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陵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像在现实的世界里出现了一个现象,不管这个现象是什么,经过不同的人的思维框架 之后,这个现象就被不同的人解读了,发出自己的见解和解释,就如同发出来不同的风声。每个人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现象经过不同人的脑袋解读之后,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其实跟这个现象本身,这个真相是什么,可能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这么多孔窍发出的声音,但是唯独听不见风本来的声音。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去看到事件本身的真相呢?不是从别人解读后知道的,也不是自己的固有偏见解释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这个事情本来的样子,我们有没有勇气去看到真相呢?不给人事物贴标签不评价。】
【对于这个人,别人说他不好或者很好,能不能去掉这个标签,而真正的看到它本身的样子?其实对方是怎么样一个人,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人有一千种人格面相,对方,跟你在一起呈现出什么样的人格面相,有可能完全是由我们自己引发出来的。】
【“花开生两面,人生佛魔间”,看你引出了对方的哪个面相?为什么在上千种人格特质中,对方给你展现出来自私的一面,而不是大方的一面?
可能,跟这个人本身是没有关系的,试着去反省自身,我引出了对方的天使,还是引出了对方的魔鬼?
同时要觉察为什么跟这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真的像天使一样啊散发着光和爱,为什么跟另外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暴跳如雷?
是对方的什么勾出了我的天使和魔鬼?对方是风儿,我是孔窍,我能不能看到这个风的本来面貌只是单纯的气流流动,他在没有经过我之前也没有吹到我这个孔窍之前,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他就是风。?】
【“咸其自取”。
那些感受,情绪想法偏见判断,都是我们的头脑中不同的观念,在创造制造的,“怒者其谁也?”真正让我们产生情绪的是我们自己的头脑,跟别人发什么火呢?
我们以为是别人在跟我们对着干,以为是世界在跟我们对着干,其实只是我们自己在跟自己对着干罢了,但是我们把火发在了别人身上。风吹过来能发出什么声音?是哭泣的声音还是怒号的声音?取决于我们的头脑中孔窍是什么形状,但是我们往往会怪罪别人,而忘记了别人只是反射了声音罢了!】
这一课,是一场比喻生动的自我反省课啊!反复听了很多遍,越听越觉得有意思,有味道,大爱啊!
庄子的智慧令人叹服,庄子讲故事式的比喻让人惊叹,而仙女姐姐的生动形象透彻智慧的讲解,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才是最出彩的啊!亲爱的仙女姐姐,仙女一般的存在啊
ヽ(爱´∀‘爱)ノ
这些课堂笔记中的经典语录,我是特意摘出来,让自己能时时看得到,能记得,在生活中不断的反思,觉察。
真正的作业是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真正的回报和收获是懂得、学会这些智慧,学有所用,过智慧人生。
反复听这节课时,我心里也在反复的问自己:我有看到事情本来真实的面目么而不是经过他人的见解解释之后的?我所看到的人都是他们本来的面相么,还是只是看到了他给我看到的那面?
我的头脑里思绪万千,各种画面,各种人事物电影快镜头一样刷刷刷的过,发现:要做到这样智慧的状态,我欠缺的 就如鸿毛之于地球啊,太悬虚了,虽然我曾经以为我还算个理智有点智慧的人(︶︿︶)。。。
最近 小区里前面一栋楼开始按户出售了(原来是建成后整栋出租给某公司做宿舍的),很多人排队买。这个消息是楼上奶奶在聊天时告诉我的。我当时听到排队买,心里是有几分嗤之以鼻的意思的,还跟奶奶说:这个小区这么旧,哪哪都不行,学校也不咋的,还排队买?话外音是:就是有钱我也不在这买,奶奶家也别买吧。
后来说给孩爹听,他说:对没房子的人来说,这里确实还不错啊,衣食住行医 哪哪都方便。
昨天买菜回来看到售楼处热闹非凡,好多人看房子,有说这里什么什么方便的,有说来晚了卖没了的,是带着要筑一个家的期待和美好的,然后看到整修后的房子确实还不错,再想想这栋楼的位置和很实惠的价格,发觉:之前是我偏见了。
我带着我自己的情绪见解来解读卖房子这件事,把整个事情情绪化,歪曲化了。。。
刚才我在房间写作业,孩爹从客厅进来“是在写作业还是?”有情绪在,他以为我在看电视。他是习惯约束人的,我总说他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个很让我郁闷的习惯。
我直接说:我在学习,在写作业。
然后追出去跟他说:我在反省,到底是我的什么引出了你在我眼里“恶魔”的一面?
只看到你不好的一面,是我的问题。
在你面前总是表现出“恶魔”的一面,也是我的问题,我要反省。
然后的然后他跟儿子说话,居然改了一贯的语气语调,还温柔的说了“谢谢,请”,眉目也舒展了。
也许,引出他的“恶魔”的是我的不够体谅和温柔?
“咸其自取”。原来一切的感受,都是我们自己内心自选的,与他人无关。好大气的四个字啊,我得常放心中,告诫自己好好选择自己的心情啊
(๑òᆺó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