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用“小便池”心态和后现代思想看艺术展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在诸多艺术展中,我等肉体凡胎看到一副画,或者一个雕塑,只会尴尬地喊:哎呦,跟真的一模一样诶!哇,你看这些没穿衣服的人身材真好!真有艺术感!
其实说真的,这个社会理解艺术的人屈指可数,所以不懂艺术并非丢脸的事,但是为了给自己一点面子,本人建议可以用“小便池”心态看艺术展。
首先要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1917年的纽约,美国举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独立艺术家展”,大佬杜尚临时起意,将他刚买的小便池送去参展,还取名为《泉》,这个奇葩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杜尚的《泉》既讽刺了古典大师的《泉》,也讽刺了当时盛行的“一本正经”的艺术风格。杜尚认为,艺术应等于生活,摆脱传统的桎梏,而不是一味的阳春白雪。所以,在我们看展的时候,应从以前的敬畏转化为单纯的欣赏,人的审美能力与生俱来,而康德说过,审美是一种无功利的合目的性社会活动,所以凡夫俗子以一种“白纸”眼光欣赏艺术反而更能使艺术贴近生活,更有价值。
另外,还有一个小提议,就是运用后现代思想来学习艺术。看展那肯定不能看看就完事了,在过程中我们可以上网查资料,也可以向行内人提问来让这次观展更有价值,如果这时候又拉不下面子的话,我建议是,抓住这件艺术品的思想即可。后现代主义与前者不同,前面的几个主义有的强调光,有的强调色彩,还有情感内容等等方面,但后现代主义强调:只要思想,艺术领域可以无限扩大。通俗来讲,就是只要能讲出道理,随便一张白纸都可以是无可替代的艺术品。因此在我们观展中与大佬交流的时候,既然不懂那些结构手法,光与色彩,那我们不妨避开这个领域,只与他们探讨思想,因为笔者看来作品后的思想是最核心的,也是任何一项领域中将行内人与行外人链接起来的的纽带。所以,运用后现代思想来观展即可以避免陌生带来的尴尬,也可使人学到东西,有所领悟。
祝愿可爱而平凡的人都能是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