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全书》一生必读的中国古代哲学大家思想精华!

导读: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心学”中的“心”,是指作为心灵本体的灵明觉知及由此产生的认识能力。如王阳明所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他看来,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正所谓“此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一切都是浑然天成,不假思索的。

《王阳明心学全书》以王阳明自身的经历为主线,以阳明心学为灵魂,深度解析心学的奥秘。从而让读者明白,心学的思维方式是活泼而自由的,其中蕴藏着能洞彻善恶、明辨是非的本能智慧,如能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择善而用之,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节奏无比紧张的当代生活和工作中,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第一章:前言

王阳明(1472-1529),明朝人,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年轻时筑室习静于越之阳明洞,遂号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年代达到了别人难以及其的高度。

他自幼5岁还不能说话,但天资聪慧,青少年随父亲到北京就读,性格豪放不羁,兴趣广泛,请棋书画样样精通,三教九流无不深究。20多岁时研究兵法,为此后多次带兵出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心学的心是指心灵本体的灵明觉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能力。他认为,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强大智慧就显露出来,正所谓“此心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

王阳明认为,心之本体,本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没有善恶之分。善恶来源于我们心意念头的萌动而已。

著名的“格物致知”的格物是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状态回归到“中和境界”。以便让本来的智慧显露出来。

心学的思维方式是活泼而自由的,其中蕴藏着能洞彻善恶,明辨是非的本能智慧。

第二章:自序

儒家“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学术思想,包含着一种博大精深的东方智慧。这种智慧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哲学思想。

在这种境界中,心灵摆脱了环境和外物的干扰,让心性本来的大智慧显露出来。也就是人只有和自然规律融为一体,才能驾驭自然事物,只有超脱了各种偏颇情绪和不切实际的妄想,才能将自身的潜力淋漓精致地发挥出来。

王阳明心法究竟的就是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王阳明说: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达吾一体之仁。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关系,心灵才能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就能获得一种内在的愉悦和安顿感。

王阳明心学继承了孟子,以求本心,去私、无欲、尽性为通向“天人合一”的方法。而具体就是“格物致知”,“去欲存心”,“至良知”。

第三章:王阳明之谜

很多人认为王阳明是一个神秘而且近于邪乎的人物,从出生以来就有无数奇闻轶事伴随着他的一生。比如他出生是祖母梦见一片祥云,因此取名王云。

5岁时,王阳明还不能说话,但改名守仁后立刻就能开口说话这些都是传说无从证实。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也有很多难解之谜。

17岁时,王阳明新婚之夜玩“失踪”,到道观与人论道,通宵打坐。王阳明的书法水平也是一夜之间进步神速,写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好字。

18岁时,王阳明从京返乡,途中遇到高手指点,让他的心性大变。22岁时,王阳明参加会试,连续两次落榜,但并未因此消沉。

26岁时,王阳明半路出家,开始学习兵法,精研各家兵法秘籍,已达到出神入化境界。

35岁时,王阳明身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但因上疏言事,触怒了宦官刘瑾,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驿充当驿丞。

被流放过程中,王阳明回了一趟家,徐爱拜师王阳明,成为其大弟子,开始与王阳阳一同探寻心学。

第四章:立足于行的奥秘

被发配到龙场,王阳明历尽苦难,受尽艰辛,这是王阳明生命中的一次磨难,也是生命的一道坎。逐渐适应恶劣环境后,有了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慢慢融入了环境。但久而久之,他终究不愿意平淡无奇过完一生,他又一次遇到了内心的挑战,也许是上天给他的机会磨练心智。在龙场,面对复杂的环境和困难,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本性只要不受私欲的束缚,知而行之,立足于行,是能够克服任何困难的。

第五章: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王阳明自幼饱读诗书,他非常向往古人的:无入而不自得,的心态,但是龙场的三年,让他历经患难,亲身体验了难忘的境界,王阳明抛弃了所有幻想,开始了这种内心艰难的探索,王阳明认为一个人的才能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如果打通了心灵的某一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应对自如。这便是儒家在人才培养上的思想人格:全才。

王阳明因为机缘巧合,很幸运达到了这样的高境界。从此脱胎换骨,成就了不一样的王阳明。通过效仿古法先贤,王阳明领悟到了一个能迅速改变心境的方法。这就是“以心印心”的智慧。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正面积极的能量传递到内心,是自己排除愤恨和畏难等各种负面情绪,从而使自己的心境和行为脱胎换骨。其实这一切心境的改变就在一念之间。

思想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只有当思想进入潜意识后,才能转化为强大的能量。面对复杂的环境,如果我们能控制住内心,就不会被外界控制住自己的思想,陷入混乱。

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对世界和他人的抱怨,让内心平静,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一个人内心才能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把事情做到最好。

第六章:认识事物的独特智慧

心学源头可追溯到宋朝大儒周敦颐,后始于陈白沙。陈白沙有个师兄叫娄谅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大师。此人富有传奇色彩,据说可以从“格物致知”到“至诚可以前知”的境界。18岁时,王阳明返乡途中遇到高人正是此人娄谅。受到了高人知道,从此王阳明将格物致知铭记于心。

朱熹认为,要发现良知,就要接触事物,研究事物,发现规律。才能导致“良知”的出现。所谓格物,就是明白了事物的本质规律,一个人的认知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起初了王阳明受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很深,以至于废寝忘食地研究事物本质,但发现不得真谛,开始演习儒家六经,到处寻师拜友。同时身体力行,实践静坐修身。但是王阳明因此格物了十几年,仍然一无所获。但就在探寻的过程中,王阳明慢慢悟到了一个独特的道理。发现一个人的心态如何影响了他的认知能力。此为心法的启蒙。后来他发现了通过修养身心,认识了心的本体,从而获得一种源自本能的、高效的、直觉的类似“灵感”的认知能力。

第七章:洞悉心灵的终极秘密

王阳明在龙场的恶劣环境中,逐渐平复心情,一开始只认为自己在这里只有等死而已,于是开始每天打坐修身,终于有一天,王阳明认识到真正的“自我”,心灵得到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处,他的智慧也得到了最大的迸发。这就是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他明白之前的“格物致知”的良知就在自己的每个人的内心。排除了环境的各种干扰,声、色、名、利的诱惑,摆脱了束缚,人的内心才真正具有强大的力量,敢于承担世上一切的事情。

不断调整意识,使其进入一个宁静,虚无,最终不着一物的境界中,洞察力提升了,对世间的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无为”中灵活自如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灵的强大不在乎征服外在的事物,而在能不能认识那个真正的“自我”。

第八章:创造一切的力量

在悟道之后,王阳明心与万物一体,拥有了自然的心态,开始有了探寻万物本质规律的力量。儒家认为修身治学,明悟本性是君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再往上一步就是圣人。所谓圣人就是明晰本心,洞察万物的规律,获得了大智慧。

儒家所强调的“诚”就相当于一个人内心与外界事物相通的一种虚灵状态,即心灵中接近本源的一种境界。唯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使人性和事物的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才能自然接受,保持灵活和积极进取的心态。

王阳明悟透了一点,觉得自己的心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他从龙城悟道开始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第九章: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王阳明一生讲学,弟子无数,但只有冀元亨一人与其共患难过。冀元亨,字惟乾,湖南武陵人。自幼爱好儒学修身养性,10多岁时目睹身边亲人离世,开始探寻生命的意义。

对于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由于个人的经历、感受、心境不同,其回答也不一样。在今天,大多数人觉得生活空虚,找不到值得一生为之奋斗的东西,觉得生命无意义,这样人感觉非常痛苦。古人早已意识到,对于生命的意义,必须在自己的心灵中寻觅,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外在事物,这样才能得到持久的幸福和宁静。

王阳明早年间四处讲学,冀元亨为其心学思想折服拜其为师,到一开始王阳明婉言拒绝。在王阳明后来龙场悟道后,冀元亨再次前来拜师,而这也改变了他的一生命运。

第十章:唤醒更高层次的“本体”思维

冀元亨和蒋信来到龙场后,他们便开始了跟着王阳明的求学之路。对于儒家修养学中的仁体的学问,王阳明认为世间万物皆有仁体,它是一步步地逐渐变化,慢慢深入的,以其固定的规律,推动着各种事物的发展,所以它是万事万物能够生生不息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静心下来,慢慢去观察、体验才能看到。

