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上上周的专题是《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么?》里面提到了“多维竞争”,大家可以深思。
拓展自己的新维度
笑来老师谦虚的说比他发音漂亮的老师,比他词汇量多的老师,比他学历好的老师,比他帅的老师……多了去了。但是老师是多维卡位:成绩,统筹方法提升效率,心理学成果支持学生客服心理障碍……最终常年获得学生评价第一。奥运冠军郎平和李宁比其他的奥运冠军看起来更成功,他们在自己曾经做的最好的维度外又开了一个甚至多个维度。一个维度上我们可能做的不够好,只有50分,但是如果两个维度上有50分,面积就是2500分了,如果是三个维度上各有50分呢?仔细算算,就是125000……看到这里,我突然开了窍。
我也是老师,学的是一个万金油的专业,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现在转行教科学。因为不是专科出身,实验多,教学法也不同,期末还要和语数英一样测试……所以一度是诚惶诚恐的。现在按照老师的思路:我有修心理学的基础,有信息技术的基础,有自学思维导图,有学习PD课程的经历……我有很多自己的特色:我估计做不到上课语言最好,课堂组织最好,实验设计最好……可是我可以多维度作战:在学生的笔记归纳方面,学生的汇报设计方面,学生的小组合作中的合作技巧上进行新的尝试……或者会出现新的惊喜呢^0^接下来还要学习沟通和演讲,相信未来我会在如何有效地向人清楚地传递道理方面也会有进步。
至少要在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
笑来老师的得到专栏,已经超过7万人订阅,萧秋水老师的喜马拉雅知识课程上线19天,销售额达到30万+,彪悍一只猫的粉丝在短时间内暴涨……大家突然发现原来知识真的可以赚钱,所以纷纷效仿,准备冲进来也杀出一条血路……应了微信开通公众账号的话:再小的个体,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品牌。大家从以前的开网店,到现在的开公众号,都是在为自己多开一个维度,为自己创造机会。
大家从习惯了免费,到现在愿意为知识付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知识怎么突然就变得容易变现了呢?
老秦说:“一方面,是因为信息量太大了,在海量信息中获取知识,难度太大,而且人们普遍认识到时间更加值钱,不如直接付费,免去了自己筛选的过程。”——这和笑来老师说的“付费就是捡便宜”有异曲同工之效。
“另一方面,是人们渴望成功的心理。想要在各种压力中尽可能缩短时间,获得成就,所以必须投资自己。”——《七年就是一辈子》里也讨论过投资自己的意义。
大家愿意为优质的内容付费了。对于分享者来说,就必须有更强的优质内容和链接才能吸引到流量,其实感觉更难了。就像公众号,拿原创对普通人来说就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开公众号,最初的原因是为了完成新生大学里笑来老师提倡的分享,教才是最好的学。我去年12月入学,今年4月开公众号。真正开始写,却是8月的事情了。知易行难,是我这一年最大的感受,到现在还在为拿原创而努力。所以我们看到大咖们现在的获利,如果没有他们前期的沉淀,积累,怎么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没有一直的坚持,探索,练习,迭代,又怎么可能累积出这么多的粉丝,然后在时机到来的时候,实现复利?
最近很流行斜杠青年,前两年我们叫跨界。其实说的都是拥有不同的技能,或者说拥有不同的维度。这些技能和维度不是浅尝辄止的尝试,而是至少有一个核心技能,至少有一个维度足够突出。这样在跨界的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把握住机会。没有核心技能的支撑,机会永远是别人的。
单维度死磕,多维度延伸
我们现在很多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找不到自己的核心技能?或者说预备、期望打造的核心技能还不够强,还不能够在人群中占有优势。笑来老师提出的思考问题中,有一个是要我们分析一下自己有没有哪一个专业能够比掉80%以上的人?围绕它能打造多少个维度?其实就是要我们厘清自己的核心技能。如果暂时没有足够突出的维度,那就好好打磨,如果已经有足够优秀的技能,可以换个角度突破自己的局限。
确定好自己的核心技能发展方向后,我们为了能让它在这个维度上获得足够的竞争力,我们准备投资多少金钱、时间、注意力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深思的。我们之前谈什么是投资的时候就分析过投资自己也是投资的一种,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投资。我们谈注意力的时候又强调了: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我们自己身上。确定好方向和计划后,我们还要思考的就是成本,要在这个维度上超过多少分才能“收支平衡”。
一言以蔽之,就是单维度死磕,多维度延伸。
互相鼓励
在我们前进的路上可能会有很多泼冷水的人。有的说知识无用,有的说你这是白浪费力气,还可能会遇到很多负面的声音。而其中,往往来自于家庭的阻力是我们最难克服的。我想,在学习分享的过程中,可能这些阻力我们有的人已经遇到了吧?笑来老师常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所以,遇到阻力的时候,我们要多找找同伴,互相取暖,互相鼓励,结伴同行。
如果本文引起共鸣,欢迎留言,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学习。
每个人都需要鼓励,就好像植物需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