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节,大年初五的中午,天气多云,气温20度,孩子们刚刚睡去,房间里很安静,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我开始回忆这过去的一年。爆竹声中一岁除,在这个辞旧迎新的节日里,终于有时间来写下点东西留给2017年。
再见,北京。
为什么要离开呢?
在北京生活了17年,在这个城市娶妻,生子。自从来了以后就没想过有一天会要离开,15岁离家上学,在北京生活的时间比在自己老家还要久,偶尔回老家参加老同学聚会,老同学们免不了要调侃我几句,说我连老家话都不会说了,普通话还带了儿化音,已经彻底不是家乡人。
以前总感觉会在北京生活一辈子似的。冻成冰的什刹海,雪后初晴的颐和园,黄草梁灵山间七座残破长城楼旁绽放的桃花,一路溪水瀑布的黑龙秘径,漫山遍野的小五台金莲花,挂着彩虹的箭扣长城镇北楼。这里留有太多美好的记忆。依然清晰记得初到北京西站,而接人的同事却在北京站的尴尬。记忆不老只是人却不再青春了。
为什么要离开呢?
人到中年就不适合飘着了啊!过去的2017年,迈过了40岁的门槛,正式进入保温杯里泡枸杞的行列,每天都在体会狗一样的日子。
一篇朋友圈里刷屏的“流感之下的北京中年”,看完后是感同身受,同时也心惊胆战。16年的夏天,父亲也是突然感冒,进而引起别的疾病,因为住的地方去大医院不方便,结果没有能及时治疗,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直到病情非常严重才住进了医院,我很是内疚,同时也充满了无力感。
那时候家里娃娃刚刚六个月大,家人需要照顾宝宝,还有住院的爷爷,每日忙的昏天黑地的。而我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了收入不能请长假。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中,经常半夜睡不着觉,想想未来就叹气。父母的身体出现病痛,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无法改变,但内心实在无法接受。
码农的日子还能干多久?熬夜熬不住,中午要睡午觉,精力下滑的厉害,老板看你越来越不顺眼,时不时的用些隔壁公司的 KPI,末尾淘汰,996 工作法来鞭策你。
技术上一直跟着趋势,但是新技术的起跑线和很多年轻人的相距不大,并没有办法形成真正的壁垒。相反在机器学习算法,神经网络,深度学习上面年轻人更有优势。对于社会进步而言这是好事,但对于中年人这些是无比现实的压力。
转管理?换一个行业?失业了怎么生存?这些问题的思考整日的萦绕你的脑海。看年轻人的励志拼搏的文章,感觉青春真是好,可以想象未来有无限可能,可是我已经奋斗近 20年了,现在真的想休息一些日子。
在北京没有户口,那么将来在孩子初中,高中的上学问题上有无穷的烦恼,和普通人无法克服的障碍。公立学校不合适,国际学校的学费又承受不起。回老家上学,面临的是两地分居,谁会想要那样的生活呢?
16年的冬天,雾霾特别严重,家里的娃娃们一个冬天就没怎么出过门,春节前没满周岁的儿子着凉发烧拉肚子,把一家人折腾够呛。每天看着阴郁的天空,听着家里空气净化器风扇排风的噪音,就不由得心生烦闷,咋整的像是黑客帝国里那个世界。
离开的想法来的突然而又坚决,决定之后也就不再纠结,虽然并不确定去哪和离开后靠什么生活,但还是在春节过后订了飞往海南的机票。在3月的某个周末,和媳妇带着两个不满周岁的娃娃,开启了一年的南下北上又南下的折腾。
第一站,海南文昌,文昌距离海口美兰机场车程40分钟左右,高铁17分钟。是一个靠海的,美丽的,民风淳朴有历史的小城,中国新的航天发射中心就位于附近。
市区分为老城和靠海的清澜,清澜是新建起来的新区,外地购房客比较多,但是春节以外的时间在那里生活的人相对较少。老城比较热闹,市区文昌中学是海南的重点高中。此外离市区稍远点,靠近航天发射中心位置,有个非常棒的靠海的月亮湾小镇,海蓝沙白,景色非常好,但是也是人气不旺。吃的方面不提海鲜的话,文昌鸡,东山羊都比较有名。
因为父母在文昌养病,所以我们选择了居住在老城附近,生活比较便利。海南冬季的房租比较贵,租房时为了价格优惠,一次性交了一年的房租,但后来发现这是个错误。