儒家所推崇的“仁体”其实是道家所说的“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本能推动力。我们被外在的意识控制着,因为外在意识的善于联想、浮躁和不稳定性的特点,让我们容易产生喜怒哀乐情绪。正是由于这些情绪,阻断了我们天地大自然与内心相同的渠道,遮盖了我们本来的能量和智慧。

要认识仁体,就是要认识心理本体的一种智慧。而要呼唤这种更高层次的“自我”,我们需要更加专注,集中全部精力到上面,直到忘记“自我”。进入忘我的潜意识状态。这和中国太极文化中的“阴极阳生”理论是一样的。事物总是处于矛盾的不断交替,当到达一个极之后就会向反方向转化。

外在的显意识属阴,内在的潜意识或者无意识属阳。它们相互转化需要一些条件。就是要求注意力集中到一定程度,淡化意识,放松自我控制,把平常由显意识控制活动的状态,慢慢转换为由本能(潜意识)自动支配自身活动的境界,从而进入超自然的状态。

第十一章:不执着思维后会发生什么

王阳明接着教学,“欲识仁体,即当知止”。“仁”是贯穿万物之中的本源力量。《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安定,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达到定、静、安的境界,才能正确地思考问题。这个时候才能得到源自心性本能的伟大力量。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这就是儒家的“参赞化育”。

我们的日常思维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困惑。常常不能静下心来,而让我们变得向外追求物质及精神的满足,这是一种充满错觉的认知,这种生活缺乏智慧,心灵得不到归宿,让我们陷入焦虑不安之中。这种思维的不确定性,抑制了心灵本来具有的智慧和光明。想要心灵达到持久快乐、幸福和和谐的境界,就需要我们不受外界干扰,静下心来,学会让自己的思绪停止下来,这里的思绪是指外在的情绪干扰。才能达到:无为与有为,内圣与外王,修身养性与积极进取,心境的恬淡与宏伟的事业。

第十二章:“观照”的奇妙作用

冀元亨和蒋信听了王阳明关于仁体和知止的学问,茅舍顿开,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涌上心头。冀元亨又问道怎么才能做到知止呢。

王阳明说,知止是打基础的功夫,需要我们以诚敬的心态,但诚敬也不能太过。关于如何使外在的欲念和妄想停止下来,有很多方法,其中最简单的就是“观照”。观照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就是用心实地照着本来的样子去观察,照看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自己的情绪,也可以是自己的呼吸。观照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勿忘勿助,不取不舍,不迎不拒,这样才能心不着物,达到心灵宁静的境界。

通过观照,让心停止向往索取,专心向内观察,照看,体察当下的身心状态,不管外面的情况如何,当下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就是它是什么样,不要想着去改变和控制,让一切自然发生。就好像在镜子中静静的观察,照看自己一样,认真体会。

第十三章:激发生命的正能量

冀元亨和蒋信开始静坐修身,并观照内心感受,蒋信也开始忘记了平日压抑的生活和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体验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他们打坐至清晨,慢慢开始被其他思绪打扰,变得心神不宁,情绪慌乱,王阳明注意到了这一切,说道:知止之道,在止于至善。至善者,无好无恶,不喜不怒,无分无别也。慢慢冀元亨和蒋信二人便领悟。

第十四章:由外而内的改变

第二天,王阳明叫上他们到一块荒地,开始种菜,冀蒋二人虽有些不同意,但是没办法老师已经带头做了,于是也抄起锄头开始干活。王阳明看他们累到实在不行了,于是放下锄头开始讲学。说修身的关键是在于改变,要认识良知就要去除不好的习气,让心灵恢复活泼的本性。要改变就需要体会痛、冷、累、热等外在感受,于是他们二人按照老师的指引静坐了一会,发现又生龙活虎起来。这种由外而内的改变,但这个改变并不是简单改变一下内容,而是真正的进行意念的调整,慢慢放下之前的包袱。

第十五章:感觉的神奇力量

王阳明说,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心性之道,无形无象,令人难以捉摸,属形而上之学。欲修身养性,必从具体之事入手,此乃下学而上达。

日常处理任何事情都需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享受做事的过程。做到有始有终。

修生养性就好比阳光照射雾气,雾气就好比混浊之物,阳光越大,雾气就消失了。磨炼心性也是如此,将杂念、情绪转化,把困难、压力当作使自己升华的阳光。

所谓“心生则一切法生”,当你改变自身感受的一瞬间,一切就改变了,痛苦可化为动力,挣扎可化为享受,烦恼可化为菩提,生命境界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

第十六章:超越受限的人生

四方前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一天王阳明开始讲心学要旨,他认为,儒家的学问,是我们心灵最本质的秘密,在增强自身修身的同时,必须要提升平时处理问题的能力。不然就是空谈。

修身悟道要顺其自然,才能洞悉宇宙万物存在的最本质状态,认识其本质的规律。儒家推崇的仁者是身心修养达到极高的境界,将自己融入万物于一体,将自身与万物相连,从而激发巨大的自身潜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觉得生活很坎坷和焦虑,是因为我们太急功近利,以自我意愿为中心,没能认识到内心的那种源自本性的力量,不能获得超越受限的人生。正是内心内心局限性,导致了我们的焦虑和抑郁,也抑制了我们潜能的发挥。

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把生活的困难看着是一种体验,接纳和包容,使我们心灵逐步返璞归真,慢慢呈现其本来的面面。

第十七章:打造一种超级意志力

有一次王阳明和弟子冀元亨登山,路上遭遇大雨,让登山之路困难重重,最终他们凭借着自己超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登上了山顶。

王阳明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凭的就是自己的毅力,也就是意志力。中途难免有困难和坎坷,但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身心,就可以磨炼出超强的自控能力,让内心保持宁静,不受外界环境的打扰。这个过程就是在练习本体的自控能力。

第十八章:心想事成的秘密

王阳明在龙场的“龙冈书院”名声越来越大,附近的达官显贵都前来学习,其中贵阳的提学副使席书也闻讯前来,在领悟了心学魅力之后,准备邀请王阳明到贵阳书院讲学。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了人和自然的秘密,仰望星空,万事万物皆有其一定的内在规律,都有一种难以捉摸的力量在支配着他们。王阳明体会到了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无意中领悟到了心想事成的秘密。这个秘密与人的内心、意念有很大的关系。所谓心想事成就是一个人生发的念头,以强大的思想能量,有意无意地辐射到周围的人和事,影响这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行。这就是一个人的气质和信念对人和自然万事万物的影响。

王阳明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就是通过“心”这个无形无相的本体意识与天地万物相通,万物与人原位一体,此心灵明至神,是一种极大的存在力量,如果善用之,则奇妙无穷。

也就是说,我们想要真正的心想事成,必须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想某一件事,渐渐进入无意的本体意识境界才行。如果能生起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定能获得成功,并将意志和所发生的事物联系起来,达到忘我的“无意”境界,不断激发自己的本体意识,就会达到心想事成的效果。

第十九章:改变命运的关键

王阳明离开龙场,到贵阳书院后,受到了热烈欢迎,并正式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这样理念的提出,在当时明朝朝廷内外掀起了一场关于“心”与“理”的争论。正德四年,王阳明被任命到江西庐陵县(吉安县)任知县。这是改变王阳明生命的一个契机,从此翻开了人生的另外一页。此后数年,王阳明仕途一路高歌猛进,权倾朝野,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三年龙场的艰苦岁月,磨炼了王阳明,也成就了王阳明,让王阳明悟道心学,广受门徒,为将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十章:本体智慧根源于“无”

在去江西途中偶遇学生冀元亨和蒋信,并在龙兴寺开始讲学,他以禅宗《金刚经》的思想,融合儒家的修身养性开始,认为良知就是一面明镜,将事物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而能够与天地大自然相沟通的本体智慧的良知,就根源于此。

人的本性在后天受环境的影响和熏陶,被众多的物欲抑制,本能思维的运转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犹如明镜上沾满了灰尘。

当一个人修身步步深入,思维意识提升到自由自在、无所滞着的境地时,心灵的层次和道的本性相融相通,他的思维就和宇宙中无所不能的运行法则相应相和,从而激发我们的内在潜能,获得一种持久自由,幸福的真境。

王阳明和众人静坐参悟,体认良知,很多僧人和前来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原本只讲几天的课一直讲了一个多月。

第二十一章:心灵要与大自然节律合拍

王阳明在桃花山与弟子继续讲学:儒家正统以致良知,发掘本心光明为要务,良知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之理,是最原本的心灵状态,每个人都有这种“本心”。我们本心包括了各种事物的道理和规律,心之所发则为“意”,当我们的心接触到外界时,万事万物也由此而产生。所以,在我们心之上去外界求理、求事那是不行的。因为所有事物的道理和规律都在我们内心。我们应该向内求理。

