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放假三天,一天家里蹲,一天带娃户外野炊,一天老公带我看电影,难得的二人世界,要好好珍惜。然鹅,我们看的电影叫做《起跑线》,真是生活即教育啊!
这部片子4月初院线上映,到五一好像坚持不了几天马上就要下线了,抓紧时间赶上末班车。本场中午11点半开始,只好饿着肚子吃着零食来欣赏了。不过影片我给8分(刚查了一下,我居然跟豆瓣评分一样,看来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绝对不虚此行。
电影故事
影片由萨基特·乔杜里执导,讲述了印度德里一对儿中产阶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和太太米塔,为了给女儿皮娅找到最好的学校(幼儿园),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临时抱佛脚想尽各种办法,费劲心思,搬家到名校的学区房,通宵排队领报名表,开社区派对,想要在“上流社会”开展社交,参加孩子和家长的面试补习班。更不惜妄想作弊,最后竟巧装贫民,获取了低收入户的名校保障名额,夫妻俩为了爱女入名校使出浑身解数,过程笑料百出。然而最终还是良心战胜邪念,因为平民窟里的新朋友希亚姆一家对他们非常照顾,甚至在女儿皮娅被录取有抽签资格后,朋友西亚姆因为担心拉吉付不起学费要去抢银行(其实他是去取自己的钱),在街上碰瓷儿,用自己的生命帮助皮娅换取学费。这唤起了拉吉的良知和善良的本性。于是怀着愧疚他和妻子开始做慈善为公立学校捐款捐物。直到被西亚姆发现,同时拉吉也发现了名校校长将学校做成了生意,此后决定让孩子退出名校和好朋友一起就读公立学校的故事。
妈妈的焦虑
促使夫妻俩如此“不顾一切”的要办女儿塞进名校的原因就是妈妈的焦虑,整部影片都弥散着妈妈的这种焦虑感,她认为只要女儿进不了名校,就不能穿越阶层,最终都会归结到失败的人生然后开始吸毒上去。丈夫因为爱妻子所以尽全力去做让妻子高兴不要焦虑的事情。影片中妻子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英文在印度不只是一门语言,它更代表着阶级。”是不是十分眼熟?对,中国妻子与印度妻子正在同病相怜,殚精竭虑各种推理假设。啊!那失败的人生好像时刻准备着来侵袭自己的孩子,夺走他们的人生,所以父母们只好严阵以待,焦虑的神经一刻也不敢松懈。这要命的军备竞赛,究竟几时休?自己人吓唬自己人的玩法搞不死方不休?!
家长面试什么
影片有个片段特别有意思引得全场哄堂大笑,讲的是这地夫妇准备入学面试,考官问:如果你的孩子如果早晨不想上学,你会怎么办?拉吉直接回答:“给她个棒棒糖!” 诶呀,面试官鄙视的小眼神马上把你射穿。正确答案应该是:“我会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然后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打开心结”。
怎么样有没有高大上一些?只是平时多数父母都是用“棒棒糖贿赂法”打发孩子的,包括我家爸爸,所以当时他觉得好好笑,我们都哈哈大笑,全场都在哈哈大笑,笑这自己在生活中不以为然的荒唐行为。生活好像是碾压式的给我们个错觉:赶紧解决眼前危机才是最最重要的,至于以后的放以后再说。其实人生很长,从长计议才是上上策。
好学校教什么
在电影的尾声,讲了名校请公立学校的孩子们来一起表演节目,表演完了大家都为名校的孩子鼓掌喝彩,但当拉吉不顾妻子阻拦走上台介绍这些公立学校的孩子并邀请大家为他们喝彩的时候,场面尴尬了,鸦雀无声。空气中的鄙视分子在默默的飘荡。接下来拉吉掀起了影片的高潮,他在台上发表了一段精彩的演讲,大意是:名校究竟能教给孩子们什么?仅仅是说好多门外语,会各种才艺,还是知道恐龙的分类,这些有什么意义。拉吉的女儿皮娅在进名校的路上学到的最宝贵的品质都是那个贫民希亚姆的儿子教的。但是学校过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却很容易忽略品格的熏陶。而家长们凭什么要相信这个把学校当生意当成报复工具的校长的呢?
在座的家长有的想鼓掌但却被制止,有的内心认同但不敢表露,沉默的大多数正在表演“听不懂”。只有妻子米塔站起来伟丈夫鼓掌,她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爱上眼前的这个男人。拉吉对妻子说:我首先得是一个好人,然后才能是一个好丈夫和一个好爸爸。
不合格的家庭教育培养不出合格的孩子,妄想不折手段培养出“成功”孩子的父母,无非只是制造了一个没有人性的高智商机器。这难道是我们想要的孩子吗?修齐治平,修身是基础,而后言其它。否者人品不够,能力越强越糟糕。你究竟想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取决于你自己是如何做的,父母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