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微习惯是一个很小的动作或者小的步骤。
第2章: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由本能脑(被外界刺激,如不良情绪刺激或被吓到)-情绪脑(大脑受到刺激后的状态,学习效率最低下)-视觉大脑(学习最高效)
第3章:不要依赖动力做事,意志力才是我们完成目标的主要原因,同时要避免意志力消耗的5个因素(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和血糖水平)
第5章:印象最深刻的是微习惯+意志力几乎可以做到任何事情,当我们设立目标的时候最好是抽象目标与具体目标结合,既有长远的计划又有具体的行动步骤才更容易达成目标,其实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只是有具体的步骤就不会知道这节课要讲的主题是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如果只有最终的结果就不知道具体到每一步要如何去讲解,两者缺一都是达不到目标的,我自己经常会回顾要提升的方面需要哪些素材,大脑里会有一个整体的框架,然后再去搜集这些素材,在执行的过程中时间越长就会很容易忘记,有个整体的框架会让我更聚焦,所以既要要全局意识也要有具体的行动步骤,才不会至于在执行的过程偏离方向。
第6章:主要是的达成目标的8个步骤:
1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和计划:把想要拥有的习惯列成一个清单,并且同时追求的微习惯不要超过4个,这里想到自己之前对很多技能都比较感兴趣,所以什么都在学,还特别无知的很有优越感,感觉自己学会了很多,但是一段时间发现并没有多大的提升,都只知道点皮毛,根本没有深入研究,而且当自己对一个新的东西感兴趣以后之前的那个就丢了,对待工作也是这样的情况,新鲜劲过了就要立马换一个工作,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好像总是在重新开始,那个时候比较年轻,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自己也是想能有所成绩的,后来慢慢明白是因为定力不够总是会容易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所以才开始感觉自己要深入去研究在一个领域才能做到一定深度,我们在执行新的微习惯时可以先做一周来看自己执行的情况再评估自己长期的计划,如果在很疲惫的情况下还能完成那么每天都能够去完成,可以纳入我们长期的计划,并在日历上做好标记,微习惯要设置的尽可能的小,小到不用太费力就能做到,就会更容易形成持久的习惯,同时我们还要将自己的想法变小,不要一下给自己太大的想法,自己之前就突然有一个很大的想法,当在执行的时候刚开始动力满满,很有冲劲,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距离自己的想法还是很遥远,就觉得很气馁,就会质疑自己;
2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运用5w提问法挖掘自己内在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找到自己的内在价值。
3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时间和行为是培养习惯的两种依据,对于朝九晚五的人日程很规律,所以根据时间来选择习惯效果比较好,可以在下午3:00或9:45来完成,对于日程较灵活的人,根据行为来选择习惯更好,可以在吃完午饭以后,开始工作之前,开车时,如厕所后等时间完成。
4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回报能通过激励我们继续行动,帮我们买恢复意志力来让我们坚持良好的微习惯。
5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想到某件事立刻写下来,有利于加深大脑记忆,并在睡前检查自己完成情况,不易忘记,白天是我们行动的时侯,这时不要怕错,即便错了也不要紧,晚上再进行复盘,哪里做的不足再进行调整,长期这样去做就会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自己做过的是会像放电影一样在大脑里过滤,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里我们可以采用的记录工具是大日历,可以把自己做过的事情记录在日期的左下角,方便回顾和总结;运用数字化追踪,营养Lift,Hbait Sfreak Plan.
6微量开始,超额完成:从微小的步骤开始,把这样微小的步骤做到最好。
7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我们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坚持目标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
8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行为已成为习惯的信号,没有抵触情绪,身份认同,行动时无须考虑,不再担心,常态化,承认习惯的无聊。
第7章:微习惯的八大策略之当我们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学会适当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