需要我们反身而诚,至诚无息,有一种大到极致的诚意,无分无别,无内无外,才能体验到良知。致良知之道,是需要自己亲身去实践的,而不仅限于口头说说。

要体验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需要把自己的身心的节律调节到与大自然的节律一致,达到天地宇宙的本来状态,无为而化,按大自然固有的规律而运化。一个人如果能达到这种状态,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和能力。

冀元亨在桃花山获得这种感悟后,决定追随王阳明到武陵县,以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

第二十二章:怎样才能高效率做事

王阳明到达武陵县后,其治理方式也是别具一格,先是深入了解民情,然后并不按照严峻的法典行事,而是以开导人心为主。面对大量的民间诉状,王阳明选择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让他们调节一些纠纷。

在武陵的200多天里,王阳明日夜操劳,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办事效率极高,弟子冀元亨对此佩服不已。王阳明告诉他:如果你把一件事当成负担去做,总是认为自己是可伶的牺牲品,心中充满抱怨之情,心不甘情不愿,肯定会很快就感觉累了,但是如果你充满爱的感觉去做某件事,身心敞开,无条件地全心投入,这种状态与大自然大公无私的本性有相类似之处,这时会从内心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就忘记了劳累和辛苦,让自己办事效率也高了起来。

第二十三章:突破畏难情绪的诀窍

王阳明解决了地方很多问题,深受当地百姓拥护。同时之前迫害王阳明的大太监刘瑾也垮台了,于正德五年被召见入京。途经大兴隆寺讲学期间结识了友人黄绾,湛甘泉。并发现不少学生有为难情绪,只爱好口头论学,不重实践,导致学业没什么长进。王阳明对黄绾核其朋友应良说道,任何事情都会有困难,但是难易是相对的,一般人好容易之事,是因为自己的私意习气作怪。碰到困难应该保持冷静,不要去分别的思想状态,内心深处自然会想出办法,冲破难关,困难自然就不见了。通过此磨炼,就容易认识到事物的规律,体会到一种举重若轻的境界。

对事情的为难情绪,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心中对自己能力存疑,内心力量就不足,做事就不能全力以赴,自然做不成事情。如果能有足够信心,内心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不容外界干扰,调动全部力量,做事自然事半功倍。

第二十四章:心即是“理”

王阳明自龙场悟道以来,先后被提拔为庐陵县令,然后到京师任职,短短几年间,官运亨通,连升数级。

正德七年十二月,王阳明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在扑往南京时,途中偶遇之前的弟子徐爱。徐爱以前学的是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一套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新学说有点一时间难以接受。

王阳明认为事事去追求其“道”,其实是去追求了事物的外在,而“道”就是心的本体,王阳明主张向内探索自己的内心本体,进而发现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则。也就是“道”其实可以从内心求得。徐爱一开始不太理解。王阳明举例说,忠心、孝顺、信义、仁爱这些事物的道理,都只是在此心之中。都是发自内心的。而不在乎表面。徐爱问:如何才能找到这个“理”。王阳明解释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只要一心去掉那些不合理的欲望,进而体悟天地自然的规律,在这上面下功夫就行了。

世上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心即是“理”,即是“天”,即是“道”。也就是我们本体的感觉、意识、追溯到其根源处,是与天地万物本位一体,不可能有离开我心而存在的事物。

从某个角度讲,我心的本体意识即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主宰。任何一件事情的规律都在我们心中,当我心孜孜以求去追求它时,在某一个契机物我两忘的时候,接通了潜意识的通道,事物本身的规律和道理就浮现在我们大脑显意识上了,而被我们认识到和领悟到。

第二十五章:如何把事物化繁为简

王阳明继续跟自己的弟子徐爱解释。做具体事情时,我们需要按照“去人欲,存天理”去做,要用外在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内心状态,恭敬而至诚,完全出于自然而然,进而使之符合于“道”,这就是修身的具体内容。徐爱听了老师的讲解,慢慢有些新的解悟。

至诚是一种心灵的态度,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无法通过外在学习而得,而是与一种没有杂质,空灵澄清的心境融合在一起。

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儒家的修身正心,平治天下的理论中,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唯有达到“诚”的境界,才能获得一种化繁为简的能力。

第二十六章:通达自由的人生境界

正德八年,王阳明和众弟子在位于王阳明家乡余姚六十里的白水冲相聚,白水冲的白水瀑布是余姚第七景,风景非常秀丽。

王阳明看到瀑布说道:老子曰:上善若水,瀑布虽然壮观,这潺潺溪水却禹有至理。日月的光明,会照射到任何能容得下光线的地方,而流水则需要把那些坑坑洼洼填满才能继续流动。我们做学问,也是这个道理。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地去治学,方能有所成就。

王阳明继续讲到,水中蕴含着许多智慧,不仅有造化之妙,也包含有安身立命的人生智慧。我们做任何事情,如能像水的特性一样,依顺天理,顺其自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无处而不安然。真正到达“道法自然”的境界,其行动举止都能随方而圆,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大彻大悟,进而获得:“知止而后定”的大智慧。事过不留、烦恼不存,遇挫折举重若轻。

第二十七章:“势”中隐藏着巨大的能量

王阳明和众弟子一路游览了宁波第一高峰杖锡之后,有游览了雪窦山,雪窦山最著名的是其“千丈岩”,昂头观山,众人不禁被天地间的壮美震撼了,进而产生了无限敬畏,感叹人之渺小。看到飞流而下的瀑布,王阳明问众弟子有何感悟,王阳明说,流水所处的地方越高,它的“势”就越明显,对我们的影响就越大。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势,地势、形势、局势、权势等等。

王阳明继续讲到,我们的心也无时无刻不受势的影响,《大学》上说“知止而后有定”,要想有一种定力,就要做到“知止”,就要明了事物的自然规律,方能顺势而为,不为势所动。

同时,正心诚意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功夫,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则有致曲之功,即在那些小事情上细微之处,也要善于使自己的起心动念都与自然相合,调整自己的观念,心态,使其达到非常真诚的状态,合于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就像瀑布一样,经管瀑布极高,水流湍急,对人有一种无形的影响,但我们能放开自我,使之不起杂念,完全与天地融为一体,就能体会到“诚”的境界。

第二十八章:知行合一的秘密

徐爱跟随王阳明登山游水,领悟到了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理论。使其眼界打开,洞悉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在几个月的游学之后,就要离开老师王阳明,但心中还要些疑问,尚未完全领悟知行合一的精义。王阳明讲解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就是如同见到了漂亮的东西就喜欢,闻到难闻的气味就恶心的反应一样,是一种内心本能的反应。知行的本体,正是“心”的本来面目,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潜意识”、“无意识”或者“本体意识”的概念类似。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心的本来面目与道是相通的,也就是说,达到一定的境界,心能洞悉大自然的规律,并与之合二为一,是创造天地万物的源泉。一个人的思维、意识越接近这个层次,知与行的差别就越小,所具有的能力和智慧就越大,当发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知与行就完全没有分别,之时所展现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无尽的。

圣人教人做修身的学问,必须在平常具体的行动和感觉上下功夫,即要抓住内心美好的、本能的、自然的反应,不断培养它,方才可以称之为“真知”,不然就是不曾知道。

第二十九章:避免“空想”与“盲动”

王阳明继续跟徐爱讲解关于知行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道理,空想和盲动是我们很容易陷入的弊端,这种所谓行或者知,都是与本体意识的智慧脱节的,它们无法触动深层次自我的智慧源泉,要避免空想和盲动,就得取“中”道而行,要积极行动,又要正确把握住思维意识的活动。

如做一件事,首先要明白目的,要明白之后,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去做。做事过程中,既是一个不断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自己心境的良机,而人生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让心灵体验到一种真正幸福的境界,这就是一种参透生命,活泼自由的人生境界。

人类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我们有“良知”,要想获得与万物不同的结果,就要修养自己,将有限的生命激发出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为人类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十章:心中自有定盘针

徐爱听了老师的讲解,渐渐明白,知行合一:原来也是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进而洞悉万物规律,良知本体无所遮蔽,自然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所以,知行本体也即良知。但如何去认知这个本体呢?

