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瞎子岛的边界铁丝网边上,我突发奇想:如果将手穿过铁丝网的空隙,是不是可以算作“不用任何手续”,只用“手”就可到俄罗斯领土上呢?正为这一创意而得意时,却被告知:这道铁丝网的外面还有50米的隔离缓冲区,真正的国界还在铁丝网外。失望之余,还是在最近的距离上端详了一下俄罗斯的土地。在中俄东段边境,大量的界江、界山存在的条件下,国土如此“亲密无间”,需要隔离缓冲区的,恐怕是极其罕见的。而且黑瞎子岛可能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岛两国”的领土划分方案,作为中俄边境最后被划定的地段,这背后需要足够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图1 在我得意于“不用手续”只用“手”就可以跨境俄罗斯的时候,却被告知:铁丝网外还有50米隔离缓冲区!
其实,早在10月初第一次来抚远时,就想上黑瞎子岛,去看看这块最新回到祖国怀抱的神圣领土,并在《不经意间闯入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一文中,夸下海口:“早上5点多还要起床,去黑瞎子岛看共和国的第一缕阳光”。但是,那天真的5点钟起床后才发现,外面阴雨菲菲,不但不可能看日出,实在连外出都不行!没想到这一拖就是40多天!直到这次,才将黑瞎子岛的美景展现给朋友们!
本来,此行在一个尴尬的季节,既没有春天盎然的生机,也没有夏日繁盛的葱茏,更没有秋日里五彩的斑斓与深冬银妆素裹的清新。但是,即使是萧瑟的初冬,也难掩黑瞎子岛的丽质,在那里的湿地公园,即使还没有雪,我们依然可以想象出过不了多久,当她被银妆素裹时的美景!就在今年的3月28日,黑瞎子岛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2-6 黑瞎子岛湿地公园的美景
黑瞎子岛湿地公园除了美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蜿蜒的栈道,总是划出优美的弧线,与周遭的环境和谐、有机地融为一体!如果说,湿地公园代表了黑瞎子岛自然景观的最美之处,那么,这里最有历史感的无意是位于边境线俄方一侧的东正教小教堂,和位于中国一侧的原俄罗斯驻北代岛哨所遗址。黑瞎子岛的领土争端,其实至少应上溯到1858年的中俄《瑷珲条约》及一个叫穆沙维约夫的俄罗斯将军,而在1929年张学良挑起“中东铁路事件”时,被前苏联完全占领(对于这两段历史荟聚网将在后续的《网事如烟》中详尽介绍)。但是现在,黑瞎子岛171平方公里的土地,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哨所木质营房外墙斑驳的油漆,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无奈,因为它以成为名符其实的遗址!据说当年俄罗斯在进行领土移交时,想炸毁这些建筑,中方为此花费300万元卖了下来,这是最好的一种投资!因为对任何一段历史的铭记,都需要载体。
图7 边境铁丝网及俄罗斯一侧的东正教小教堂,据说是在边境谈判中,为抢地盘,在1999年10月建成的
图8 原俄罗斯驻北代岛哨所遗址
如果说北代岛哨所遗址代表了黑瞎子岛的过去,那么东极宝塔则代表着这里的现在——她那171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与俄罗斯的小教堂相比,东极宝塔要气度恢宏得多!东极宝塔目前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我们还无法登临81米高的塔顶,去全方位地领略黑瞎子岛的美丽,但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荟聚网的代表,一定会代所有关注荟聚网的朋友们,在塔的最顶层,去俯瞰黑龙江畔那广袤、多姿的黑瞎子岛。
图9 巍峨的东极宝塔
图10 东极宝塔周围,象征56个民族的浮雕石柱
我的“创意”也没错,因为在边界铁丝网的外面,就是259号界桩——2008年10月14日,中俄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举办地。随着两国互信的增加,拟议中通过黑瞎子岛的陆路口岸的开通,黑瞎子岛的旅游一定会把这里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到那时,一脚同时踩在中俄两国的土地上都是有可能的。
图11 透过铁丝网拍摄的中俄259号界桩,图片中的阴影是边界铁丝网
如果说,东极宝塔体现的是庄重,是一种仪式感,那么,另一个“塔”则让人倍感神圣,那就是黑瞎子岛上边防哨所的瞭望塔。在那里,她直接彰显的是主权。其实,我同样渴望有朝一日能登上这瞭望塔,去分享这份神圣。
图12 黑瞎子岛上的通江口哨所及瞭望塔
让人感触颇深的是这些哨所的建筑形式——不是临时性的木质建筑,不是低矮的战备工事。虽然是边防哨所,但即使在形式上,也看不到任何为冲突与对峙所做的准备,这里有的,只有管理与守望。爱国需要铭记历史,但同时也要尊重现实,也许只有生活在边境地区的人们,才会真正珍视沐浴在睦邻友好氛围里的生活。铭记历史,不是要播撒仇恨,而是要自强不息,不具有太多军事功能的高大瞭望塔,不是满清八旗式的武功自我废弛。一个强大了的民族,同时又在奉行睦邻友好政策,收到成效是必然的。这种形式的背后,是一份自信。爱国与关爱这里的守岛官兵,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我们甚至不需要用苦行僧式的道德自律与奉献就可以完成。我们只需要多去消费一些抚远的产品,多去这里旅游,就能帮助这里加快建设。在活跃当地经济的同时,一定能从生活上改善守岛官兵的生活。关爱别人可以用一种愉悦的方式完成,可以不需要举手之劳!这,就是荟聚网的理念。
作者:荟聚小生
链接://www.greatytc.com/p/095e31ca0365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