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老师专栏有一篇就是介绍的这个安慰剂效应——你在求医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极大的心理暗示,你特别相信这个药有效,结果这个药就真的有效,不管这个药是不是真的药。
他在文章开头举了一个例子说,假设你今天头痛,去本市最好的医院找了本医院最好的治疗头痛的医生看病,这个医生还不好约,你要等一个星期才能见到他,在见到这位医生的时候,你从他的形象、说话的语气、做事的风格觉得特别好肯定是以为专业素质过硬的好医生,你很放心。他详细的询问了你的病情,然后安排你做了全面的检查。等你折腾了半天之后,拿着检验结果回到医生的办公室,医生仔细研究了所有的片子和数据。然后郑重的对你说,你这个病比较严重,但是现在国际上刚刚有人研究出了一种疗法,我又刚好知道这个疗法可以给你治好。之后再开了药给你,告诉你回去一定要按时吃,并且吃药必须使用温开水,要在饭前吃。还特别要求你,吃药期间绝对不能抽烟喝酒,生活起居都要有规律,以免影响药效。你拿到药之后觉得这个药看起来就不同寻常感觉很高级。你按医生的吩咐吃了一个月。效果非常好,你几乎感觉不到痛了。你回医院复查,医生告诉你,这个药是糖,你是吃了一个月的糖把自己治好的。
这时候你会怎么想?你会想这就是个心理暗示,你觉得自己吃了这个药会好,并且还稳定了作息,到时间了你就真的好了。这就是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医学界仍然在研究中,没有一个定论。但所有医生都知道,安慰剂效应的确存在,而且效果强大。
“538”网站有一篇研究综述文章,题目是“手术是个大大的安慰剂”,作者是克里斯蒂·阿什万登。这篇文章说,现在有一系列大规模研究证明,很多手术——包括一些特别常见的手术,效果并不比安慰剂更好。那些手术的安慰剂就是“假手术”。其中有说到一种治疗膝盖长期疼痛的手术“关节镜膝盖手术”,这个手术的理论是说人之所以膝盖疼,是因为他的半月板有退行性磨损。这个手术要打开膝盖,对半月板进行修复。这个原理直接了当,而且手术后病人的确感到不疼了,所以应该没问题把?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医生们都是这样做。
但新的研究说,你做个假手术也能取的同样的效果。他们做了一个研究一组做真手术,一组做假手术,两组的手术过程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假手术电视屏幕上放的是录像,结果手术完成后,两组病人都表示手术很有效果。所以现在有医学家说,手术的安慰剂效应不但不比吃药的安慰剂效应弱,反而更强。假手术做的越是郑重其实、手术开到对身体的损伤越深,安慰剂效应就越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1.可能是人的精神影响身体。病人看到手术做的这么严肃,医生如此地尽心尽力,就相信这个手术一定有效,然后身体就真的有积极正面的反应。
2.还有一个种可能则是统计学上的“回归均值”。本来病人感到的疼痛就是个主观的感觉。经历一次大手术,手术后因为这个手术而带来的疼痛,可能比原来的长期疼痛感觉疼很多。那么等手术疼痛一过去,病人一比较,就觉得原来的那个疼痛也不怎么疼了。
3.另一种解释,则是疼痛的来源本来就很奇怪。本来,医生的想法是你膝盖疼肯定是因为你的膝盖里那个地方有毛病。核磁共振一扫描,发现半月板有磨损,而正常人的半月板也有各种磨损,但是为什么别人就不痛呢?事实是疼痛和损伤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既然这个疼痛来的就很奇怪,那折腾一番不疼了似乎就不怎么奇怪了。
在生活中,安慰剂效应还可以运用到其他的一些地方,比如那些卖补药的人,卖的补药,老人用了之后,觉得有效,这时候你就要想想是不是因为安慰剂效应,你可以做个测试,把补药和相同包装的“假补药”,分别给不同的老人,然后再看效果,如果补药的效果不能显著的好于“假补药”,那就说明这个补药并没有真实的效果。
所以了解安慰剂效应,善于使用科学方法,是我们“防忽悠”的最佳方法。下次有人再鼓吹一些东西,你也可以用此方法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