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
白昼更加深沉地没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
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
它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土地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摈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我在星光下独自走着的路上停留了一会儿。我看见黑沉沉的大地展开在我面前,用她的手臂拥抱着无数的家庭。在那些家庭里有着摇篮和床铺,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还有年轻轻的生命。他们满心欢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
-------泰戈尔《家》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泰戈尔的诗,出自于《新月集》。对这首诗的喜爱无关于它的文学价值,无关于时代背景,无关于作者要表露的寓意。
这是我第一首读起来身临其境的诗歌,仿佛我就是那个在星光下行走在田间的少年,思绪飘回到了那个 年少时,秋收的稻田,一片片金黄。母亲骑着车载着我一起去收割。我又比较年幼,母亲舍不得我干活,就让我在打好捆的稻草堆玩耍。玩累的我不时催促着母亲回家。在夕阳西下的傍晚,在坑坑洼洼的乡间路上。我就这样一路哼着歌,坐在母亲的自行车后,眼望着矗立在空旷田野间的两棵大杨树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暮色中。
我完全沉浸在思绪里。只觉一阵阵悲伤涌来。不能自已。自从高中开始离开了家,就很少回去,偶尔假期 也不情愿的回家,可能是年少时叛逆。离开家并没有很思念。反而觉得自己好自由。记得有人曾问你不想家吗,我说不想啊。甚至带着一分超然的自豪。
只是这一刻母亲瘦小操劳的身影,在我脑子里反反复复愈渐清晰。原来母亲早就烙在我的心里。我似乎感受到了料峭的春寒,灼热的夏日,秋天的汗水,冬天的冰冷。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在我冷漠的心里慢慢绽放,绽放。最后迸发。我记得从此以后给母亲打电话每次都难过又开心。从那时开始学会了享受母亲的唠叨和感受家的意义。
我一直偏爱这首诗,它让我在我用冷漠的心态回应这个冷漠的世界的时候。找回了自己内心处最温暖的人性,让我能够感同身受的体会母亲的辛苦,让我学会了感同身受。让我觉得我存在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
后记:不知道感同身受这个词用的准不准确,是一种切身体会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描述却很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