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四、所行圓滿(分二科) 酉一、徵
【云何名為所行圓滿?】
前面這三科說完了。現在這底下第四科,怎麼叫「所行圓滿」?
「云何名為所行圓滿?」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舉非處」,分三科,第一科「標」。
酉二、釋(分二科) 戌一、舉非處(分三科) 亥一、標
【謂諸苾芻,略有五種非所行處。】
這是說出家人這個比丘,「略」、簡要的說,有五個地方不是你應該去的。
亥二、徵
【何等為五?】
這是「問」。下面第三科就是「列」出來。
亥三、列
【一唱令家,二淫女家,三酤酒家,四國王家,五旃荼羅羯恥那家。】
「一唱令家」,這個唱令家是殺羊的,他殺羊就是賣這個羊肉各處去…大概古代沒有報紙,必是他要到處去宣告所以就「唱令」,這樣意思。二是「淫女家」。三是「酤酒」的地方、賣酒的地方。四是「國王家」就是有勢力的人,你這個比丘不要到這個地方去。五是「旃荼羅羯恥那家」,這是個「旃茶羅」就是以屠殺為職業的這種人,「羯恥那」就是特別殺狗的人叫「羯恥那」,這些地方你不要去。
戌二、簡所行
【若於如是如來所制非所行處,能善遠離,於餘無罪所有行處,知時而行。如是名為所行圓滿。】
這是第二科「簡所行」,簡別。「若於如是如來所制」,這個比丘若是這樣子,對於佛所制訂的你不應該去的地方「能善遠離」,你就能夠善巧地、你有這個智慧能遠離這些地方。「於餘無罪所有行處,知時而行」,對其餘的那些地方你去的時候,你若到那兒去沒有什麼過失,那些沒有過失的地方「知時而行」,你也不能時時地去你要知道時間,這個時候應該去、這個時候不應該去還要知道時間的。「如是名為所行圓滿」,這個「所行圓滿」是這樣意思。
這是第四段。下面是第五段「於微小罪見大怖畏」,這是第五段,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申五、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分三科) 酉一、徵
【云何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呢?】
這句話怎麼講呢?這是「問」。下邊第二科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別辨相」,分兩科,第一科「解釋微小罪」,什麼叫做「微小罪」?分兩科,第一科是「出體」,就說出來這「微小罪」的內容是什麼?
酉二、釋(分二科) 戌一、別辨相(分二科) 亥一、釋微小罪(分二科) 天一、出體
【謂於諸小隨小學處,若有所犯可令還淨,名微小罪。】
「謂於諸小」,就是說佛所制訂的這個輕微的這些戒,這個小小的這個戒法。「隨小」,這個「隨小」怎麼講呢?這個小戒容易違犯、輕微的這些過失容易違犯,所以佛又制訂一些小戒來維護這條戒叫你不要犯叫「隨小」。這些「小」也好、「隨小」也好都是所應該學習的所以叫「學處」。「若有所犯可令還淨」,你若是違犯了的話你立刻地懺悔清淨他,令他清淨恢復清淨,這樣的這叫做「微小罪」,就是這些突吉羅罪。但是這個《遁倫記》他說的範圍很寬,除了四根本戒其餘是小罪,他這麼講。
天二、釋名
【於諸學處現行毀犯,說名為罪。既毀犯已,少用功力而得還淨。說名微小。由是因緣名微小罪。】
這是第二科解釋名字,什麼叫做「罪」?「於諸學處」,就是很多的戒法,「現行毀犯」,你心裡面動了你發之於口、發之於語言、發之於行動上,你毀犯了這條戒了那就叫做「罪」、那就叫做有罪。「既毀犯已,少用功力而得還淨」,你既然毀犯了以後你就要懺悔,懺悔的時候不是用很大的力量,小小用一點力量就懺悔清淨了,「說名微小」,這個「微小」就是這麼意思。「由是因緣名微小罪」,就是這樣意思。
亥二、釋大怖畏(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於中見大怖畏?】
前面是釋這個「微小罪」。現在第二科解釋這個「大怖畏」,分兩科,第一科「徵」,怎麼叫做「於中見大怖畏」呢?
