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老妈来电“你们孩子啥时候放假啊?今年回来过年吧!”我脱口而出:“放假不回去,到过年的时候在回。”完全条件反射,话一出口,立刻感觉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常年吃药的老人,经不起刺激了!我让自己冷静了一会,解释到“过年时咱老家规矩太多,我们不习惯,初一中午我们到家。”我妈那边喋喋不休:“现在老家也没那么多计较了,早点回来吧,你爸在家生气呢,你们每年都回婆婆家过,都没在家过……”听这些好无道理的抱怨,脑子都大,耐着性子,好生安慰了一番才算了。
冷清下来我仔细了一下考虑:为何一提让我回家,反应那么大啊?我想98%的人都会和我相反的选着吧。长大后离开家,我很少回去,偶尔有事回去也是接着回来。“家”更像我生命中的“客栈”,我总是来去匆匆。
“负能”两个字一下子闯入我的脑海,“对,回到家像是负能量时刻围绕在身边。”我讨厌回去,唠叨,抱怨,埋怨,指责,时刻弥漫着。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小时候总盼着快点长大,早点脱离这个家。
小时候,我不像其它孩子,整日陪着父母在田里劳作,我总是偷跑出去玩耍。这时候姐姐总是很气愤,她不知道除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外,我害怕父亲周身的低气压,还有那双目似剑光的眼睛。我每天在外面熬到最后一刻才回家,小心翼翼的整理好一切,留意观察父母的脸色,在外边受到什么样的伤害也不敢让他们知道。害怕等到不是关心和爱护,而是责罚。
误区:父母以为玩耍会给我带来快乐,而我是因害怕与恐惧,去外边寻找自由。
有一天,在饭桌上姐姐说了个笑话,我发现冷冰冰的父亲微微地笑了,虽然只有两三秒钟。一瞬间我觉得春满花开,我们也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一切变的那么美好。此后我想尽办法逗爸爸一笑,努力几年都没能成功。近几年有人告诉我“你爸谈论到你姐时,两眼放光。”我听了,心狠狠地揪了一下。
初中时离家四五十里路,我一般三个星期回家一次。登这一路自行车,对于瘦弱的我来说真累。回到家时常没人,我只能去地里找人。等待我的常常是母亲的一顿臭骂,说实话我很蒙圈,好在我已经习惯了。回到学校,听到别的同学说她们父母准备了好多好吃的等着。我才知道不是父母都打骂孩子的,我更加不想回家了。
难以避免的我被养成了,胆小怕事,凡事追求完美,遇事反射性的做出自我保护意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奥特了。
结婚后,我暗暗发誓我要建个全新的家庭,彻底摆脱原生家庭的观念。头两年我手里的那跟线拽的太紧了,我对象很反感,让我们背道而驰。这两年我似乎又放的太松了,现在还在摸索这个松紧度中。对待孩子教育,我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我害怕一不小心把原生家庭带给我的转嫁到孩子身上,好在儿子在我磕磕绊绊的育儿道路上长的还算健康快乐。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了。
想彻底摆脱原生家庭的观念,真挺难的。007让我看见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