徐爱问道:孟子说:穷尽自己的本心,认识自己的本性。徐爱对孟子的”穷心尽性“的理论很感兴趣。王阳明说,先儒说的”性“就是心的本体,而天地自然所遵循的规律(道),则是心性的本源。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在”尽心知性“的修养过程中,心中要有一种定盘针,与天地融为一体,使自己的行事态度符合规律。但这有一个过程,凡是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初学者首先要确立志向,树立一种在困难中努力的精神,然后才能心安理得地去行动,最后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人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潜能,按理说人人都能很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到,是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心定下来,在心中能有意无意地”看“到将来成功的前景,并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一切必将实现。其实就是要从始至终坚定自己的信念,练就强大的自信心。

第三十一章:随时使心灵变得更强大

王阳明继续讲到:主宰我们身体的就是心,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的意识,思想,而意识的本体便是良知,意识所在地方便是一样的事物。

对于”格物“,就像孟子说的”大人格君心“中的格一样,自我们出生,我们的心在社会中,染上很多坏的习惯,格物,就是要去除这颗心上的不端正、被污染的东西,以恢复心性本来的面目,保持无时无刻的存养天理,这就是先儒说的“穷理”,这个穷理的过程就是:“明明德”。

良知是心的本体,没有什么干扰的话,心自然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运行,但我们身处社会,必然受到外在的干扰,所以要格物致知,要战胜私意,方能恢复心体的本来光明。

我们要让自己的内心强大,不是为了战胜外物,而是能看到宇宙运行规律,内心是否能与大自然的规律协调。大自然的规律就是“道法自然”,一切都是自然地存在,让内心安静,让一切都自然发生,这就是大自然创造万物的能源所在。

一个人要修养自己,就要效法天地自然这种特性,转化自己的情绪,把一切事物变成提升自己的机会。当我们有不好的感觉,不要规避它,也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去助长它,深呼吸,放松身心,把注意力转向内在,提擦这种感觉,看看它到底是什么,不要害怕,不要你去分别,不采取行动,它就没有任何力量。

在生活中,做到:修身、养性、存理、致知、升华自己对待事物的心态,调整自己的认知问题的方法,那么你的气质就会改变,心理素质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第三十二章:在蛰伏中培养道的能量

王阳明现在虽然官至四品,但其实是在滁州任闲职,并没有太忙,所以在送走徐爱后,仍在家中孝敬父母。王阳明年轻时喜欢游山观水,从中陶怡情操,感悟大自然的奥秘。

在外人看来王阳明任闲职很好,但是王阳明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而且此时的明朝早已不再太平,各地盗贼四起,地方腐败严重。王阳明在是在这样的蛰伏隐忍中等待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王阳明认为,人生进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术”求胜,以为力量、技巧决定一切。另外一种是以“道”取胜,这种方法讲求一种境界,强调在磨炼中调整心态,去掉浮躁情绪,然后从中悟出能创造、掌控一切的东西:道。

以道求胜,就是将人生的追求与道相融合为一,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保持积极心态,历练自己,积聚一种与道相融合的力量。如越王勾践被吴王大败,数年蛰伏,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历经千辛万苦,终成大业。

同样,在安逸环境中,我们也不能消磨意志,让道气在不知不觉中消失。顺道而生,逆道而亡。

第三十三章:怎样控制思维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的思虑杂念,是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制排除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办法来处理,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思维,达到没有杂念的专注境界。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却蕴含着哲理,就是当思虑萌动的一刹那,在刚想出还未完全出现的时候,自己觉察到了,马上集中精神,将心反观内照,细细体察这个念头存在的那种状态,看它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不要理会是什么,就是安心下来,停驻在这个念头里,体验天地大自然纯粹存在的状态。

思维的最佳运行状态就是按大自然的规律特征:自然而为,如果强行控制,则是去干扰反而适得其反。

第三十四章:渴望什么就去争取吧

正德九年,王阳明被调到南京任职,结束了这段在滁州的悠闲任职生活。并与众弟子依依惜别。离别之际,王阳明让学生们忘掉相思之情,培养自己的德行,要立下自己的目标,然后脚踏实地去努力,渴望什么就大胆去追求。在遇到困难是,坚定信念,坚定信心,不断吸取能量,提升自己的极限。在你全身心都处于一种充满内在渴望的状态时,你的整个生命就反转过来,你的生命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第三十五章:什么是真正的专注境界

王阳明扑南京任职后,早已在南京的一众学生徐爱等人喜出望外,在这些学生中,学生陆澄是个比较重要的人物。陆澄与徐爱是好友,两人都是聪颖异常,早已仰慕王阳明的大名。一天晚上王阳明问陆澄有什么困惑,陆澄问王阳明关于读书如何做到专注,因为陆澄此时真正备考读书,但是很难专注读书,心里一直很苦恼。

王阳明解释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贪财则一心在贪财上,这可以说是专一的功夫吗?只是追逐外物而已,并非专一。专一是专注于事物的本质规律上,即心与天理合一。陆澄不解继续追问具体怎么做。

王阳明继续解释,人们做事情往往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良知去做,是被外物迷乱。也就是不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知识,而是其他东西。意与良知应分别明白,凡是应事接物,动心起念之外,都称之为:意,有意则有是非,但能明白意之中孰是孰非,则是良知。也就是我们内心本体,良知本与万物一体,有着非常准确,符合客观规律的洞察力,如果能按良知去行事,则无往不胜。

第三十六章:治学在于融会贯通

陆澄继续问老师,知识不长进,该怎么办。王阳明解释,做学问要有本原,要从这个根本着手,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才能有所成就。王阳明说,后世的儒生,不明白格物致知的学问,见到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便想在刚开始就把一切参透,这是不可能的。另外,读书不能死记硬背,要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必须在心体上下功夫,要通晓其理,关键在于心体虚灵澄静。心体明净了,也就能认识天地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就是学问最根本的地方。

儒家的修养以“心”为本,以此心运用于万事万物为法,本心与万物相通,明了心的本源,就达到了一种高层次的“知”。只有从根本上着手,在接触外界事物,学习后天知识的同时,完全敞开心扉,在虚灵无我的状态中达到与万物相通,便会此后天的知见而接通先天本能的智慧根源,获得对各种事物的正确认知。

第三十七章:学问之源泉

徐爱问王阳明,学问的源泉在哪里。王阳明回答,一个人的良知就是学问的源泉,只有修养到此心澄明,不为外物所拘,达到自由自在,灵动活泼的境界,才能融会贯通各种知识,化入心中,从而随机应变,运用自如。这才是自身所固有的源头活水。王阳明继续说,获得此源头活水的关键是“诚

”,即至诚的心体,更是贯穿于万物的一种本原,如果不成就无法成就事物。同时至诚的态度是让我们的心处于最安静,最灵动的状态,进入这种状态,考虑事情才能周详,遇到问题才能得到圆满解决。同时王阳明给众弟子强调并不是只是听听而已,需要去实践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第三十八章:做学问的诀窍

陆澄问老师,自己学习是心思很乱该怎么办。王阳明说,多半是因为自我心中的欲望作乱,让他练习静坐,让思想停息下来。静坐到一定程度,心神会进入一个较为安定的境界,要彻底扫除不合理的私欲。让自己体验到不加一毫主观愿望,而是纯天理自然的境界存在,让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让自己不再受平常的其他思虑打扰,身心达到高度的和谐,思维运作也高度有序,自身智慧和潜力也极大地发挥出来。

第三十九章: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王阳明是一个极其注重实践的人,每天坚持静坐,观心。陆澄渐渐对静坐产生了兴趣。但一开始还是很不习惯,很容易走神,觉得难受,无奈之下,他去请教老师该如何静坐观心。

王阳明说,静坐跟其他事情一样要立志,才能持之以恒练习,进而入门,最终登堂入室。首先要存心养性,时刻把体悟天地之道放在心上,这就是立志。慢慢地将自己与天地融合为一体,在心中长存这种信念,慢慢地就到达了光明的境界。

陆澄觉得平时的杂念太多,如何摒除。王阳明认为他的心处于散漫的状态,需要加以有意识的磨炼,才能使其调整过来。慢慢讲思虑放下,让自己集中精力到静坐上来,反复磨炼。从中还要克服各种情绪干扰,提升自我的控制能力。

关于自我的控制能力,王阳明说:心之所发谓之意,一个人的心态如何,是会影响他的思维情绪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心诚意正,就会受到各种情绪干扰,会感到心烦意乱,就会影响做事的效率。反而不如谦虚一点,放下心来,踏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修身为学之道。

