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是一个人的情绪的正常表现,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喜乐多过于哀怒,越是希望的事,就越是生活中缺乏的事。这是不是反向说明大家生活中喜乐的事太少了,所以大家都有此希望?
可是你为什么会怒了呢?是你对自己的要求太高还是对他人的期望未得到满足?
人人心里都有把尺,划了界,他人说的话或做得事,逾越了那条底线,就会怒了。
在育儿的路上,有很多事情可以触到你的怒点:孩子打翻了盛满水的脸盆,弄得地板上一大片水渍;
小朋友不去厕所大小便;
吃饭时弄的满地满桌的饭菜;
刚收拾好的茶几、书桌转身又被弄乱;
穿着鞋和脏裤子爬到床上
……
不胜枚举!
这些事并不像写下的句子这样有顺序排列,有时它们是同时出现,那滋味,可以让你抓狂。
大部分人见到那情那景,终究难忍,都可能会怒了。
发怒的后果是批评孩子,感觉语言无力时,甚至还有可能去动手打孩子。打的孩子哇哇大哭,但眼泪和疼痛真的能使他(她)彻底改错吗?
未必!
因为很多孩子是无法在武力这条上与你势均力敌,所以他暂时只有臣服,因为害怕而投降。
这个臣服和投降也只有在你的面前做给你看,一旦挣脱了你的束缚,去过他(她)独立的生活时,他(她)就会立即朝着那“本真”的习惯靠拢。
嘉颖最近刚领完证,光明正大的和另一半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锅碗瓢盆置换齐全,下班后去人头攒动的菜市场购买新鲜时蔬水果、鸡翅鲜虾排骨,尝试各种属于他俩的“新菜”,一顿饭两个人的晚餐可以从六点开工,到八点提筷,感觉也不会是懊恼,而是有趣。
这要是放在娘家,还不被催催催,叨叨叨?
要是说做晚餐速度慢得惊人,那是技术还不够娴熟。
可是整理房间呢?这可是她从小被妈妈一直在训练并引导着的事。就是个熟练得不能再熟练的“收拾女”。
但在新房里,她就可以做到一个星期收拾一次的频率,理由是衣服乱放了,地没拖,都没关系,因为妈妈不在身边,没人管她。
她挣脱了束缚,有了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她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抛却所有以前的“规矩”,自由自在。
原来妈妈近三十年的管与教,对于她来讲,长年累月的唠叨和不满意,甚至是大发雷霆,就像是种“捆绑”。现在她终于甩掉了!
甩掉后,她可以做真正的自我。
那么,发怒有用么?
我觉得它除了让你会有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大动肝火、口不择言这样一类害己害人的表现,还有那在一旁胆战心惊、暂时臣服、满脸泪痕、百口莫辩的孩子,别无所获。
所以,别再对孩子发怒了,因为这一情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你发泄后,问题依然在那,或很快再次重犯,或是在十几、二十多年后死灰复燃。
所以,与娃多做有效沟通和做好榜样才是正道。这条也同样适合母女、父子、好友、恋人、爱人之间的关系维护。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别发怒!不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