初到海南的日子很是开心,气温不高不低,带娃娃们去海边,去红树林,每天都有蓝天,很方便出门玩。比起之前在北京出门给娃娃穿棉服都要半小时真是强多了。娃娃那时正好学走路,出去户外运动很开心。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很快遇到了些问题。气温升高的很快,海南开始了潮湿闷热的天气,这让一直北方生活的媳妇很不适应。当地找的小时工不职业,做饭的口味难满意。老城的商业区和大城市比还是差距比较大。短期度假生活没问题,但长期对我并不合适,基本没有工作机会,虽然之前也预料到这种情况,但是真要面对时,又觉得压力太大。
到了四月中,更麻烦的事情发生了,小区的管道天然气说是有安全隐患要整改,结果这停气就是半个月没了消息,可能是因为小区居住的大部分是候鸟,4月份都走的差不多了,所以物业和燃气公司扯皮没压力。但断了天然气后,我们一家老小生活可就头疼死了,最后只好五月份又灰溜溜跑回了北京。多付的房租打了水漂。
又回了北京,但是离开的选择没有改变。只是海南看来并不很合适,期间也考虑海口,海口西区有个环境很不错的澄迈软件园,宣传微软腾讯都有办公室,但是一直找不到招聘信息。另外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落户,不能落户那么孩子读书,高考的问题依然解决不了。
某日无意间在知乎看到了一个从北京搬家到珠海的帖子,仔细阅读完后,发现作者居然是原来在北京的一个朋友,只是多年未曾联系,没想到他居然已经搬家珠海。
联系上多年不见的朋友,寒暄几句我立刻开始询问他在珠海的生活,开始研究全家去珠海生活的可能,这时才发现虽然自己早年在广州工作过,也去过深圳,但对珠三角城市的地理位置完全没有概念。
我过去一直不知道广州,东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中山,佛山这几个城市距离那么的近,他们基本都在一小时左右的交通范围内。在北京呆的时间太久了,以为大城市都和北京似的。
之前其实有考虑过搬家深圳,周边也有朋友搬家去的,但是一调查深圳的房价就不敢想了,安居才能乐业,如今不是我 20 年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以勇闯天涯。
仔仔细细研究了下珠海,城市一直在宜居城市榜上,一个宜居就说明了城市特色。落户条件,40岁以下,本科学历交满半年社保以后就可以落户。户口这个是中国特色,有房有户才能不愁上学。朋友介绍了个中介,交半年社保就可以落户。
珠海房价大概是深圳的一半,深圳非市中心的房价普遍在 5 - 6 万左右,珠海普遍在3万。深圳市中心,地铁站高新园附近,2500块钱只能租一个合租的单间,面积还不到十平米。而珠海同样的价格已经可以在中心位置租40多平米的一居室了。
就业方面,IT业和一线城市没法比,但是有知名公司金山软件,魅族,YY语音等。城市地理位置很好,挨着澳门,坐船去深圳,香港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去广州更方便,有高铁直达。
也就是说最坏情况下,如果在珠海找不到工作,那么还是有可能在广州或深圳工作,周末回珠海,过双城生活。
这样工作和户口这两个要命的问题,都有着落了。和家人们商量了一下,他们也都觉得珠海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经过海南的那次折腾,家人多少还是有些顾虑。一大家子跑来跑去的,实在是很辛苦。
心动不如行动,我开始寻找在珠海的工作机会,先是应聘朋友在的公司,面试过程意外的顺利,在我以为 Offer 十拿九稳,马上可以搬家珠海,开始新生活的时候。两周焦虑的等待后,来的不是Offer,而是公司业务转型,岗位取消了的通知,这真是一个重击。
没有办法,好事多磨,收拾心情,重新开始寻找别的机会。但是珠海 IT 业机会比较少,投了一些简历,但有电话面试机会的只有两个。这两个电话面试完之后,也没有了消息。难道我的搬家计划就这样泡汤了?
直接去不行,那就曲线,前面说了双城计划,没困难要搬过去,有困难,那就创造机会去!珠海没找到机会,我开始往深圳投简历,深圳的职位机会比珠海多了不少,很快得到了一个深圳的面试机会。订好火车票,出发深圳!