第四十章:力量源自事上磨炼

陆澄静下心来,发现了自己性格中的诸多不足,开始反复练习静坐,去除心中的杂念。但是久而久之,自己的知识还是没有长进,于是又带着很多问题去找王阳明。

王阳明说,人必须在事上磨炼的做功夫,才会有所收益,如果喜欢宁静安逸的境界,而没有经过各种复杂的环境磨炼,遇事就会慌乱,终究不会有什么长进。

我们要在事上磨炼的时候,不断反省自我,这个反省就是要反观内心,体察思维意识中极细微的地方,看到有不正确的就要改正。比如在和别人接触的过程中,自己骄傲自大的毛病变现出来,就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到这种情绪里面,沿着其自然变化的规律追根溯源,探其究竟,然后把这个源头去除。不好的念头具有很大的力量,会无意地掌控着一个人的外在思想和言行。

所以,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事务能力,就要将自己进入一种无意的境界,将它变为自己的第二天性。遇事不用意识来指挥自己,而是心情坦然,灵动自如,自然就能思维敏捷,应变自如。

第四十一章:动中求静之道

经过王阳明点拨“事上磨炼”的道理后,陆澄深为折服。他便开始练习,但有时候也难免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况出现。陆澄冥思苦想,还是觉得其中有些道理没明白,便去请教王阳明。

王阳明说,现在的人存心时,只能使精神状态得到暂时安定,也是便面上的。不是真正的:去人欲,存天理。如果只能靠那种宁静的状态来保持内心安定是不行的。以遵循天地万物的规律为主,心与事合二为一,自然行去,物我两忘,又何尝不是宁静。如果一个人一心在宁静上,其实是一种杂念,反而干扰内心,使之不能宁静。所以不必把宁静看的太重要,也不必时刻宁静,因为那样反而是一个私欲。要懂得“无为而不为”的道理。

凡是不能走极端,修养中乃至日常生活中动静之道也是如此。静以养神,反观内心,静察思维变化,提升洞察力,不断领悟与天地万物相通的道理,使心境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方能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把握整体的变化。

第四十二章:以明镜之心待物

陆澄在王阳明的指点下,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对王阳明的超然物外的心态甚是佩服,便去问王阳明是如何做到的,老师说圣人都是心如明镜,能随着自己的感应,而灵活自如地应对各种事物,什么东西到面前,都如实地映照出来。徐爱补充到,先生的格物致知就如同把镜子擦亮,自然就更具有照物的作用。

有学生问自己的思想很容易乱,心会不由自主地去追寻外物,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说,一个国家的君子修身正己,各个部门的官员也都各司其职,天下就能安定。我们人心也是一样。当产生好的念头时,我们要肯定,当产生了不好的念头是,我们要及时遏制,这叫做意志,是上天赋予人的独一无二的智慧能力。圣人就是靠意志修身养心,才成为圣贤。普通人要提升自己,就要存养意志,否则就很难进步。

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即是天,心是大自然的规律,起了主宰统领的作用。我们的行为模式都是靠心来控制的。心所产品的意识和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影响和调控思想、言行的运行。

第四十三章:克服深层次的恐惧

一天陆澄和好友马子幸在一个小婷静坐练习,马子幸睁开眼睛突然看到一道白光,以为是鬼,两人不再敢来这个地方静坐,便去问老师王阳明如何是好。

王阳明解释说是平时德行不足,所以导致害怕鬼怪。王阳明还通过一个故事给马子幸讲解了,参透生命奥秘的圣人,内心淡泊,无求于世,对心灵有深刻的洞察,也就部位荣辱得失所迷惑,更不为生死所拘。在他们的心中,生死一如,万物平等,一切都没有什么可怕的。

马子幸听后感觉自己的修养尚浅,还得继续努力。

第四十四章:意识不受制于外物的秘密

有一天陆澄收到家乡的来信说儿子生命垂危,陆澄联想到前一天晚上看到乌云秘密,月色暗淡的天空景象,不由的感觉上天给了自己不详预示,于是更加悲伤。

王阳明看其太担忧,于是准备了回家的船,让你先回家看看,再继续学业。临走时,王阳明告诉陆澄,这个时候正是磨炼自己动心忍性的好机会,父爱子是人之常情,自然规律,世间事物都是在道的范围内运行,喜怒哀乐也是一样,如果过度就是私意。人之七情六欲的表露需要适当,不要过分,不然会伤及心之本体。所以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控制我们的情感。

王阳明说,我们应对事变的关键是“致中和”,致中和的关键在于“谨独”。致中和就是要在各种事情上调节、磨炼自己的心、使心达到中立不倚的境界。无事时,此心则澄澈宁静;有事时,此心则虚灵圆活,丝毫不受情绪的干扰。

王阳明认为,要达到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认识自我的目的,必须在时刻苦练,这样才能有效提升。

第四十五章:怎样使志向坚定不移

一日陆澄向老师请教如何立志,王阳明解释到:所谓立志,就是念念不忘体悟天地宇宙的本质规律内心澄澈忘我,这就是立志。

这时,一个学生问道,立志需要为善去恶吗?

王阳明回答,我们的意念出自本心,本身就是善的,不需要去恶。我们现在所谓的志向,按照字面理解就是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就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愿,这样才有持久的动力。

王阳明说,立志虽然容易,但是坚持很难,这种坚持的毅力要从实践中修炼得来,只有经过长期修炼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而且尤其是逆境能考验一个人的毅力。

第四十六章:心中没有困难这回事

王阳明接着说,在修身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精神、道德、言行应该以收敛为主,越是困难越要坚持,磨炼自己的意志。还要利用困难磨炼自己。一个人在克服困难的时候,具有一种独特的,由内而外的气质,这就是一种收敛的“气”。累积到一定程度,在言行举止中就会表现出来。

在王阳明看来,思想意识这一关才是最难的关,要在各种事上磨炼,磨炼的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意识。

提升修养境界有许多奥秘,都可在坚持事上磨炼中得到体验,如果坚持过最艰苦、最难熬的时刻,一但突破,我与天地大自然似乎可以融为一体。

第四十七章:进步就在每一下努力中

在王阳明讲了立志和持志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众学生都不再提问,王阳明有些奇怪。王阳明将众学生聚集在鸿胪寺,又开始讲学,他说私欲没有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就像房屋里面的灰尘一样。学生们练习需要笃定切实地下功夫,便能悟到“道”的无穷无尽的境界。

王阳明说,天地万物具有生生不息的规律,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我们要以至诚的心去细致体察,明白其中的根源。修身养性跟其他任何事情一样,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下功夫,即便现在不知道它的道理,我们也要先行动起来,从已知的地方做起,逐步去完善它,掌控它。

大自然变幻莫测,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为人做事如此,顺道而兴,逆道而亡。我们要时刻将自己的意识行为调整到与“道”相合,与天地宇宙的规律相协调的状态。

要获得事物的“知”,与所采取的“行”是密不可分的,对知的获取,其进步就在于每一下的努力中。

第四十八章:养生的关键是什么

陆澄自幼体弱多病,有一天他问老师关于养生之道,而且道家说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怎么回事。

王阳明说,这三者其实就是一样东西,本源于道。各自以不同的状态呈现出来而已。逆修而上,心无杂念,渐至纯阳,则元神显现。良知即是道,元神就是良知的妙用。元气、元神、元精归于良知。养生的关键在于清心寡欲。将私欲扼杀在萌芽状态,私欲萌生后马上制止。这就是养生的精髓。

王阳明修身养性到极高的层次,他年少时就追求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并身体力行加以实践。

第四十九章:持志之中的奥秘

王阳明在南京鸿胪寺任职期间,还要一名学生很好问,就是薛侃。天资方面,薛侃比徐爱和陆澄稍逊一些。一天他们来到王阳明的书房问关于持志的奥秘。

王阳明说,持志并不是一天到晚都想着自己的志向,而且想着达到目标后如何,这让思想无法平静,不但做不好事情,反而陷入自我干扰和思想冲突的状态。而是要把它融入到内心深处,即使你有一个很大的愿望,也要像没有一样,在日常生活中,要用行动来实践它。要培养自己拿得起,放得下的气度,不要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不要被事情牵着走。

