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月
图/微信公众号:看月亮爬上来呀爬
“谁又在梦里回答
要去哪 要去哪
没发芽 没长大
谁又在梦里留下
没说话 没声张
留在身旁”
这是综艺《明日之子》中,18岁张钰琪选手的原创曲目《回答》中的歌词。
许多人本来是奔着回忆组合by2看的《明日之子》,却慢慢被张钰琪这个宝藏女孩圈了粉。
随着节目的播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个好像有点眼熟的女孩,在18岁的年纪就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
事实上,2002年5月出生在湖北黄石的张钰琪,至今还未满18岁。
——
2013年6月参加《中国新声代》第一季中的张钰琪,以一腔高音获得羽泉等人的夸赞,其中《夜空中最亮的星》更是被原唱张杰所惊叹。
直到2019年7月,她在这次的《明日之子》中却以原创+乡村音乐的方式,告诉大家:
那个高音女孩,长大了。
当然,也有人在质疑,这个女孩是不是高音唱不上去了,更有恶者批判她,是因为童星出道后没有珍惜自己的嗓子。
就像第一次小考中,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发挥不够。在接受星推官的严厉批评后,导演说她应该去解释一下。
但张钰琪却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她只是在找一个合适的方式去练这几首歌,别人的判断,她就尽力去练,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唱就好了。
这是一个快满18岁的女孩,所拥有的成人思维。
有多少人,在遭受挫折与阻碍后,只会不停的给自己找借口:
考试失败了,这次的考题太难了;老板总是带他出去应酬,他的恭维话说的总是好;前男友这次的女友时间挺长啊,估计是个白富美...
人们缺失的,总是那份认知自己,和平淡接受的勇气。
——
第一次大考公演中,张钰琪展示的原创作品《outside》,仅仅1分半的时间,独特迷人的颗粒嗓音,仿佛是惊鸿一瞥。
喜欢张钰琪,喜欢她的原创作品,喜欢她对音乐的态度,也喜欢她自称的沉稳大气,更喜欢她对自己的认知与自信。
大家喜欢的,其实往往就是自己遗失的那些美好,也愈显得弥足珍贵。
早在节目开始的采访中,张钰琪就曾说过,她带够了三个月的衣服。
话语中难掩这个女孩的坚定,与洋溢的自信。
而在第二次大考公演中,毛不易和孙燕姿老师在听了张钰琪准备的原创作品后,都觉得可能换个氛围会更好,想要改编曲。她很尊重老师们的意见,也在慎重的考虑这件事情。
但最终的选择,还是做自己。
“因为这是一个在我自己的年龄段,我想表达的故事,我相信我自己。”
作为原创歌手,最难得的,其实就是保持自己在创作时的心境。尤其是在前辈指出你这样可能会有更好的提升时,坚信自己就显得极其珍贵。
J.K.罗琳说过: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远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许多人在成年后,总想着要更成熟理性的解决问题,也以此为标准,逐步要求周围的人也要加紧步伐跨入成熟人士的行列。
但在合适的年龄段,做合适的事情更重要。
——
张钰琪显然拥有同龄人无可比拟的理性思维。
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缺失什么。但她也还是个刚成年的孩子啊,也和其它少女一样,会化精致的眼妆,会在拉票时说温润的话,会在敢于突破自我的年纪尝试跳舞和rap,也会和朋友开冷笑话。
她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明朗的未来。
“你发现这里没有一首歌是安静的吗?就缺少这样的歌。为什么每一首歌都要做的很大?”张钰琪抱着吉他说。
“因为现在人浮躁,听的人也没有想要多么的安静,很多时候。”旁边的大牛回答。
一段简单的对话,却戳中了许多人的心。
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有很大一部分,都曾幻想过自己能在周末的早晨悠闲的品一口茶,然后打开音乐,翻开一本书籍。
也有人想过,自己能在物欲横流的都市里,坚信自我并闯出一片天地。
却渐渐的,都迷失在向前的岔路口。
能看得出来,张钰琪是真的不在乎节目名次的高低。
面对星级的降低,她也只是在沉静地反思过后,展现不一样的自己。她一直在努力,只是想借这个舞台,唱给大家听。
——
印象深刻的是,曾有星推官问学员,为什么会选择并坚持唱歌?
学员回答:因为曾经站在舞台上,看过台下的那片星光,很漂亮,想再看一次。
18岁的张钰琪在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上同频的人,用心交流,用歌沟通。
一样“稳”的厂牌蔡维泽,在张钰琪为写歌而烦恼难过时,安慰过后出房间的随手关灯,就是真正理解的证明。
节目录制结束后,就会前往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张钰琪,仿佛是刻意又调皮地,在这个暑假享受舞台、和大家分享她的音乐和故事。
即使节目到8月末尾落下了帷幕,这个连续双赢的女孩,也依旧让喜欢她的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我们也愿意相信,这个慢热的宝藏女孩,还会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END
今晚月色真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