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0第3期)】
按:课堂教学是多么需要所有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啊!但许许多多学生会用自己的行为表现反复警醒我们:这是何等的奢望——尽管我们急功近利(或不得不)的用尽各种“养成教育”手段。
悲观者的逻辑:有没有一种课堂策略,让缺乏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生心甘情愿或不由自主的汇入共同(合作)学习的洪流,投入探索求知的过程呢?
对此,本文作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
高效课堂应善谋“课势”
课堂,作为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的舞台,其状态和效能,关乎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和学生当下的生存体验以及未来生命走向。干系重大,让人心生敬畏。然而,纵览中小学课堂教学,“暮气沉沉,死水微澜”确乎成为一般常态。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激扬生命、发现成长的育人体验,学生没有探索求知、心智开悟的学习体验。
一、有形无“势”,何谈高效
所谓高效课堂,应该具备高效率教学与高能效育人双重内涵。
常态课堂,通常是有“形态”而无“势态”。表现为:学生整齐的座次,规范的坐姿;教师和讲台的居高临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机械单一。课堂上学生个体之间几乎不发生关联;所谓师生互动,仅局限于教师和少数几个勇于(或自愿)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之间。学生听课是否认真,学习任务能否积极完成,质量如何,全凭教师来监控、督促和反馈,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和学习效果,更多的依赖个体的自愿和自觉。总之,课堂上缺乏能够推动学习活动广泛而深入展开,吸引或驱动所有学生融入课堂、汇入学习洪流的组织机制,缺乏产生于学生群体关系和学习活动本身的内源性生态效能——这种课堂的组织机制和生态效能,我们姑且称之为“课势”。
这样的课堂,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讲解传授代替了自主探究,单向交流代替了多维互动,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激发,态度认真的学生也只是经历了浅层性学习;至于教师的组织教学、监控督促与反馈指导,难以做到持续持久发力,更保证不了对每一个学生持续关注,“不丢弃、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能成为空话!
谈及这些问题,教师往往会提出诸如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以及人数多,组织教学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和困难。那么我们究竟能不能立足于现实,找到解决这些问题与困难的办法和途径呢?
二、问道兵法,借“势”求解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孙子兵法《势篇》告诉我们:作为优秀军事将领,要善于通过谋划和运作,营造并利用有利于取胜的形势和势态,而不必怨尤责备。
势者,力也。所以兵法又说:“兵形象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可见一旦化形成势,便可势如破竹。“兵势”思想,其实契合了一个物理学原理:平地之石,坑塘之水,有形而无势。然而运石于斜坡,决水于高峡,便“势象”顿生,并遂将滚滚向前,且自能不断助势强能。
这一“造势”“运势”的军事思想,早已为商界所用,即所谓“三流企业做事,二流企业做市,一流企业做势。”那么,“兵势”可造,“商势”可做,“课势”可为吗?我们究竟能否营造出一种“课堂之势”,如“激水漂石”一般,将所有学生裹挟到探索求知的洪流呢?
如前面所说,平地之石、坑塘之水,乃顽石死水。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则势无可挡。可见,谋形划势,关键在于打破故有的平静和平衡状态。
数十名学生集中授课,教师主导课堂,学生接受知识为主,鲜有横向互动交流,有限的师生教学互动,更多的是在狭隘功力思想支配下,习惯性的向学优生集中和倾斜,课堂上机会与资源“损不足以奉有余”(即所谓马太效应)。长此以往,这些因素共同造就和维系了“暮气沉沉,死水微澜”的课堂现状。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需致力于让课堂“势象”生出来、涨起来,有效促成策动之势、磁吸之势、裹挟之势,让每位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融入学习的过程当中。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大意是说:依靠合理的组织结构、清晰的指令系统和运行秩序,统领大军团作战就象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得心应手,高能高效;随机应变,及时出招,有效把控,部队就不会失败;攻击敌军,做到以实击虚,就容易取胜。可见,兵法《势篇》已然为我们提供了谋“课势”的智慧和方略。直言之,“分数”思想,让我们自然想到推行小组学习的必要性;“形名”意识,告诉我们明确学习流程、明示活动要领的重要性;“奇正”策略,让我们懂得机智灵活的调整和优化课堂推进策略的关键性;“虚实”观点,启发我们教学应“就实避虚”(反其意而用)的紧要性。
如果说孙子兵法《势篇》给我们以理论指导和智慧启迪,那么营造“课势”,我们又有哪些现实依据呢?