第五十章:一切感觉由心掌握

王阳明在南京鸿胪寺任职期间讲学,前来听课求学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客栈爆满,王阳明只得将花园修整打扫后给学生们住,一天薛侃和其他学生在打扫花园杂草,因为天气炎热,大家都非常劳累,薛侃起身抱怨:天地之间,为何总是好东西难以培养,而不好的东西难以除去。王阳明听后借此机会给他讲解。天地万物,就如同花草一般,没有好坏之分,想看花时,花就是好的,但想要用草时,草就是好的。好坏善恶都是我们主观的意愿。天地万物本是无善无恶的,之所以产生好坏,是后天人为加上的。

我们不要有意将善恶加之,善恶之分全凭天地自然的规律而行,不要去又着了一点私心杂念在上面,这样心无所滞,事过不留,即与不曾好恶一般。

第五十一章:顺应自然规律而行

薛侃是一个忧心忡忡的人,把一点小事都放在心上,反观老师则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每天都轻松快乐,他对老师这样的生活态度很是向往,于是去问老师如何才能将心合于道,做到完全遵循天地自然规律。

王阳明经过多年修炼已经达到万事不能动其心的境界。即便花草对于我们日常活动都有所妨碍,我们应该将其去除,如果过分在意则会成为心头累赘,进而干扰情绪。

王阳明说,任何好坏都只在你心中,随着你的意念转变。世间学者多舍心逐物,以自己的主观愿望将万物划分好坏,善恶,向往寻求天地宇宙的生命真理,这是错误的。

我们喜好好的东西,和厌恶坏的东西,这是诚意,不是私意,诚意只是遵循天地之道的,但不能加之主观愿望,否则心就不能达到其本有的端正态度。我们情绪随时应该保持“中”的状态,凡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使自己的行动符合自然变化规律,不知不觉中贯彻到所应当的事物中,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第五十二章:寻找真正的“自我”

王阳明讲授的学问,将就体会一种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感受,喜欢在月夜宁静的氛围下讲学,让学生容易用心去感受万物。

王阳明的另外一个弟子萧惠18岁时患上了咯血症,后来遇到了一位云游道长,让你修心养性,他的病慢慢好了起来。后来听说王阳明的心学,便一心前往求教。

一天晚上,萧惠问王阳明,自己静坐多年,私欲还是难以去除,该怎么办。

王阳明说,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除私欲;能够克除私欲和缺点,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萧惠说自己害怕死亡,想超凡成为圣人,以超越生死。王阳明说,真正的自己是你的本心,并非你的自己的躯壳。你只是为你的躯壳的自己着想,而没有真正为自己,所以害怕生死。

第五十三章:成就自我的关键

王阳明接着说,古人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你内在的心要审查一起外在事物,有定力,时刻与道相合,如此才能实现眼耳口鼻和四肢的真正功能,成就真正的自我。如果我们一味追寻外在的感官刺激,不能克除那些不合道的言行举止,不能让你真正的本心其作用。真正的本心,便是那能使一个人产生听、言、动、视行为的一种本原,也就是自然事物的一种本能规律:天理。有了本原,才能产生蕴含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之机:仁。

天理的规律主宰着我们全身,称之为:心,这心之本体,原本就是宇宙规律,合于道,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自我。

有了真正的自我,即便没有身体存在,我也是存在的,也没有所谓生死。圣贤只为己学习,人应该还有另外一个自我,藏着身心深处,这个真正的自我,只有真正为“真实的自我”着想,才能做到克己才能成就自己。也就是,要遵从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为外在感官刺激所驱使的东西。

第五十四章:参破生死大关

萧惠接着问什么是生死之道,王阳明说:知道昼夜的规律,就参透了生死的奥秘。

一个人只有修养到内心安闲的境界,感受到自己每一次呼吸,时刻感受内心的存在,则此心清明澄澈,虚灵自如。达到这个境界,你才能领悟大自然至高无上的德行,也就通晓了昼夜之道。王阳明的意思是,一个人要使自己心灵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光明境界,就必须超越一切私心杂念,连生死问题也要参透。对待生死,王阳明的心学与道家相似。内心超脱而豁达,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超人的智慧使他凌驾于是非之外,超越了生死烦恼,达到“道”的境界。

生死即自然规律,不贪图生存也不害怕死亡。致良知的学问,其实就是领悟了天地宇宙的规律:道。悟到了“道”,才能像《庄子》中说的那样,超越时间,进入不死不生的状态。

第五十五章:至诚的境界

王阳明的弟子还有一人比较特别,这人就是周积,他早年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后来听说王阳明的心学,对此很有兴趣,便前来求教。也正是周积后来陪王阳明走完人生最后一段历程。

周积刚开始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时候总是不专心,感觉自己长进不大,后来经过王阳明指点后,开始悟道,逐渐达到了格物致知以诚吾身的境界。在南京跟王阳明学习一个多月后,才回家。

第五十六章:不动心乃成事之本

王阳明自正德七年到南京任职以来,因是闲置,所以有大量时间修身讲学,经过日积月累的修养身心和事上磨炼,其内心也越来越强大,到了古人推崇的不动心的境界。

正德十一年十月,王阳明升任督察院左俭都御史,兼任巡抚南、赣等地。一天其故人王司舆前来拜访,两人相见甚欢。

此后,王阳明自巡抚南赣后,选民练兵,更亲自督战前线,指挥若定,仅用一年时间,便一举平定了乱数十年的赣南诸寇。

第五十七章:在最困难的时候要挺住

在赣州,王阳明采取了一系列的整顿措施,提升了当地官兵战斗力,二月,王阳明兵分多路围剿盗贼,并接连获胜,士气大振。但此后在福建地区因为轻敌遭遇了大败,死伤数百。

王阳明得到情报后,开始与将士们商量对策。王阳明分析了战败原因是因为太过激进,使得敌人有机可乘。在经过一段商议后,王阳明决定亲自带兵前往。另外,当地已经几个月没有下雨,王阳明在衙门搭起高台开始祈雨。不久之后,之前阳光灿烂的天空开始雷声轰鸣下起雨来。

众将士们见此惊喜若狂,大声欢呼王阳明感到天地。

第五十八章:用兵之道在于心定

接下来,王阳明开始制定战略战术,他早年精研《孙子兵法》,用心参悟,早已融会贯通。王阳明一开始便放出传言说要班师回巢,让敌人放松警惕,但实际上早已让诸军潜伏伏点,蓄势待发。另外,王阳明还派探子进入敌营打探虚实。然后在敌人放松警惕后,王阳明集结兵力,兵分三路出击,并亲自带兵出征,亲自发起进攻,并成为剿灭了盗匪。

第五十九章:定力是怎样炼成的

经过漳南平寇大胜,当地已经将王阳明用兵神化,王阳明身上再添一笔神秘色彩,后班师回赣州,正德十二年,王阳明被提升为提督南、赣等处军务,获得了兵部尚书王琼授予的一个特殊的权力:可以调动兵的棋牌,这是明朝未有的先例。

逐渐,前来听王阳明讲学的人越来越多,在南赣形成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圈子。

一天学术欧阳德请教老师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悠然自得的心态,从容不迫。王阳明回答因为心中有道,道主宰世间万物,万物虽千变万化,但道则不变。而此心即为一天地,天下万事,皆出自心中,心性安定下来了,与天地运行一般生生不息,自然应事接物能从容自在。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悟到“道”,这样就需要在应事接物中磨练自己,不要把任何事情看得太重,要有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不急于求成,锻炼自己的心性,不要受“气”的干扰。

第六十章:探寻心性的奥秘

在王阳明众多学生中,梁日孚拜师的过程十分独特,被传为佳话。其人广东人,因中了进士,扑进任职期间经过赣州,因久闻王阳明,因此拜见王阳明。

梁日孚见了王阳明后,觉得其心学博大精深,甚是喜欢,后来干脆在当地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一心求教于王阳明,众人都以为他傻了,放着好好的官不去做,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就这样他在赣州学了三个月后,才告辞离开。

王阳明跟梁日孚讲到,一草一木虽有其道在,但无需寻其道理,首先要在修心养性中下功夫,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本心”,体验到其无穷的本性的奥秘后,才能认识到天地万物的本质规律。

梁日孚有问到,如何在平常的各种事情上做功夫呢。

王阳明: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要将丢失的本心先找回来。磨去那些干扰自己的不良习气。因为不良习气,平常我们感觉不到,唯有碰到关键刺激时,他们才显现出来,所以要下功夫,克服这些习气。