天二、釋(分三科) 地一、怖無堪能
【謂作是觀,勿我由此毀犯因緣,無復堪能得所未得、觸所未觸、證所未證。】
這是第二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怖無堪能」,他害怕沒有堪能。
「謂作是觀」,就是這個比丘他心裡面這樣思惟:「勿我由此毀犯因緣,無復堪能得所未得、觸所未觸、證所未證」,我不要因為毀犯了這一條戒的關係,使令我沒有能力得聖道,「無所堪能」是這麼意思。
這個「得所未得」,我從來沒有得過我現在得到了,那就是初果聖人、是初果。「觸所未觸」就是三果,二果、三果叫「觸所未觸」。「證所未證」就是四果。這樣加起來就是說,我不要因為這小小的過失使令我沒有能力得聖道,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件事太重要了。
這是「怖無堪能」,第一個。第二個「怖有惡行」。
地二、怖有惡行
【勿我由此近諸惡趣、往諸惡趣,或當自責、或為大師諸天有智同梵行者以法呵責。】
「勿我由此近諸惡趣、往諸惡趣」,不要我因為犯了這些微小的罪我就和三惡道相接近了,或者我到了三惡道去了「往諸惡趣」。「或當自責、或為大師」,我有罪、我趕快要自己呵斥自己要懺悔我應該這樣,或者是我因為犯了這些微小罪「為大師」就是為佛、「諸天」和「有智的同梵行者以法呵責」我,就是合法的呵責我,「佛這樣制訂了毘奈耶是這樣子,你現在違犯了你要懺悔!」呵責你。
地三、怖大惡聲
【勿我由此遍諸方維惡名、惡稱、惡聲、惡頌、遐邇流布。】
這是第三科「怖大惡聲」,害怕自己的名譽不好。
「勿我由此」,由於我犯了這麼多的微小罪,「遍諸方維」遍這東西南北四方,這個「維」就是四維: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維。「惡名、惡稱」,有「惡名」,有不好的這種名譽、很壞的名譽。「惡稱」是什麼?人家說我壞話的時候,說是「他真實是不對」,這個「稱」就是大家說他不好和事實是相稱的,他真實是不對叫「惡稱」。「惡聲」,這「惡聲」就是這個名譽不好了非常有力量,你想要改變想要恢復你的好名譽不容易的,這「惡聲」是這樣意思。「惡頌」還有人給你作成詩宣布你的罪狀,用個頌「遐邇流布」,在你的周圍,和你距近的地方、距離遠的地方大家都在宣布某某人怎麼怎麼…的,這樣子。所以「勿我由此」,由於我犯了這些罪有這種不好的名譽。
這是前面第一科「辨相」。下面是第二科「顯勝利」。
戌二、顯勝利
【彼於如是現法當來毀犯因生諸非愛果、見大怖畏。由是因緣,於小隨小所有學處,命難因緣亦不故犯。或時、或處、失念而犯,尋便速疾如法發露令得還淨。】
「彼於如是現法當來毀犯因生諸非愛果,見大佈畏」,說這個修行人這個比丘,對於這樣子「現法當來」、或者現在犯了戒或者將來犯戒,總而言之你是毀犯了戒因此就會引發出來「諸非愛果」,很多很多不可愛的事情這些果報後果,「見大怖畏」,感覺到這件事很可恐怖。「由是因緣,於小隨小所有學處」,所有的這微細的戒「命難因緣,亦不故犯」,就算失掉了生命的因緣我也不要故意的違犯這條戒。
「或時、或處、失念而犯」,或者有的時候或者什麼地方失掉了正念違犯、犯了這條戒,這時候不是我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我違犯了戒,「尋便速疾如法發露」,我立刻的很快的「如法」,如我所違犯的向大眾發露,「令得還淨」使令我恢復清淨。
酉三、結
【如是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