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 焦点解决网络初级七期坚持分享第101天
有人说,你读什么样的书就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我瞅了瞅立在书桌上的书籍。无非是心灵修养,心理学这类书籍。或许因为匮乏,才想了解~我不否认。
我不知道别人对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我对它的定义是——内观自己,关怀他人。关怀是要有一颗慈悲心。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
这句话是一个姐姐告诉我的。我们相识在~壹心理这个平台。我们同时报了那一期的童年课程。我读过她的文字,细腻感伤。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在北京,未曾谋面。我们最长时间的聊天是微信通话。她说,你自带能量呀!相信吗?第一次有人这么告诉我。所以,很感动。一开始我认为,或许因为是同类人,明白这份坚强的不容易。后来我想,因为姐姐有一颗慈悲心,是关怀他人。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骄傲的自己,这个自己或是住在没有门且仅有一扇窗的城堡里,或是几缕光照射进的密室里,也或是奔跑在无人的油菜花田地里。但旁人看到的你,不安也好,随和也好,都是你想展露出的样子或者尽管努力也隐藏不了的样子~
终于一天,碰到了同类人,他们看见彼此。感动亦是幸运。可是哪来那么多同类人,在缘分未到之前,这两类人孤独的成长。这样说,似有几分矫情。然内观,而后看见,知行为背后的意义,会不会也动容~
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一跌一爬的暗暗摸索,很缓慢。他们为少有的被看见而深深感动,只因未曾被看见。他们似乎很软弱,总是被悲伤侵入然后跌进去。但又纵然山崩石裂,他们也会挣扎着向前,不言弃,因为还未最好的成为自己。
最后我想说,了解心理学使我的心越来越柔软。我为看见而欣喜,也为被看见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