深圳,一个被我错过的城市,说起来中国几个一线城市,除了深圳,我过去都有生活过半年以上。当年在广州工作,离深圳那么近,却一直没有去过。后来一直在北京生活,只是去过深圳一次,因为是当日到,第二天走。所以没有留下特殊印象,感觉和一般的城市差不多。
这次到深圳面试,对深圳的海洋性气候有了深刻印象,下火车时还是蓝天白云,等坐公交车到了南山区高新园,下车的时候,却下起了滂沱大雨,等面试结束后却又是风和日丽,好像完全没有过那场大雨,然后就是深圳的绿化真是太好了,对比北京这些年冬天的灰蒙蒙的天空,光秃秃的树木,深圳的绿色真是赏心悦目。
面试很顺利,很快拿到了 offer。这次是真的要离开北京了。8月的一天,我拖着箱子开始南下的旅程。这次只有我一个人,家人因为被去海南折腾怕了,所以让我先过去,稳定了。他们再搬家。在深圳,我选择了住在公司附近,走路到公司一刻钟的小区,房租相对于北京来讲相差不大,但是居住环境感觉要更好一点。
对比北京,深圳气候温暖,植被茂盛。夏天日晒非常厉害,但是因为时不时来一场雨和台风,再加上平时都在空调房内,所以感觉也不是那么酷热。每年都有台风季,去年的台风天鸽,给珠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台风来时,我在深圳,算是对台风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深圳的十月到十二月,气温不高不低,20多度,冬天也是满目的苍翠,非常适合户外运动。周末有空的时候去深圳湾溜达,看着蓝天大海,很是惬意,都有点在旧金山的感觉,说起来这两个城市颇有些相似之处,都是在湾区,有很多山地,绿化都非常好,都是高新企业的聚集地,也许有一天深圳可以比旧金山更宜居。
北京冬天可以上山滑雪,这个北方的特色项目深圳就玩不上了,不过深圳也有真冰滑冰场,就在高新园万象天地的四楼,非常棒的冰场。深圳的水果蔬菜我觉得要比北京贵,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后来问一些别的从北京来的朋友,他们也有同样的感受,只能感慨帝都就是帝都。
元旦,到深圳工作也已经快四个月了。把家人接来了珠海。在深圳的这些日子,反复比较深圳珠海的房租房价,觉得还是珠海可爱一些,所以双城生活的计划没有改变。我周一周五在深圳。周五晚上或周六坐船来珠海。
珠海的生活节奏慢了很多,人口比深圳明显少,没有了那种一线城市的繁华,也没有了那种争分夺秒的紧张感。随之而来的是不高的工资,和不紧不慢的生活。城市依海而建,从最北边的唐家到南部金湾斗门形成一个狭长的布局。目前还没有地铁或者快轨,所以几个规划的新区之间交通并不快捷。人口最多的区应该是香洲区。这也是主要生活的区域。
珠海和深圳类似,外来人口比较多,所以不会粤语在这里也不会有太多的隔阂感。珠海免费的公园非常多,因为城市里有很多小山,很多公园都是依山而建,所以别有一番野趣。
在北京的时候出行没有车就很不方便,而珠海城市比较小,大部分情况下公交车30分钟就能到市区的各个位置了。朋友说,他刚来珠海的时候,市区是完全不会堵车的,但现在早晚高峰也经常堵车。这也许从某方面说明珠海的人口越来越多了。吃的方面,因为外来人口很多,所以很多北方的特色在珠海居然也能吃到,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就这样双城生活,从元旦到春节,对珠海的新鲜感慢慢褪去,同时也越来越喜欢这里的生活。回顾2017年这一年的折腾,一年内大大小小搬了五次家,我的40岁就在这几个城市的奔波中度过了。
后记, 现在已经是18年的7月份,这篇记事断断续续写了小半年。这期间在珠海找到一份工作,结束了双城生活,户口也迁移到了珠海。按北京朋友的话说,就是开始了老年生活,这没什么不好,从这些日子的生活来看,定居珠海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能感觉在生活着。谢了,老僧!没有你在知乎上的分享,可能我不会有来珠海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