三天没有给我打电话了!”
我听到最后那个确切的数字,心头为之一震。一个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应该很多事情都开始糊里糊涂的了吧,可是哪个孩子几天没有给她打电话却能记得那么清楚。
农村的生活相对于城市的车水马龙是很缓慢的,一个独自守着空房子的老人,她的生活应该会过得更慢吧。而在这样慢节奏的生活里,要数十三天该是怎样的感受呢?
“她二叔给我打电话问我钱可够花,我又花不了几个钱,自己种的蔬菜吃不完都扔了!”
是呀,王奶奶缺的不是钱。
我抬头望见院子墙根边上的杂草,它们在日光下疯狂地生长着,这让我一面惊讶于植物生命力的旺盛,一面又感叹这里无人打理的冷清。
我听着王奶奶说话,有时候也无言以对。不过她有时也并不是想听到我的回应,只是想有一个人在她旁边听她说说话。
“秀,你听说了吗?后庄你八爷病得不轻,都以为他快死了,他几个孩子也从外面回来了,看了一个月还没死,都又出去打工了。”
说来也奇怪,王奶奶天天足不出户,可是村里谁死了谁病了她都一清二楚的。
也许,人对于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总会特别的关心,这又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吧。
“我最近总觉得吃啥都不香,睡觉也睡不好了。”王奶奶低着头,声音里有了叹息。
她只是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婆,她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单和忧愁,她更无法表达她对于死亡的恐惧,可是她的每句话都让我听出了其中的意思。
“等你走了,又剩下我一个人了。”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竟然没有一丝感伤,仿佛在诉说别人的故事,仿佛又变成了以前不爱说话的王奶奶。
我想到了去年学心理学的时候,看到一个完全无感情色彩的表格展示了一个家庭由组建到破裂的过程。组建都是你我所知晓的,可是破裂的过程却是由一大家子,到儿女长大离开家,然后到配偶双方有一人离开,最后到家庭成员变成零。
这背后的操众者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可我在当时看到这个赤裸裸的现实时总觉得有些被震惊的沉重感。
而今天王奶奶的话又让这种感觉重新袭来。
我拎着一包沉甸甸的桃子,踏出了王奶奶的院子,我竟然发现在这长长的红砖路上长着大片大片的青苔,似乎因为很少有人践踏,它们生长起来就显得有些肆无忌惮。
王奶奶一直送我到大门口,我走了很远,回过头去,仍看到她伫立的身影。她站在那里仿佛成了一尊雕像,立在这个夏天最孤独的角落。
有那么一刻,时光似乎穿过了隧道,穿过我看不清楚的那些年年岁岁,最终到了一个人的老年。只是我看不清楚那个老年的身影到底是王奶奶还是我?又或者是你?是他?
4、
我想到了那些曾经陪伴着我们长大的老人。
我想到了许许多多被遗忘在老房子里的那些陌生的老人。
他们越来越老了。
只是我们少年时在玩耍,青年时在迷恋着爱情,到了壮年时又在忙着成名成家,我们哪能意识到自己老年垂暮时的孤单寂寞?
我们误以为岁月总是往未来延伸,那留在身后的夕阳迟暮会渐行渐远,直到消失殆尽,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就像每天的日出日落在不断循环,人生的花开花谢也在不断更替。我们有一天也会变老。
在那些老人的时光里,我看到了他们碎了一地的孤单和寂寞。在这些孤单和寂寞中,有的是我们离别时遗忘的一句叮咛,有的是我们回家时忽略的一个拥抱,更多的是我们无法留在身旁的相依相伴。
不管是哪一种孤单,这其中一定都有人无法抗拒的东西在主宰。但是除却这无法改变的自然的或是神秘的规律,我们还有自己可以身体力行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若是一往无前的赶路,却不曾回头,我们将会遗失太多太多。我们遗失的不仅仅是对亲人的关心和陪伴。我们遗失的还有自己曾经美好的过往和即将到来的岁月。
那些过往曾有他们的陪伴,我们怎么能轻易遗忘?
那些未来还没有到来,我们怎能让自己现在就感觉到怅然若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