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Sherry的小小仪式感,就想写写自己的感想。
如果你要问我仪式感有必要吗?以前我的答案是完全没有必要,耗费时间和精力,有何意义,但是现在我的答案是是的,很有必要。为什么?仪式感就是表达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它是将我们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更生动有趣。它是积极的表达形式,就像《小王子》里说的: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在一个小小的仪式中,会产生强烈的暗示让我们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将在准备仪式过程中的感情释放出来,准备的人会产生幸福感,接收仪式感的也会感受其中的幸福。仪式感看起来似乎是现代词语,可以它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人们非常重视仪式的,比如女子及笄礼,男子成年加冠礼,结婚仪式,祭拜礼等等。它代表的是祝愿和祝福等等。追求仪式感也是文化的传承,对生活多了点期望和敬畏。
我最近越来越意识到仪式感的重要性。以前我对任何事情都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了,这些仪式感又不能影响事情的结果,但是它真的影响过程中的幸福感。我有一个朋友每次吃饭聚餐,碗碟必须搭配到位,菜色搭配必须好看。一顿饭每次能准备半天,我总觉得吃饭填饱肚子就行了,整这些好没意思。但是每次跟她聚餐之后,都会让我的心情特别愉悦。为什么?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很开心的讨论做什么菜,配什么碗碟,甚至放点音乐。所以现在跟她的聚餐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就是好看的碗碟,色香味俱全的菜,好听的音乐。它真的变成了和其他聚餐不一样,想起来也是幸福的感觉。
仪式感让自己体会投入,体会感情,体会过程。让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散发出光芒,我们需要通过庆祝眼前的美好,方得以无畏前行。爱和美,是我们能对庸常的生活做最大的改变和不妥协。
我们总说现在过年都没有年味了,为什么?其实也是仪式感的缺失。我记得小的时候大年三十一定会放鞭炮看春晚,初一一群小伙伴带着兜兜去村上的每一家拜年吃糖果。现在我家过年就是大家也成人了,没有放礼花了,手机的发展基本都是躺着被窝里刷刷刷,初一也缺少了小孩子的拜年的气氛了,逐渐的感觉越来越冷清了。对于春节民俗而言,仪式感的意义和价值远超过民俗行为本身。这其中应该包含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祝愿,是我们文化的根本,应该被传承下去。
仪式感是让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更与众不同。不需刻意拘泥于方式,时间。通过仪式感,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你想让他想起的那一刻或者一天是幸福的,那么就让那一刻和那一天变的与众不同。想象一下你的另一半推开家门看到满满一桌的菜,点缀着鲜花,配着好听的音乐,是不是有立刻消除一天工作带来的疲劳。给予对方幸福的你是不是也很幸福呢。
让我们的生活中多点仪式感,多点幸福,多点生活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