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是Web的标准协议,使用一般的Web框架就可以制作数据接收服务器。设备用HTTP的GET方法和 POST 方法访问服务器,把数据存入请求参数和BODY并发送。我们向服务器发送的就是HTTP请求。
HTTP发送、接收数据
HTTP 协议的首部(header)比较大,而且每次发送数据都要发送一个数据包来连接/断开 TCP,因此发送的数据越多,数据总通信量也就越大。实际测试也会发现每次通信后结束本次通信HTTPTERM,然后重新发起连接HTTPSTART才能发送后面的数据。
HTTP每次通信都需要重新建立连接
我们向服务器发送的http://www.XXX.org.com/index.html 称为URL。通过URL,我们可以准确的定位连接在互联网中每一台服务器的所有公开资源的绝对位置。
URL(统一资源标识符)
URL也可以换成IP:端口
HTTP报文结构包括请求行,请求头部,空行和请求数据组成。
请求行分为三个部分:请求方法、请求地址和协议版本。请求地址就是我们设置的URL,协议版本HTTP1.0/1.1
请求方法
请求头部,和请求数据过于专业,这里不做深入介绍。
含义如下。
HTTP响应参数
一、NT35 HTTP通信指令说明
测试设备:NT35开发板
测试服务器:HTTP在线接口请求测试工具Getman
HTTP底层协议是基于TCP的,所以HTTP启动之前需要激活PDP上下文
NT35获取IP基本(通用)指令
HTTP基本通信指令
二、AT指令示例
设置即将连接的URL
填充、POST数据,GET数据
主动读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