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其实这个词真的尴尬,处在这样的一个位置,既是拖延,又是推拉,就是里外一个让人难受得很的词语。
每个人生活中应该都有感知过这个词。
就拿日常生活中来说,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都是有它的存在变得更加困难:
比如:看抖音刷视频,经常憋着,没一会儿,一个接一个视频就是想接着看,只要自己觉得还能忍,就等一等;
再者是玩电脑刷剧的时候,只要战况激烈或者欲罢不能,还是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甚至可以因为这些拖延不吃饭,即使饿的不行也是拖着;
还有明明做了这个计划,要写文章,写文案了,但是就可以想干啥干啥,想不干啥久不干啥,先看剧再说,就这么一拖三,三拖五的,早晚时间荒废掉。
其实,拖延症不过是一个你虚假维持自己想法的谎言罢了。
它就好像你明明知道要去做什么,你对自己有无比清晰的认知,而假装视而不见,假装时间依然有的一种状态。
而它的演变就是源于我们的忽视,在头脑中的那个猴子,它不断的想要突破牢笼,我们稍微不注意,它就想要打破边界,冲破自由的枷锁,冲出去体验新生活,到处调皮捣蛋,想尽一切办法不去做该做的事情,而我们就是控制不住,抓不到它。
但是其实,它只是存在哪里,我们不用去看,只需要感知,需要去指导它,教训它,告诉它,让它乖一点,不要那么调皮,总有一个机会,可以让它放松。
但是我们只是这么想,这么觉得,却任由拖延症在我们的脑中扩散,不与它对话,不控制自己,不告诉自己,往往一天就这么匆忙度过了。
当你知道你的时间就这么度过的时候你可能会懊悔,有可能会慌张,也许是第二天就要交假期作业,也许是隔天要上学考试,再或者是要上班,不然就是报告还没交,教训或者愉悦都只是一时的,哪怕这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你也许即使反思,也还有可能因为下一次的愉悦而继续拖延,时间虽然荒废,但是在你脑中也很可能想的是“反正明天还有时间”,甚至是“算了,大不了,挨一顿说,挨一顿骂”,往往因为这种思想促使我们不断拖延,甚至是“破罐子破摔”。
事情发生了,反思了,一天也过去了,第二天依然会来到,但是第二天已经不是昨天,它标记的刻度也不再是昨天,而昨天跟今天跟每一天一样,时间都是24个小时。
即便你过得可能不一样,但是大概率每天的浪费都是一样的,你可以一早起来吃面包看剧,喝咖啡看电视、悠闲逛到下午、看视频直播、在线关注他人游戏、买东西网购,也可以做菜烧饭、写点东西、浇花遛狗,运动跑步,不管怎样一天的好坏由你决定,一天的开始也由你决定。所以你可以继续浪费着今天,想着还有明天,你可以今天反思、后悔、懊恼、痛哭流涕,但是明天依然走在拖延的路上。
说这些就是因为我深刻的想过我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我每天都在反思,想着怎么提高效率,怎么不要拖延浪费时间。
当我清楚的知道我的每天都是怎么度过的时候,我意识到时间再走,过去的永远不会回来。
真的当你投入的时候,时间会给你一种很慢的感觉,但是当你完全沉入的时候,时间又好像变得很快,让你措手不及。
但是如果你的事情没有做,在你每一天的浪费中,时间就一晃一滴的走完了,如果你有一个五年计划,或者短期长期目标,你很有可能再下一个五年得到一个空白的记忆。而你的人生永远也没法开展,因为你永远在拖延。
其实拖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现在开始永远不晚”,但是你还是没意识到,有些时候真的晚了,而你还在思想的漩涡里挣扎,一天天过去,年龄一天天增加,思想毫不波澜,拖延仍然持续,你反思过,行动过,但是没有目标,没有想法,对自己不够狠,即便是这样,你还是没能继续,那么如果你想做的永远做不了,你想的事情永远只停留在脑中,你想做的他人早已实现,你都已经一把年纪了,时间这么荒废掉,你还能来得及么?你要怎么办。真的破罐子破摔么?
我们的思想源于觉知,源于反省,源于感悟,当你每天持续懊悔,烦恼,无意义的想法过多的时候,更要开始去做,只要我们多一层意识,多一层认知,知道你现在真的在浪费,你的明天也不会开始,你的计划不能继续,你就要现在、开始、马上做!!!
你不要让拖延的想法继续,你只要对己说“我要行动马上,马上,马上,我要开始马上,马上,马上,我要继续马上,马上,马上,我要坚持马上,马上,马上。”也许改变这一切并不难,但是你不要为了以后毫无成就,一事无成,懊悔昨天的自己现在依然津津乐道浪费的时光,最后惋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