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有两次塑造自己孩子的机会,怀胎十月,当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父母完成了对孩子的先天遗传基因的塑造。第二次,则是更重要后天的家庭教育。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家庭教育就已经在无形中产生了。家庭教育是伴随一生的教育,因此会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说法。
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向来是各个家庭所关注的话题,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也应运而生。有的书教你如何与孩子沟通,有的书教你如何获得孩子的信任,有的书教你如何处理与孩子的摩擦。但是这本由台湾作家吴晓乐所著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却完全颠覆了你对家庭教育书籍的认知。
这本书写的九个真实的故事,都是作者亲眼所见的家庭教育现场。然而正如作者所说,这里面没有一篇是普罗大众乐见的教育神话;没有一篇看了会让人感到喜悦;没有一篇看了心里不会乱糟糟的,甚至觉得烦。
但是,请相信,这本书值得任何人去阅读。即将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朋友,请你们一定要看,因为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只是一个个崇尚自由的独立个体,通过你们来到这个世界。而身为子女的朋友,也请你们看一下,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自己的影子,会发现父母的影子。你会明白,父母的行为更多的是源自对你们的爱,只是他们用错了方式。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每一个故事都没有下结论,但是在故事中呈现的情景,孩子的紧张、无助和叛逆,家长的气愤、怀疑和挫败,无不让人动容和感慨,让读者不由的反思什么才是家长应该给予孩子的?什么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一、 让孩子走出心中的阴霾,犯错并不可怕
书中讲述的第一个故事《人子与猫的孩子》的主人公名叫眼镜仔,他是一个经常被家长体罚的孩子,母亲经常因为他的成绩时好时坏而生气,因为他做错题而打他,也经常要求教他的家庭老师这样教育,只要写错一道题就迎头一拍,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能吸取教训而改正。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指出一个错误,那只是个非常细小、无关紧要的小瑕疵,他的反应却非常剧烈,肩膀很快地拱起来,背部联动地微弯成弓形,脸侧向与我相反的方向。”
就因为一个小小的瑕疵就被惊吓到如此程度的孩子,一个害怕犯错的孩子,让人不由得心疼。如果他做什么事情都畏首畏尾,那今后当他独自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会如何前进。父母总是嫌他迟钝,其实他并不是,只是他被套上沉重的枷锁,是以比常人走的更忐忑,较常人更谨慎,最终不免给人一种笨拙迟钝的印象。
“不打不成器”的教育方式很常见。性子急的家长,看到孩子做错或者不听话就马上发火,甚至棍棒相向。很多人都把这个现象归结为不是孩子太淘气,总是犯错惹妈妈生气;就是因为妈妈脾气暴躁,只会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其实,心理学家表示,妈妈发火并不是因为愤怒而发火,更多的是感受到自己的无助感、无能感,实际上是对自己无能的生气。母亲自动的产生了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用来回避因孩子的行为激活自己内在的无能感,并由此引发的不能面对自身无能的羞耻。她极力地攻击和贬损孩子,是在间接地打击不能接受自身的那一部分脆弱。
但是,想象一下,当自己和母亲的双重无能感,都一股脑压在这个未成年的孩子稚嫩的肩上,除了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他还能做什么呢?他只会对自己越来越不自信,对外界越来越敏感害怕。
所以,孩子的学习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家长的焦虑与浮躁让孩子内心产生的阴影,导致孩子时刻感到不安与恐慌。
只有平静的内心,才能进行理智的思考。平静能够帮你更清晰的对教育进行思考,当家长发现孩子的错误时请不要立即发作,换着用良好的情绪去面对,更平和的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指导孩子如何改正,寻找适合孩子的方法,给予孩子以鼓励而不是批评和侮辱,这样才会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二、让孩子圆自己的梦,而不是父母的梦
在《私的迷思》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巧艺在私立学校格格不入的状态。巧艺父母都没怎么读过书,所以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和自己一样,于是他们拼命挣钱,把自己搞的疲惫不堪,让家庭变得冷清,只是因为他们想要给予孩子最好的读书环境。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巧艺在学习并不快乐。为了回赠同学上千元的生日礼物,巧艺熬夜卖命的剪纸做精美的贺卡。同学的母亲为学校捐赠了三十万,让老师非常的高兴,她请求父亲哪怕捐赠5万,但是被父亲批评为自私。
巧艺感到深深的压力与自卑,这些并不是来源于学习,而是来自于同学之间社交的压力,和家境悬殊的自卑。
面对父母疲惫的身影,对于自己读私校,巧艺的罪恶感也越来越严重,她羡慕同学的心态更严重了,不但羡慕同家境的富裕,更羡慕他们的无忧无虑。
如果你们觉得巧艺的父母是自私的,他们用孩子上私立学校来换取自己的虚荣心。其实并不是,实际上这种情况是父母心理的代偿性在发生作用。
心理的代偿性通常是对实际情况的缺乏进行弥补的一种方式,可起到把心中的不满足的怨念转移出去,以此达到心理平衡的效果。当一个人失去了一些东西后,总是想通过另一种方式或渠道达到相似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代偿价值。
心理代偿可起到失落的时候再次获得心理稳定的作用。身为父母,家庭教育时,若将自身未能实现的愿望交给孩子来完成,把实现目标的厚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比如,父母的童年生活在贫困的年代,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于是,他们的愿望再穷再苦,也不能亏了孩子,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这种情景是不是很熟悉?
