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古时代的结绳记事起,人类就开始利用数据来表征自然和社会,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数据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大量涌现,人类已悄然进入大数据时代。
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数据计算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大数据思维意识也不断深入到政法部门日常管理和为民服务中,并成为推动政法部门政务公开、完善服务、依法行政的重要力量。
现代意义的数据可视化一般是指对大型数据库的可视化,它是可视化技术在非空间数据领域的应用,使人们不再局限于通过关系数据表来观察和分析数据信息。
还能以更直观的方式看到数据及其结构关系。理论上,有大数据的地方,就应该使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来进行数据观察、分析和预测。
在政法机关中,因其面对社会、服务民生的工作性质,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分散的、类型多样的数据,符合大数据的特征,也应该使用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处理。
在司法系统(法院)中,常见的数据有:受理案件数量、审结案件数量、案件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案件种类(经济犯罪、暴力犯罪……)等等。
这些统计数据配合全国或省内行政区划的地图,可以形成直观的数据地图。
数据地图除了能直观反映各地中院在案件审结效率方面的明显提升,更能通过用案件种类进行数据细分,显现出暴力犯罪降低、经济犯罪上升的趋势。
此外,为展现法院工作在经济、民生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应以国家统计局系统为数据源,进一步收集社会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教育水平变化率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参照数据,与案件审结变化率做数据对比(必要时可做弹性系数法处理),以此来探寻法院工作与社会发展的真实规律。
在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方针下,对于司法改革成效、进度的介绍,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系统中,通过对各地中院的改革情况进行地图化呈现,使得改革进度一目了然。
此外,系统还可以承担:法院各部门职能介绍、诉讼流程介绍、司法场合中的公民权力宣讲、法庭秩序宣传、庭审直播等一系列法律知识的宣传推广功能。
某人民法院的数据可视化系统,提供了政法系统如何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一种思路,或许能成为各政法单位、甚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社会服务型单位的重要参考,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取得改进、发展的先机,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政法部门信息化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政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国安等)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早、推进快,网络上通下达,业务应用广泛,基层基础数据涵盖范围全,存储量大,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网络四通八达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政法各部门建设了各自独立的业务网络。
公安部门建设了上联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横向联通各业务支队处,下达分市局、基层派出所的全国五级计算机网络。
业务应用系统全面
法院、检察院分别建设了相关审判系统、案件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公安部门先后开发应用了人口管理、驾驶员、车辆等交通信息系统、刑侦业务系统等众多业务应用软件系统,几乎涵盖了政法部门全部业务。
这些业务应用系统的推广使用,在侦查破案、打击犯罪、为民服务、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政法工作效率,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数据存储海量
几十年的业务应用和数据存储,政法部门积累了数亿级涉及违法犯罪、国计民生、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海量数据。
这些数据分散在政法部门各个业务单位诸如市一级信息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像人口等信息数据可以在全国公安内部一定范围内实时查询,其中也提供了部分数据项为其他政法部门以及银行等社会特定行业进行共享。
总结
要实现政法部门大数据发展格局,必须要破除政法部门中各个信息孤岛壁垒,顺应时代发展。转变思维方式,发挥党委政法委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共享体制、机制、标准建设,打破传统部门职能框架,逐步实现设施互联、数据开放、资源共享和部门联动,切实提高政法综治工作智能化水平。
观向数据可以帮助政府消除信息孤岛壁垒,统计分析并且可视化所需数据,成为政法部门的强力助手。
智海创讯——云腾舆情分析系统,云腾舆情系统专注于舆情分析、监控、监测,通过全面及时搜集互联网信息,使用文本挖掘和统计分析技术,解决用户互联网危机管理、营销传播效果分析、竞品和行业情报搜集等方面需求,同时还可以帮助政府进行互联网舆情方案预警以及舆情应对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