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 历史一班 段茹艺 18254869104 qq2454748314
“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美国历史学家、作家。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她因为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主角塔拉生活在一个可以说比较“畸形”的家庭,父亲患有躁郁症,经常做出疯狂之举,家中的兄弟姐妹生活在其影响下,废旧场上的铡刀与铁甲可以说是塔拉以及读者们的噩梦,两次从外婆家回程的路上使整个家庭陷入危险;塔拉的母亲曾经接受过城镇短暂的教育,但自从成为一名助产士,推出所谓“能量”的顺势疗法,母亲也彻底困在或者说融入了爱荷达州那座山;塔拉的三哥泰勒是这个家里成功逃离的一个人,接受大学教育后结婚;二哥肖恩也曾和塔拉有过愉快的旅行记忆,肖恩受伤后,控制欲以及暴力因子急剧增加,经常被按到洗手间的马桶的塔拉陷入深深的恐惧……
然而这本书以及书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仅仅用几句话定性。读到塔拉父亲做出种种伤害子女的行为,愚蠢的想法,疯狂的选择,对“末日”来临所做的设想与荒唐的准备,似乎让我们将其父亲定义为一个“疯子”,可与此同时,当塔拉要离开巴克峰,父亲拒绝去参加毕业典礼时吐露说,“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读到这段话时我不禁回想塔拉父亲种种荒唐的过去来确认塔拉父亲的定位,一个经常丧失安全意识的疯狂之人却如其他平凡的老父亲一样,当女儿离开自己身边会去担心无法接她回家。疯狂与父爱之间的矛盾使塔拉父亲的形象更加引人思索,我想,塔拉父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无法定义,不如用塔拉的话回答,“我已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但他依然是那个养育了她的父亲”。
塔拉接受大学教育,攻读历史博士学位,在哈佛、牛津大学回望爱达荷州的一切,写过一篇关于家庭的论文。家庭对于塔拉或许是一生永不能脱离的过去,塔拉在逃离巴克峰时,特别是当面临与父母亲的决裂时,也曾动摇过,甚至想回归这个家庭,重新回到巴克峰。一开始我并不能理解塔拉在接受巴克峰外的教育和生活后怎么会甘愿回归这个充满“受伤、暴力、来回变换的忠诚”的家庭,细想后,或许原因就是“家庭”,在塔拉离开巴克峰前,她生活在这里,无论从外界的观点来看巴克峰的生活正确与否,这都是塔拉度过了整个童年的家,也许家对一个人的引力就是如此强大。人类社会向前演进的初期,家庭就已经展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身处于现代社会,我们仍存在于家庭这个团体。即使塔拉最终选择是否回归家庭,我们也不能代替塔拉作出选择,那是塔拉的家。
读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塔拉的勇气,跳出从小生活的巴克峰,去往新的世界,这不仅仅是空间的跨越,更是接受一个完全不同的观念体系。塔拉逃离了巴克峰,找到了自我,开始了新的生活,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静。如塔拉所说,“当我彻底接受了自己的决定,不再为旧冤耿耿于怀,不再将他的罪过与我的罪过权衡比较时,我终于摆脱了负罪感。我完全不再为父亲考虑。我学会为了我自己而接受自己的决定,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因为我需要如此,而不是他罪有应得。”我想,这本书带给读者的启示之一,便是思考真实的自己,回想自己是否深陷于某种观念,某种想法的”巴克峰“,探索未知的世界,颠覆曾拥有的一切去寻找真实。
很喜欢书中一段教授的话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他说,“斯坦伯格教授说这是《卖花女》。想想那个故事吧,塔拉。”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声音洪亮,“她只是一个穿着漂亮衣服的伦敦人。直到她相信自己。那时,她穿什么衣服已经无关紧要了。”
在这本书的结尾,作者总结道,“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愿我们能寻找到真实的自己,走出“巴克峰”,奔向自己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