三、因势利导,势在必“行”
势,本身代表影响力,如山势、权势、威势等。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手段和方式,并非无“势”,教育引导、表扬鼓励、批评惩戒、任务驱动、目标激励、教师魅力等等,都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势能”。比如严厉的教师,有威望的老师教学成绩往往相对较好,这就是教师的“威势”发挥了作用。但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都是来自于外且指向个体的“散势”“外势”,其作用和影响既非普适亦难持久。
另一方面,势,通常又表达事物的演变和发展趋向,如局势、姿势、火势等。这种“趋向”,是事物已然具有的,是等待演变发生,期待发展时机到来的种子——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自尊心、好胜心、游戏情趣、挑战刺激、归属感、集体荣誉感、自我实现的愿望等,正是一颗颗等待燎原的火种,而教师点燃的策略,就是将组织教学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自我组织能力”培养和“自我组织程度”提高上。
学生学习的“自组织功能”,正是我们所珍视的“课势”所在,是源自并生成于学生个体与群体内部的“聚势”“内势”,是真正具有簇拥裹挟效应的“洪流之势”。
理想的“课势”自然是“外势”与“内势”的有机结合,是多种“运势要素”相互融合、协调一致、共同发力。因此,要激发和调动更多的因素成为一股股推波助澜、壮大“课势”的能量之源,就需要教师全面关注各种“运势要素”,并适时而有效的去点燃、撩拨和汇集这些火种,促其成为“爆燃之势”、 “燎原之势“。
可见,只要用情用心,因利制权,因势利导,“势”必可行。
四、谋形划势,善做善成
催生和助长“课势”的实用招式和路数智者见智,层出不穷。在此,我们谨循“兵法”指引,以普遍倡导和推行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运作模式,略作例说。
首先,依据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水平与能力,遵循成员异质,小组同质的原则,均衡划分学习小组。通过“分数”,在实现“治众如治寡”的同时,借助集体荣誉感等“运势要素”,营造小组之间的竞赛格局,从而划成“赶超争先之势”。
“互助”与“互动”是催生和壮大“课势”的两个驱动轮。小组划分之后,要重点针对组内与组间“互助”与“互动”的有效展开,提出一系列规定、规范和要求。比如确立“独立学习—互助合作—展示交流”的基本环节和流程;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角色定位与责任分担;厘清彼此之间帮促指导、质疑问难的相互关系;以及对能够促进探究不断深入和交流更加充分的课堂观察、倾听、讨论、评价、阐发和表达等策略与技巧的指导等等。
“战势不过奇正。”可见“奇正”是谋形划势的关键所在,它包括正面引导、侧面辅助和反向激励等一切智慧与技巧。例如互助情感教育、优秀生担责教育,合作探究的任务驱动机制和机会均等的竟比争优机制,以及实施小组捆绑式评价、资源与机会向学困主体倾斜、刺激挑战欲望和斗志等。
“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势能不是属于单独物体所具有的,而是相互作用的物体所共有的无限能源”,这都昭告我们:教师要注重营造不对称、不稳定的课堂情势,让学习主体始终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相互关系之中,造成跃跃欲试、欲罢不能的势态。这是“奇正”施策的目标和任务所在。其关键在于机智应变,以助长“势头”、壮大“势能”。这即是教师驾驭课堂的智慧与能力的主要体现。
教学过程中,始终着眼学生核心素养,夯实重点知识教学和关键能力培养,基于终生发展需要,重视课堂生成等,则属“虚实”之用。即就实而避虚,区分主次,有所取舍,出实招、求实效,精准发力,集约助势。
只有在奔腾澎湃的“课势”当中,学生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权利”接过去,并切实投入“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习”得以真实发生。在这一过程中,兴趣的激发、知识的获取、习惯和方法的习得、探究意识的强化、思辨能力的提升,以及友爱互助、团队协作、包容理解、主动担责、乐于分享、勇于进取、善于交流和表达等品质的养成,必将全面厚植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便由此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