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教孩子读唐诗,一本儿童版的《唐诗三百首》里面的很多篇基本上我都能背下来了,目的是为了在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可以一句一句地带着他诵读,这样无需翻书,也不会耽误走路。
实事求是的说,现在我再读这些篇章与上学的时候的感触有很大的不同,就拿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以前学的时候可能是自身悟性欠缺、对老师的讲解不能全面理解,乃至若干年后当我再翻到这一篇的时候,头脑中的记忆只剩下诗人笔下的那段精彩绝伦的琵琶女的琴艺,以及那几句已经被我们反复说“烂”了的语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当然,上学的时候还有一个想法就是非常佩服诗人白居易(这一点现在也没变),写出来这么好的诗千古流传实在是了不起,再加上那个时候的想法单纯,甚至一度以为那些名人的诗词歌赋都是为了流传而写。
但是如今我再重读这篇《琵琶行》,特别是读了多遍之后,我想诗人写它的时候更多的是愉悦了自己,由于诗人当时的处境是“谪居卧病浔阳城”、“终岁不闻丝竹声”,琵琶女的琴声让他陷入了对过往的回忆之中,深深地陶醉于其中使他在那一刻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仕途不如意。
即使是听完琵琶女的身世,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我想这一句的重点也是落在“沦落”上,所以才会有“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这里我不得不说以诗人的文笔,只要他想赞美山歌与村笛,那也一定能写出另外一种美感和意境,绝对不至于“难为听”,况且凭诗人高深的音乐修养(这一点在他对琵琶女的琴艺描写中可以得到证明),倘若再能指点一二,那没准还真能让“星光大道”提前一千多年就照耀到了百姓舞台上。
但是诗人显然是不屑于送艺术下乡、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因为在面对“呕哑嘲哳”时,他的选择是闭上了耳朵——“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所以我大胆推测当年诗人写下这首诗差不多就如同今天的人们发了一个朋友圈,总之写这一切都是让自己先愉悦起来,至于能不能流传、能流传多久也许他老人家根本就不在意。
这也就是我说的感触不同。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浅见,欢迎各位瓜友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