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误的奖励方式
很多时候,当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就会认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应该得到一点奖励,这是每个人都会存在的一种心理,但往往这种心理会让我们更容易向诱惑屈服,例如:正在减肥的你,会因为一段时间的坚持,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就会觉得自己已经很棒了,作为奖励,允许自己吃一顿大餐,你或许会认为仅此一顿而已,不会有什么影响,可我们一定要明白,这种行为不仅会打破以往的饮食规律,还会让你在过后陷入一种负罪感的情绪里,这种负面的情绪一定会影响你后续的一些判断和行为,所以,当我们需要针对某一件事情奖励自己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勿让坚持和奖励两者相克。
二、习惯向明天赊帐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当我们想放弃的时候,总会想着明天怎样怎样,我们总有期望明天能作出和今天不一样的选择,我们总是错误的认为,明天比今天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当我们在逃避一件事时,我们总是会作出各种理想状态的假设,从而来安慰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似乎很合理。
这种明日复明日的想法,会影响着我们行为,会让我们降低自控的能力,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行为经济学家霍华德·拉克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技巧:当你想改变某种行为的时候,请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减少那种行为。例如:看手机,如果规定自己每天固定看几次手机,且固定在什么时间段看,那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你会发现,你看手机的次数会相对减少。
三、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
清晰的目标,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前提,自控也一样,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的所有行为就没有参照的标准,所以也就谈不上自控,很多人都知道,做事要设定目标,可目标究竟要如何设定?
借用《哈佛凌晨两点半》书中所提到的。
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符合SMART原则。什么是SMART原则?它由组成一个有效目标的五大因素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而成:
具体明确的(Specific),
可衡量的(Measurable),
可接受的(Acceptable),
现实可行的(Realistic),
有时间限制的(Timetable)。
按照这几点设定的目标就是切实可行的好目标。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目标不能模糊或者抽象,比如过上幸福的生活。你幸福生活的标准是什么,要具体化,一一写下来;或者你想要变得有钱,那你必须要知道你要以怎样的方式去增加财富。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要量化你的目标,步骤化你的目标,将之大而化小,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在不同的阶段完成其中的一个。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cceptable):设定的目标要高,要有挑战性,但一定是可达到的,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的。比如你的视力若有问题,就不要把当宇航员作为目标。
目标必须是现实可行的(Realistic):你的目标必须符合生活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还要有实现的条件,或者你能够创造实现目标必要的条件。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实现期限(Timetable):你必须能够估算到在某个时间点上实现你的目标,要给自己一个期限,为此你要保证效率。
当然什么事情都有例外,原则只是一个需要参考的基本准则,关键是要对自身有一个理性的评价,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一个符合自身条件的目标。
书中第四章的内容较少,且有点讲大道理的感觉,所以本章,是我针对文中提到的观点,总结的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