心之本体是至善的,也是无形无相、无善无恶的。要善于从多方面看到一些事情,这样才能让此心处于中和的状态,梁日孚回想起平常做事虎头蛇尾,不能善终做好,不由的感慨自己还有很多不好的习气存在。王阳明告诉他,理论上懂得是不够的,要在实践行动中去体验,才能正在掌握。

第六十一章:最佳的状态是什么

王阳明四处征战,同时也不忘给学生讲学,此时的王阳明声望也不可同日而语。正德十三年,王阳明以破横水、平桶冈之功,升任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兼提督,可以说又是朝廷大将也是封疆御史,还是统兵武将,再加上王阳明四处讲学的声望名声,在当时颇有影响力了。

王阳明从小受儒家学术影响,再加上几十年的修养磨炼,举手投足都有儒雅风范。每当他升堂讲学时,大堂都是座无虚席,四处闻讯赶来的民众更多多不胜数。

王阳明讲,修身的功夫,只在于一个诚意,所谓修身,就是要在纯一无二的诚意中,体验和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其处于一个适当的位置,常令清明澄澈,便是正心,所谓正心,就是恢复其心之本体,而修身,就是使其心体的妙用显著并表现出来。

第六十二章:调整心境的方法

王阳明讲学,很喜欢学生提问交流,每次都十分耐心讲解。

有学生问他,如果处理自己的七情六欲,王阳明解释,情绪会让我们的内心失去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中正心态,所以对于情绪我们应当善于转化,让我们内心本体回归不偏不倚的中正状态,让自己内心回归宁静。

有学生问自己经常心生恐惧,患得患失,处理事情经常后悔怎么办。

王阳明接着说,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动无静的,在静的时候,能感觉到空灵的状态,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动机,能与“道”相应。所以在应事接物时,我们始终要保持镇定自若的气质。

但也要注意。静,乃心的本体,而我们去求一个静根,反而是挠动其体。动,是心之妙用,如果害怕心容易动,则是荒废其用了。

第六十三章:改变自己的气质

汪景颜是王阳明的学生,即将到大名府任职,因为害怕自己不能胜任,临走之前请教老师关于为官的心得。

王阳明讲到,在官场,人心各异,各有各的利益和立场,所以处理事情一定要保持冷静,洞察各种形式,还要平衡各方利益。当然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是一撮而就,需要亲身实践才能慢慢磨练。

天下事千变万化,应对方法无外乎喜怒哀乐四种情绪。把握好情绪,是修身,做学问的方法,也是为政之道。

第六十四章:人心自有通天智慧

王阳明在任职期间,胜利连连,攻城略地,回到家里也经常跟学生们游山玩水,陶冶情操。一天他与众学生游览赣州通天岩,其间与学生开始讲学论道。

儒家强调格物致知,就是要求一个人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那些身外之物。王阳明认为对于任何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把它当作磨炼自己,完善自己的必不可少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滴水穿石,积土成山。有朝一日豁达贯通,捂得心性的本来面目。

第六十五章:让心处于正确的状态

王阳明的学生陆九川在游览通天岩的时候问起老师,如何才能达到心中没有杂念的境界。王阳明解释,自己的内心宁静就是不动心,就像鸟儿飞过不留痕一样,心不为外界事物所动,让心处于正确的态度很重要。但恐惧的念头是出自心之本体,是活泼泼的,此正是天地运行之机的生生不息之处,所谓上天赋予人的命运,永不停息。

第六十六章:格物致知的天机

王阳明给陆九川解释了关于心态和人心的本质,但是学生还是没有完全领悟,问到,自己经常在静坐的时候被外界的事情打断,办事之后又回来静坐,自己的身心还是不能打成一片。王阳明说学生的格物致知的实际修养,体验还不深刻,内心还是有所牵累。一个内心宁静的人,不会随意被外界干扰,看似静坐收敛身心,但自己的心却被放纵于空想。

王阳明将一块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一片涟漪,但是过了一会水面又恢复了平静,似乎什么都没发生。陆九川高兴地说,是不是:观心本无,一切皆化的道理,老师笑了笑说,差不多吧。

王阳明接着说,格物致知的理论,是圣人早就把它指示给了我们,只是很少人在乎它而已,我们的良知人人都有,就在我们内心,只是普通人觉察不到而已。

第六十七章:超越心的执着

一天,王阳明在通天岩的观心岩讲解“心即天理”的良知学问。陆九川说,前些天另外到了老师的静坐的心法,但是自己还是感觉心里一片漆黑,不知怎么才能达到光明的境界。

王阳明说,别心急,这个光明是出自人的本来心性,唯有悟道,认识到心之本体之后,光明才能出现。这需要一个漫长的磨炼过程。存心养性也是如此,只要你能一心在存养良知上努力,久而久之,漆黑的心就能自动出现光明,但不能急于一时。

所谓欲速则不达,最佳的办法就是将心放开,把自我化掉,融入所做的事情中,与天地同呼吸,与自然共命运,在物我两忘的状态中去做,反而能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第六十八章:谋略的最高境界

正德十四年,做了多年准备的宁王朱宸濠起兵谋反。王阳明主持平叛大计。用兵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屈之兵,即伐心之道,攻心为上,强调在无声无形中瓦解敌势,解决敌人。王阳明熟读孙子兵法,用兵如神,深得此道。他的用兵是:奇正相生,动静相宜,虚虚实实,变化无穷。他用反间计拖延了宁王出兵南昌的时间,并为自己争取了宝贵的战略时间,准备出兵平定宁王叛乱。

第六十九章:信念的力量

王阳明指挥若定,谋定而后动,善于出奇制胜,一招制敌。仅用了一个多月就平定了宁王的叛乱,堪称奇迹。宁王在朝中党羽众多,宁王被擒之后,朝中的党羽权贵也担心东窗事发,造谣生事说王阳明和宁王是合谋造反,此时喜爱游玩的皇帝朱厚照南下到江西游玩,然后准备将已经被擒的宁王处死。另外,皇帝南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调查王阳明是否与宁王合谋,并且还逮捕了地址冀元亨拷问,冀元亨宁死不屈,并体验到了生生不息之仁体,但经过严刑拷打,冀元亨出狱后5天就病故了。王阳明听闻后悲痛万分。

第七十章:怎样才能有效控制他人

就在冀元亨入狱的同时,王阳明的众多学生也被含冤入狱,这是王阳明人生中面临的一场危机。皇帝派来了宠信的巡抚江彬,此人阴险狡诈,事事想与王阳明一较高下,并要求王阳明参加射击比赛,比起期间江西士兵因为技艺不精,所以接连不中靶心,而江彬的士兵因为整日操练所以技高一筹,这时,江彬要求王阳明参与比赛,想看他的洋相,谁知道,王阳明屏气凝神,接连三支箭命中靶心,让江彬口服心服。

第七十一章:履险如夷的智慧

王阳明的射击水平出神入化,震骇全场,皇帝朱厚照派来的三名大将张忠、许泰、江彬均找不出王阳明的破绽,也找不到其与宁王勾结的证据。于是朱厚照亲自召见王阳明,前往南京的途中,经过华山,王阳明和弟子事别十九年再游华山,此时则是另外一番心情。王阳明与弟子登上华山山顶,静坐于一块巨石上,心中空明澄澈,没有了世间烦恼缠身,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在华山登山的这几天,王阳明似乎忘记了外界了一切,不再理会人世的烦恼。其实,皇上早已派人跟踪王阳明至此,看到王阳明一心修身养性,没有叛逆之心,随后告知皇上,让他继续返回江西做巡抚。

第七十二章:如何以不变应万变

朱厚照继续在江西等地游山玩水,江彬等人也一直不忘制造谣言说王阳明有谋反之心。同时皇上身边的付卫军队也全书江彬的人,王阳明洞见江彬对皇上必有阴谋,对皇上可能不利。

一天皇上在游玩时突然不见了,王阳明闻讯连夜赶往赣州,集结军队,连夜操练,王阳明身边的朋友均劝说他回报一下,因为皇帝不见了,自己还操练军队,别人肯定以为王阳明试机谋反。但王阳明反其道而行之,仍然不为所动,泰然处之。最后终于威慑了江彬等人,而皇帝也终于回来了。

看似走投无路的王阳明,坚持了自己的内心,进入了大智若愚的境界,看清形势,以更高的智慧来处理了这场危机。

第七十三章:获得卓越能力的诀窍

正德十五年,朱厚照在南京骚扰了一年多后,回到了京城。王阳明在这一场危机中,处变不惊,如履平地,一一度过难关。经历了这场危机的王阳明,更加坚信良知,参透天机。王阳明回想这几年经历,心中万千感慨。随后王阳明正式提出“致良知”的思想。良知即本心的发用。如能领悟到天地宇宙的规律,发现本心妙用,则能获得一种心灵的安定,拥有超于常人的智慧,以此良知应事接物,自能驾轻就熟,无往不胜。

