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正流行QQ,新买手机,一定要看一下有没有自带“手机QQ”这一软件,没有的直接pass。那个时候大家都用QQ空间,发动态写日志传照片,将每一个小心思,化作一条条空间状态,写出来,却不明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等着喜欢的人来猜。
后来又开始玩微博,关注各类媒体新闻及名人明星,了解最新鲜的资讯,也通过那140字的小边框,表达自己的小情绪。已经不再热衷于添加身边的朋友,会想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存放不想为人知的小秘密,或矫情或吐槽或宣泄,抬脸对人,还是一副笑模样。
而今,我们都习惯了用微信。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公司的同事,新交的朋友,有业务联系的客户,甚至只是在某个聚会上仅有一面之缘的某某某,我们无不会说“加个微信吧”,有些人我们以为以后还会联系,有些人我们却知道,这之后再也不会联系,那些人,就像QQ列表里的灰色头像,我们甚至不会互相发一个微笑。我们在聊天对象的选择上尚属自由,可是,我们却受制于朋友圈。
每添加一个好友,我都会习惯性地先翻一下ta的朋友圈,一个人的性格和喜好,多多少少会通过日常的分享有所体现。我们的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内容,有旅行的照片、美食的照片、活动的照片、自拍的照片,也有鸡汤、养生、励志、新闻,还有“是中国人就转”、“刚刚流出来的照片”、“不可不知的十件事”“人生必做的六件事”⋯我们被动地被别人的生活包围,也主动窥探着别人的生活。尽管如此,以为能通过朋友圈了解一个人的想法也不是完全现实的,除非ta愿意在这里展现一个完全真实的自己,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他们愿意展现出来不介意被他人知道的生活情景,那个完全真实的ta,只潜藏在内心深处。
其实,我们已经被朋友圈反控制。我们每天拿着手机,不停地刷新着朋友圈,关注着别人的动态,看着这个出去旅游,那个在加班,他好事将近,她却面临分手⋯我们渴望知道好久不见的人的近况,我们渴望了解在意的人的想法;我们不在一个城市,你的名字却天天出现在我的眼前。
可是,环顾整个朋友圈,每天有那么多新动态,有几条是我们真正在意的呢?我们给这条状态评论,给那个分享点赞,可是我们又真正在意谁的生活呢?而你,吃饭游玩高兴的事难过的事不平的事,全部搬上朋友圈,又有几个人真正在意你的生活呢?你收到一个赞,无非是他人多动了一下手指,你点一个赞,无非也是动一下手指,可是我们却天天为此而累。
我们常说有些人是“点赞之交”,就是因为我们的关系仅停留在互相点赞,我每天能看到你的动态,可我从来不跟你主动聊天。我就是个路人,除非问路,不然哪有路人主动跟来往的行人聊天的?主动说话,反而会引起行人的戒备之心。我看着你在我的朋友圈里游遍中国,我看着你谈过了一场又一场恋爱,我看着你走入婚姻殿堂,我点赞送上祝福,可是,我不会去参加你的婚礼,因为我们只是“点赞之交”,你也知道我不会去参加你的婚礼,因为你也只是把我当做“点赞之交”。
我们微信里有那么多好友,我们不缺点赞之交,可是我们总是希望被人关注被人在意,我们也希望有人能读懂某句话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我们也希望发完一张感冒灵的图片后,有人会打电话过来告诉自己好好吃药注意休息,我们也希望有些不想发在朋友圈里也不想憋在心里的话能有人诉说。可见,我们需要朋友圈里的朋友,来填补生活的空白,我们更需要真正的朋友,来填补内心的空白。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朋友圈里就没有真朋友吗?我的闺蜜(哥们儿)就在朋友圈里,我们互相关注,感情更加亲密。”并无此意,我最好的朋友朋友也在微信里,我们也时常聊天,也会在朋友圈互相评论调侃,这些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们比以前更容易联系,更容易交流近况分享感悟。我只是觉得,在朋友圈长长的好友列表里,更多的,只是泛泛之交。
真正的朋友,一个人一生能遇到一两个就足够了,ta能够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忧愁,理解你的辛劳也支持你的追求,ta能够直言你的缺点也能够陪你改变,虽然也会有不快,但是必会真诚相待。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愿我们的朋友圈里都不缺真朋友。高山流水,我与你轻和;对酒当歌,我与你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