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而不是重走父母未能完成的老路,父母要加以引导,去圆孩子的梦,而非自己的梦。如果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那对孩子来说有什么快乐而言呢?
三、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像某人一样
作者在她教过的六七十个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最讨厌父母对你做哪些事情?”这些来自不同家庭,拥有不同性格的孩子的答案倒是一致的“比较吧,最讨厌父母拿我跟别人比较。”
在《天赋》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姐姐,和一个爱好篮球的弟弟。原本作者是姐姐的家庭教师,当姐姐考上好的大学后,母亲希望作者再继续教弟弟。但是教了几节课后,家长对于作者的教育方式非常不满意,希望对弟弟更加严格要求,母亲想要弟弟和姐姐一样有好的成绩。母亲总是拿姐姐做标杆,和姐姐做对比,弟弟总是不够好的。
其实弟弟也有他自己的天赋,他在体育上有特长,他想上体校。但是母亲不认为上体校能有好的发展,总是用“学习成绩”的框架去束缚他。熟不知,这样扼杀了孩子的天赋,让弟弟对待学习的态度变得沉默、消极和敷衍。他恨他的母亲,他也恨他的姐姐。
2019年国际校长联盟大会上,马云面对全球1500多名校长和教育专家,分享了他的看法。马云认为,学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动物园,而不是养鸡场,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要把每个孩子培养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
其实大千世界本就是五彩斑斓的,就是因为编织了每一个颜色而美丽。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可以不要给孩子制定太多的“标准”。当你发现孩子的缺点时,可否换一个角度去看,也许他的缺点可以转换成优势或者特长。
我们更应该在生活中的细节处看到孩子的优点,并且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与天赋,千万不要经常地去把孩子拿来比较,用自己的思维去限制孩子的发展。
四、让孩子有自主的权利,呼吸自由的空气
如果你说,身边也有这样的家庭,他们的家长同样高施压、严要求的对待孩子,但是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像书中的这些问题,反而出类拔萃。
《高材生的独白》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学习成绩很好,并且申请到很好的留学机会。母亲为如此出色的女儿而骄傲,并且时常将教育心得分享给别人。
但是反观女儿,她曾经给作者透露过,如果没有母亲这样的教育方式,而是采用更柔软,更有弹性的教育,她的发展可能会比现在更好。
她的朋友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阅读与语文”工作坊,她也想参加,她母亲认为语文没必要学那么好,要主抓数学和英语,拒绝了她的要求。学校组织晚自习,她想参加,母亲认为在学校学习不如在家里学习,又拒绝了她。
母亲认为自己是民主的,因为她听到了孩子的想法,只是她认为自己的决定才是正确的,所以从不采纳孩子的想法。
这种家长我们称之为“控制型家长”,其实在我们身边非常的常见。他们觉得孩子独立性认知不足,不清楚什么是对自己好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于是全权代替了孩子对世界的判断和选择。
相信绝大多数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好家长。可遗憾的是,很多人都努力错了方向。“控制型”父母在想要操控孩子的愿望背后,其实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我想成为一个好家长!这种爱看起来无私,但其实也许只是出于父母满足自己愿望的目的。
就像《小欢喜》里英子的父母,即便拥有了北京户口和学区房,面对子女的高考,依然毫不松懈。英子想去南大的梦想一直被强势的母亲所剥夺,她抑郁的情绪越来越严重,最后导致轻生的想法才让母亲真正害怕,愿意去倾听孩子的想法。
其实,更多的情况下父母们对自己直觉、能力的过高评估、自身的焦虑感,会让父母偏离甚至与养育孩子的正确方向背道而驰。控制型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在孩子身上产生巨大的负性影响甚至这种影响延续到成年。
拥用“自主”的权利,方能呼吸“自由”的空气。
教养孩子,就应该将他培养成为个体独立、精神自由的人。
《你的孩子不是你孩子》这本书看似都是每一个父母的问题,其实这是社会大众观点的狭隘,在社会中,父母的成败往往和孩子捆绑在一起,而父母所谓的成功,也狭隘到等同于子女在学术上的成功,职业上的稳定。
孩子是第一次当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也很无助,也需要指导。他们对待孩子只是用力过猛,期望过切,这种心态不免揠苗助长,反而限制影响了孩子的生长。
请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他们需要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判断和自己的空间。不要束缚孩子们的翅膀,还责怪他们不能飞翔。
在父母的眼睛里只有孩子,而孩子的眼睛里却有着整个世界!放开手,让孩子插上自由的翅膀,快乐地飞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