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括
全书分两条线,一是西乡隆盛的《南洲翁遗训》,二是阐述作者稻盛和夫的经营思想。
先介绍一下西乡。西乡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元勋,维新三杰之首。西乡出身卑微,励志上进,从蕃的低级武士,逐步进入所在蕃的核心层。西乡自幼学儒,青年时期曾在狱中苦读四书五经,后深受阳明心学影响。因愤懑国家衰落和幕府腐败,成为复古尊王的倡导者,参与和领导日本推翻幕府建立了新政府。令人错愕的是,功成名就退隐乡间教学,又参与了弟子发动的反政府运动,不惜身败名裂。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令人扼腕唏嘘。
有几个场景印象很深,列举如下:
有个逃亡僧人求救西乡,西乡向蕃主请求帮助被拒,遂与僧人一起跳海自尽,僧人溺亡,西乡被救,自以为耻;
西乡受蕃主信任,派驻幕府,因交通不便,信息隔绝,对涉及蕃务重大事情做出决断,又担心违背蕃主意愿而惶恐不安。事后得知与蕃主决策一致,感慨痛哭,几日不息;
维新运动成功后,任政府陆军大将兼政府参议,因关于朝鲜的建议没被采纳,遂请辞回乡设私塾教书,学生不满新政府骄奢,起兵造反。西乡知道后,明知起兵不对也不会成功,因体桖学生,断然参加造反,不久兵败,受伤自刃而亡,成为政府的背叛者,十年后遇大赦才去其贼名;
西乡之死—借措,西乡兵败负伤,伏地引颈,大呼借措,随从举刀砍颈头落,名为借措,方年50岁。
后人根据西乡的执政理念及文稿,整理成《南洲翁遗训》,对后世影响极大,查了一下,网上有售。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便是西乡的铁杆粉丝,《活法3》即是稻盛和夫受《南洲翁遗训》启发关于经营企业的哲学解读——敬天爱人。
二、 金句
1即使牺牲自我,也要将精力集中于公司。大胆采用如巨石般杰出而能立功的人。
2忍受苦难,饱尝艰辛,迎难而上,如此才能坚定自己的志向。佛教修行“六菠萝蜜”中有“忍辱”的法门,如能坚持忍耐,便会接近悟道。
3经商的目的虽是追求利益,但仍然应尽力做到“让对方也获利”,这才是经商的原点。
4只有将“克己”精神融入自己的品性、血肉之中,事到临头才不致想克制也克制不了。
5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6不惜命,不图名,亦不为官位、钱财之人。是很难对付的。
7提升并维持人格,必须反反复复学习优秀的哲学思想,同时每日三省自身言行。
8人生及工作结果,由“思维方式”、“热情”与“能力”三要素相乘而得。
9立志、行道,实非易事。然而,西乡视苦为乐,说道:道阻且长,甘之如饴。
10那时,那条街,曾与僧人擦肩而过,他们当时正在解说佛法。
三、启发
稻盛和夫的书,清晰简洁,感觉亲近,都是传统国学的基本理念。
现实中,夸夸而谈传统典籍的多,践行者寡。此是稻盛和夫最值得尊敬的地方,他用一种宗教信仰般的虔诚,把中国传统国学的经典理念践行到企业经营中,并获得巨大成功。
社会发展,急功近利,人心脆弱,加强国学教育与实践,不失为一条培养浩然之气的出路吧。
稻盛和夫盛名之下,曾出家一年,托钵乞食,当街宣讲佛义。又效法西乡不留财产于子孙。
《活法3》不是一本成功学,也不是一本讲经营的学问,其实是在讲修行,人生的修行,所以书名为《活法》。
做一名理想主义者,不一定成功,也许会遭到嘲讽,还可能会失去世俗的利益。但起码心存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