致良知要做的,就是要在工作和心灵的安静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让心灵只停留在此刻,让真心任运自然,活泼无滞。

正德十六年,朱厚照驾崩,世宗即位,即嘉靖皇帝。王阳明江西讲学“致良知”,门徒越来越多。学生问王阳明如何做到不动心,也能达到用兵如神,应事自如的境界。

王阳明笑到: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明白其中道理,不过能达到洞悉此心良知的境界,融通一切,心静而神灵,就有有了一种大智慧,做了什么能举一反三,就能事半功倍。

第七十四章:本体意识的奇妙作用

学生继续问道:良知妙用是怎么回事,如何才能获得妙用。

王阳明说,要洞悉心之本体,领悟到良知的妙用,就要格除物欲,是自己的心出一个正确的,中和的状态。放下患得患失的心态,纯以真心去应对。

在平时良知会被各种外界干扰掩盖住,唯有专注全身心,处于一种极端的敏锐状态,心灵无比空虚,却有高度专注,接触到外界事物时,心神就能自然做出本能反应,此即为良知的妙用,就是以本心的虚灵去顺应万物的自然规律,丝毫不加自我的观念在其中。

那为什么良知有如此妙用呢,王阳明回答:这是因为人之本体本来就神妙莫测,与天地万物同为一气,不断变化周流,如果不去人为干扰,它就能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去行事,把它一切都完成得非常完美。大多数人没有将良知发挥出来,是因为被利害及毁誉等种种私欲遮盖了。

无论面对任何困难之事,都能与大自然的本体相通相感,洞悉其规律,以一种最合乎实际的巧妙方法来应对,这就是顺势而为。关键要识别其势,然后以澄澈之心虚而为之,则无大过。

第七十五章:正确对待人生的得失

世宗皇帝求贤如渴,得知王阳明平定宁王,并剿灭了乱贼,于是召见入京。一些当朝的权贵怕王阳明功高盖主,极力阻止王阳明入京。在路上钱塘一带王阳明收到圣旨要求原地待命,王阳明便索性回了趟老家余姚,不久,朝廷下令王阳明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看似升官,其实也是一个闲职。弟子纷纷为其鸣不平,明明立下大功,却明升暗降,抗议朝廷奖罚不公。但王阳明却极为淡然。早已经历九死一生,看淡了生死。

王阳明深明易理,懂得阴极而阳生和阳极而阴生,物极必反的道理,天地万物运行自有其规律,不可勉强为之。自己在数年里,事业一直顺风顺水,在当朝的影响力早已没几个人能望其极。《道德经》云:大成若缺。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无瑕的,若是完美就没有发展的动力了。

这次回老家才得知其大弟子徐爱英年早逝,不经让王阳明黯然神伤,感叹生死无常。

第七十六章:致良知的秘密

正德十六年,王阳明回到家乡,他故地重游,也是衣锦还乡,乡亲们出面迎接。其中有位年轻人钱德洪对王阳明心学仰慕已久,决定前去拜师,而且还带动了家乡很多学生前来拜师。王阳明家里很快就门庭若市,人满为患了。

讲学前,王阳明照例又是一番静坐。钱德洪自幼学习陈朱理学,有时也静坐,所以很快就体验到了一些静谧的境界。经过王阳明指点后,又很快体验到了虚灵不昧的境界。在宁静中他的心灵体验到了一种自由的感觉,整个身心好像进入了一片洁净的世界,心灵和天地在进行着浑然无间的交汇,似乎融为一体。在讲了致良知的微言大义后,学生们听到欢呼雀跃。

第七十七章:天泉桥之会

正德十月,世宗皇帝决定对王阳明加官进爵,封新建伯,三代并妻一体追封。不久王阳明父亲因病离世,王阳明照例在家守制,这一守就是6年。在此期间,也收了很多的学生。其中学生王畿也拜其门下。后来王畿和钱德洪都是其得意门生,王畿后来创建了稽山书院。在王阳明讲学其间,老弟子也纷纷前来。

第七十八章:碧霞池夜坐

众弟子齐聚天泉桥下,环坐碧霞池畔,聆听王阳明讲学。一位弟子问:《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与仁,游于艺”是什么意思。王阳明比喻到,志于道就像是去选地方,准备材料盖一栋房屋;而据于德就是已经修好的房屋,有地方住了;依与仁就是常常在房子里面住,不再离去;游于艺就是加一些请棋书画等来装饰房间。

又有学生问,自己读书时,时常想起科举的思虑,该怎么避免。王阳明解释,在读书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内心清澈而虚明,不要让功名成为读书的牵绊,把读书当成调整自己内心的方式。

又有学生问,自己经常对很多事情产生敬畏之心,该如何是好。王阳明解释,君子所说的敬畏并非恐惧和忧患心理,而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所不闻”,就是在任何时候保持小心谨慎的心态。

第七十九章:天泉证道

在老家守制的六年,王阳明广收门徒,并不断完善其“致良知”学说,认为:心之本体无善无恶,知善知恶、知是知非乃是良知,致良知须为善去恶,反身而诚,戒慎恐惧而行之。

嘉靖六年,这种悠闲自得的日子被打断,朝廷决定派王阳明任广西任两广总督。

出发前夜,王阳明的两名学生王畿和钱德洪对致良知存在分歧,于是前来请教老师。王阳明说:觉得心体上有善恶的存在,这只是你自己意识上的一种看法,良知的本体原来一无所有,本体只是如同虚空一般的空灵无物。

最后王阳明让他们两位学生记住四句话,这也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是意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八十章:良知究竟在何处

在王阳明到广西前,广西爆发严重民变,所以朝廷没办法只得任命王阳明前往平定民变。九月初九,王阳明动身前往。此时王阳明身体早已不如前,肺病缠身。但沿路学生听闻王阳明经过,都纷纷前来迎接。其中一些学生见到王阳明更是喜极而泣。王阳明一路讲学论道,十一月二十日,王阳明经过千里行程,终于到达广西梧州。

第八十一章:最后的征途

在沿途讲学之余,王阳明已将广西思、田叛乱的事情打听清楚,到达梧州后制定了一个恩施并重的策略,一方面上书朝廷要求土地改革,另外集结重兵给叛军造成威胁,很快王阳明便招安两地叛军,从此平定思、田叛乱。之后王阳明乘胜追击,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围剿了八寨、断藤峡。可谓战果辉煌,连王阳明自己都没有想到。

第八十二章:此生光明

十月,平定叛乱后,王阳明上书要求回家养病,朝廷久久没有回复,王阳明便命令开船东行回家。即使重病在身的返乡途中,王阳明也不忘讲学,王阳明在写个学生的信中写到:只要专心去做一件事,心无懈怠,亦不去追求目的,时时活在当下,就能摆脱外物的牵挂,使心灵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王阳明用毕生去追求和探索生命的真谛,他大力弘扬心学,就是为了揭示人生的意义,探究更深层次的心灵的奥秘。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他的学生周积陪伴在其身边走完了他人生最后一段旅程,躺着病床上,王阳明看见周积道:我就要去了。周积问老师还有什么话要留下。

王阳明微微一笑:此生光明,亦复何言!

言罢,闭目而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03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72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47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4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48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1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5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0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85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7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26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笔者写下这个题目,可谓诚惶诚恐,深感要对一代大儒的思想有所评判,力道仍非常浅薄。能写这篇文章,缘于读梁漱溟先生的书...
    云之汉阅读 4,878评论 0 15
  • 荐语 关于王阳明先生,我们在《王阳明》大传里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他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曾...
    威然的自由之路阅读 972评论 0 6
  • 愿我们在彼此看不到的岁月里,熠熠生辉。
    小悦悦最想去马达加斯加阅读 292评论 0 0
  • 昨天的亲子日记又忘记写了,真该打,好久没好好给欣翼检查作业了,今天决定一字字好好的检查,结果不看还好,一看语文...
    欣翼妈妈阅读 218评论 0 0
  • 遇见“酸汤鱼” 十一傍晚,我们一下高速就到了黄果树最繁华的地段。灯光灿烂、人声鼎沸,高档奢华的酒店占据了市区...
    心__海阅读 372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