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读书不多,连原本应该在月初写的这份书单都已经拖延了几天。话不多说,说多少都是为自己找理由,有几本列几本,以下为老牛的11月书单。
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本书当年畅销时,我大致翻过,不过所知了了,管理这事,也是一门最难言传的学问,高度依赖实践,如同登山,不亲身攀登,绝难脑补别人给你描绘的风景。所以时隔多年,再翻阅此书,也许是自己又经历了一些事,也许是书中多年前任正非所表达的管理理念,在现实中通过耳闻目睹华为这些年的作为,能够更加清晰地得到验证,总而言之,感受有了很大不同。读史明鉴,有时间跨度的一份企业家管理手记,也可作为一面镜子,常照常新。
这是一本以社会心理学经典而著称的读物,事实上,面世二十年来,人们对这本书的认知也确实在不断刷新。原因在于书中所揭示的原理在现实中不断得到验证,且跨越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无论从事管理,销售,还是教育,行政的从业者而言,都能够从此书中找到会心的共鸣,或者茅塞顿开的快感。不过,看完后你也可以发现,野心家和骗子们同样也善于利用这些手段去影响他人。
这是今年计划里反刍重读的一本书。之所以有此想法,是因为第一遍读完后,三观完全被shock ,坦率地说,对于该书作者只是七十年代生人这一事实,一时竟难以接受,他的视野是俯视时空的,在这种气质面前,四十来岁的年纪实在还是太年轻了。此书经典桥段太多,其核心所体现出来的对现代文明和科技的反思,对人作为一种生物以及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命运的反思,用深刻都很难形容,有种介于无奈的真实,却又会心的一笑之间的感觉。
读这本书的机缘并非因为看完《人类简史》后不过瘾,而是11月中去欧洲旅行途中蹭了同伴的福利,借来在长途飞行的航班上一口气读完。算是临时抱了佛脚,确实也帮上了忙,如何理解在一个如今国家依然鳞次栉比,文化与经济却又代表了人类近五百年最先潮流的大陆板块,这本书确实是营养和可读性俱佳的读物。作者写的非常严谨,却又不吊书袋,常常还透着机智幽默。全书12万字,不知不觉意犹未尽中就读完了。
对于非工科出身的文科生,这是一本窥探数据在现实世界中究竟如何运用的看得懂的工具书。比如facebook的数据大牛们究竟是如何搭建起基于内容和社交行为分析的工具,纽约的警察是如何通过犯罪数据和地图的结合,提升破案率以及减少犯罪的发生。书中虽也有很多技术术语,不过好在是20多个具体的案例的合编,看官尽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看,并不会影响上下文的连接。不过感觉这本书完全可以出新版了,2010年出版的这本书,其中许多案例今天看来已经恍若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