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最后一期更新。
1.40 瑜伽师可以专注于任何尺寸的对象,小如原子,大至无限。
你永远不会意识到你家里有多少垃圾,除非你开始清理阁楼和地下室。你也永远不会意识到你的潜意识领域堆积了多少废物,除非你开始尝试练习专注。
1.41 纯净的水晶会接受离他最近的物体的色体,心也一样,当心清除了意识波动时,就会达到与专注的对象同一。这个对象可能是粗糙物质,也可能是感官,或是我慢。这种与专注对象的同一被称作三摩地。
奥义书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在专注对象时,要将它视为内在的实在,即阿特曼的象征。若我们牢牢把握住这个概念,一刻也不松手,我们就会超越对象的现象外壳,直入它存在的内在本性。
1.42 当心与专注的粗糙对象达成同一,但仍掺杂着名称、性质和知识的意识,这被称为有寻三摩地。
1.43 当心与专注的粗糙对象达成同一,且不掺杂名称、性质和知识的意识,只留下对象本身,这被称为有寻三摩地。
1.44 当专注对象是细微对象时,所谓的无寻三摩地和有寻三摩地可以用同样方式加以区别。
1.45 在所有细微对象的背后是原质这个最初因。
原质并不是终极存在,原质的后面是梵,与梵合一才是最高境界的三摩地。
1.46 这类三摩地被称作“有种”三摩地。
1.47 在无伺三摩地中,心会变得纯粹。
1.48 在这种三摩地中,知识可以说是“充满真理”。
1.49 通过推理和研习经典获得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种,但从三摩地获得的知识更高级,它超越了推理和经典。
帕坦伽利描述了两类知识:一种知识通过感官感觉和理性思考获得,另一种知识通过直接的超意识体验(觉悟)获得。
斯瓦米-辨喜说:觉悟是真“宗教”,其余的一切都只是准备——听演讲、读书或推理,都只是在打根基,而不是宗教,理智上的赞同和反对也不是宗教。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