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重老伯是远近闻名的一个人。他个子不高,罗圈腿,走路有点左右摇摆,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一副笑容,看起来和蔼可亲,我小时候见他总是不由自主地把他和美术课本中的不倒翁联系到一块,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其他长者所没有的可爱感。他并没有上过几年学,也没有什么高人指点,可他有绝活,一是会捏骨,二是会打鼓。
在六七十年代,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有一个能救急的人可谓是村里人的福气。庄稼人一年到头田间地头劳作奔波,难免有个磕磕绊绊、跌跌撞撞。每逢有人伤筋动骨,大家便一致建议去找重老伯,据说他用手一捏筋骨受伤部位,便能判断伤势情况,若只是筋骨错位,他三两下便能复位,若是骨折严重情况那就建议去城里医院医治。多少个年头过去了,他帮助过的人以不计其数,可从未收过大家一分钱,家里再忙活也从不拒绝任何人。他这好耐心让人津津乐道。
重老伯还打得一手好鼓,平时也没有人见他练过,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学会的打鼓。每年正月里村里耍社火,他必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他的鼓声一响,村里人便全围过去看热闹,那鼓点时密时疏,时高时低,一会儿喜气洋洋,一会儿震天动地,我看不太懂社火,唯独喜欢听他这铿锵有力的鼓声,他就像一个神秘的指挥家,为人们组织一场盛大的祈福祛灾仪式。有好多被他鼓声吸引的年轻人试着学习打鼓,可是要么不着调,要么便少了气势。请教重老伯,他总是笑眯眯说:“你要我说吧,我也说不出个门道,反正就是看别人打鼓,再自己琢磨呗!”的确,他不是小气不给人教,而是他自学成才的方式就是靠悟性,悟性这东西虚无缥缈,难以描述。若非特别爱好并执着于一件事,要想精通确非易事。
如今,重老伯已年近古稀,子女生活事业蒸蒸日上,儿孙满堂,人生圆满。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渐好,交通便利,找他捏骨的人不多了,耍社火时背大鼓的重任他也无法再担负。可是,十里八村没有不念叨他的。一个平平凡凡的人,活成了村里的传奇人物,此生,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