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我以为是一本针对父母的育儿书籍。然而,当我以教师的视角去读这本书时,我惊喜的发现,这本书对于一线教师的工作和思维,有着深刻的启示和价值。
这本书强调了情感引导式教育的重要性。它让我们认识到,作为教育者,不仅仅是孩子生活的提供者,更是他们情感世界的引导者。我们应该通过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去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情感和处理问题。书中还强调了教育者自身的成长,我们不能期望自己在没有任何学习和进步的情况下,就能成为孩子最好的玩具和导师。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提升自己的情感智慧和教育能力,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每天都在与孩子们打交道,肩负着教育和引导他们成长的重任。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我们自身,情感引导和管理都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要做孩子的榜样,在对孩子进行情感引导之前,要注意自身情感的管理。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和问题,很容易产生压力和负面情绪。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感,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质量和与学生的关系。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积极的心态。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与同事和家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在学校里,我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情感表达和行为方式。如果我们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学生们也会受到感染,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感。
其次积极进行情感引导,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同时也渴望被理解和关注。我们要先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与他们建立情感连接。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我们要理解这个行为背后传达出来的积极一面。比如班级里总有一些“马大哈”,他们经常丢三落四,忘带作业或者忘带课本等,我们要帮助孩子意识到这个行为背后的问题,并且教给孩子一些方法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让孩子在包容、友善、积极的环境中改善自己的行为同时,还可以通过奖励或者鼓励来引导学生的积极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小学阶段,孩子非常容易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某一门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会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我们可以主动和孩子进行沟通,倾听孩子的需求,给与孩子关心和帮助。比如有孩子因为晚上玩手机,没有休息好,导致第二天课堂上瞌睡虫附体。这时候,我们要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孩子消除电子产品不良影响,把注意力转移到阅读和感兴趣的事情上来。帮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鼓励孩子每天在学习中获得进步。
再次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在课堂和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在班级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心情日记”,开通“心灵驿站”信箱,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开心事、烦恼或者感谢的话偷到这个信箱中,为孩子提高一个表达情感的平台,借此了解孩子心理动向。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建立情感链接的班级主题活动,如“日行一善”,引导孩子通过力所能及的小事,为班级、同学、老师带来温暖,传播正能量。
我们还可以开展亲子、师生及同学之间的书信交流,搭建情感交流平台,表达感谢,消除误会,澄清事实等,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增进情感交流,还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敞开心扉,互相倾听,给与孩子满满的情感互动。
总之,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通过情感引导式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最好的玩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关爱和引导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