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 这样的话:我想学好英语,可依我现在这个年龄,记忆力也不好了,不适合学英语了;我也想创业,可是我已过了不惑之年,已经没有了创业的激情和勇气;我年轻时喜欢画画,却因为生计没能坚持,现在老了没有精力了。诸如此类,这样的话太多太多了。
事实上,任何事情只要你想做,什么时候都不晚。所谓的晚,只是自己给自己找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罢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相信大家都知道"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他们都是北宋时期的大学问家。
民间有句劝人读书的话叫"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就是苏洵。这句话告诉人们:即使读书晚了,只要发愤努力,照样有成绩。
苏洵27岁那年,受到别人嘲讽,心里很难过,决心发奋读书。于是他谢绝了朋友,闭门苦读8年,两次科考,都没有考中。他觉得当时流行的"太学体"不是他钻研的方向,就一把火烧掉了平时所写的几百篇文章。
从此,他一边在家刻苦攻读经史及诸子百家各种典籍;另一方面又经常外出游历,寻师访友,积累广博知识。又经历了几年艰苦努力。
在他47岁的时候,他带着19岁的苏轼、17岁的苏辙到了京师。三苏的才华被当时主张革新的大文豪欧阳修大加赞赏,尤其是苏洵的22篇雄辩豪健的文章,经欧阳修荐呈皇上,立即在上大夫中传诵、仿效,轰动了整个文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