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从黄山撤回,现在腿酸疼不已。很多人以为我迷恋黄山的美景,毕竟四月份我才去过黄山。其实,深层的原因是,我想在这种求虐的过程中排解自己世俗的忧愁,同时坚定我不畏艰难困苦,勇敢前行的信念。
很多时候,旅游在我看来就是求虐,尤其是爬山这种。我想,万水千山走遍,倘若是和自己心爱的人,无疑是一种幸福。可是,如我,在旅行的路上,更多的是自省。背着沉重的背包,自己做攻略,应对一些突发状况等等,都是痛苦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是独立和坚强。
在我到达黄山时,所遇之人皆说,明天看不到日出,山上正在下大雨。那么多人感叹,爬山的辛苦,倘若我不是一个曾经来过一次的人,又或者没有自己坚定的三观,早被那一张张疲惫哭丧的脸吓的转身就跑了。这也是我为什么来黄山的原因之一:邂逅未知的美景必须靠自己的双脚前行,哪怕是有过经验的人在这方面给你的建议都没有什么参考意义。俗语,小马过河。
天公作美,那天我穿的短裤,本以为山上会很冷,却爬着爬着,虽偶遇毛毛雨,竟然天晴。爬山的闷热抵御了山上的凉意。另,爬山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活动。不去想前方,只需要用脚前行。当我看着那些挑夫辛苦的驼物上山下山,心里除了感叹这份工作的辛苦,另外的想法,竟然是,这是一份不需要太累脑的工作。不由得想到,为什么那么多体力劳动,虽然苦、累,真的是血汗的付出,大家却也没有想着逃去其他地方谋生?会不会是因为,这些看得见的苦和累,就像我脚下的山路,心里是知道的,终点就在那里,走的再慢,也会抵达,目标单一,虽有畏惧,却信心满怀。同样的,这些体力类型的工作,付出了就有回报,实实在在的收入在那里放着,做就有,不做就无。不用担心,没有收入来源,不用费脑子想的更多,何尝不是一种怕麻烦的选择呢?
面对自然景观的壮丽,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身而为人的渺小。更不用提工作生活中琐碎事情是否应该萦绕心头,那无言雄伟沉默的大山,那崖壁上,顽强生长的一棵棵生命,那飘来散去的白云,都在给你显而易见的答案。沧海桑田,人类已是渺小,何况是具体到自己的生命?从而收获豁达,收获宁静。
另,每一次的旅途都能遇见有趣的人和事。旅途中的人们总是充满善意,且不避讳和陌生人毫无芥蒂的讲自己的快乐和悲伤。这次,我就遇见一个姐,跟我讲,大学没毕业就结婚了。结婚一年就离婚了。有个女儿,现在都很大了。她讲,24岁那年,是她人生离最艰难的时刻。我问,那你怎么过去的。她就说,没办法啊,但是也不会有什么杂七杂八的想法了,就努力工作。现在的她,经营着自己的公司,有着自己的商铺出租。今年34岁了,说是打算36岁退休,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开玩笑的告诉我,她有一些很奇怪的想法,比如做一个月的乞丐啊。体会人生百态。我很鼓励,我说,哇,好赞啊,挺好的。又比如,遇见一群刚毕业的高中生,自己带着帐篷在山顶打牌,我提议,大家一起玩狼人杀。结果,我们一共召集了十个人,来自五湖四海,还有一位国际友人,韩国朋友。在黄山的光明顶,最佳光赏日出的地方,无数文人墨客曾经踏过我们坐着这片土地上,玩的不亦乐乎,留下我们爽朗的笑声,融进夜的无言。(其实,我很想写黄山的星空下,可惜,那天大雾。)
第二天早起看日出,我又认识一位姐。和我一样,对美景爱的移不开眼睛。我们互相拍照,拍人,拍景,拍到日出时挤挤攘攘的人群只剩了我们两个。这自然的美,照亮我们的双眼,角度不同处,便是不同地美景。最后开心的互留微信,方便传照片。
然而,人心倘若是悲伤的底子,再美的景都不能释怀。我心里真的是极度的悲伤。在魔都那个没有朋友的地方,我太孤单了,常常在工作不顺的时候,忍不住哭泣。羡慕那些成双成对的璧人,外界再怎样的风雨飘摇,好歹有个肩膀可以依靠,有人可以倾诉,可以安慰。真的对那句风雨同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的父母总是催我找男朋友,我又何尝不想呢?可是我又不想随便找个人就嫁了。面对眼前的美景,我简直要流泪了,无人共赏,无人共分享。我真怕,自己某个瞬间扛不住,脆弱袭来,我就随便嫁人了。也想像那个姐姐一样,寄情工作,可是,刚换的工作虽不至于讨厌,却觉得不是我想终生发展的事业。乃至于不能用尽全力去奋斗。也想换个行业去试错,可是这里是魔都,孤身一人的我,试错的经济成本即使勉强忽略,可是换工作,搬家的种种,想想都让我害怕,更别提,我到现在依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
不过,正如豪迈的东坡居士所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安慰自己,人生的路,就像我脚下的山路,风景不知就在哪个转角处,不急不躁地前行,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