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S讲了第三次大课,发现自己听大课越来越认真了。
当然认真归认真,全部吸收还是需要时间。
其中关于行动系统的很多方面都非常有启发。
我在行动中遇到的问题:
1、目标过大
我本来想过今年考五门课,现在发现考三门可能都挺困难的。
2、半途而废
从小到大我已经数不清半途而废过多少事情。现在的半途而废有点不一样,有些事情虽然我看似一直在做,但是做没几天就停下来一两周,等我再次开始做的时候,感觉又要从头开始。持续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废了也没多大区别。
3、情绪波动
情绪大概是阻碍我持续的最大因素。一旦发现时间不够用,各种抵触情绪就上来了,情绪来临之后,想要专注地做事就变得很难。当任务达成时固然会有好的情绪,但这些好情绪和任务无法达成的坏情绪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而当某一天的情绪因为任务无法完成而down到谷底之后,接下去的几天很容易就破罐破摔,直到某天终于崩溃。
对的,我就是一直被这些问题反复折磨。几乎每一次的复盘,关键因素都是这么几个。我虽然想过很多方法去解决它们,然而一段时间后它们又会重新跳出来。
S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解答。虽然有些问题的答案一听之下感觉很不可思议,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这么回事。甚至它是隐藏的,不到某一时刻根本无法觉察。
解决方法:
1、专注于一点。
这道理似乎大家都知道,然而人类就是贪婪的动物,什么都想要,反而令专注这件事情显得很困难。人的精力和时间都很有限,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好一件事情,我还想全面开花?学了这么多年,也该了解自己了吧,总不能让自我服务偏差经常胡乱泛滥吧。
2、超量投入
正是因为自我服务偏差的存在,我通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我觉得可以用1小时完成的事情,常常要用两三小时才能完成。既然如此,我就安排几倍的时间去做,等到把事情做熟了,才能更准确地估计时间。
3、改变情绪
改变身体状态可以改变情绪。比如运动一下,去倒杯水甚至去洗个澡都可以使自己能更加平静地面对之前的问题。
改变问问题的方式。如果总是把糟糕的结果作内部归因,情绪就会很糟糕,适当地作外部归因,或者是转移关注点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方面,也许能加速情绪的平复。
还有很多方法隐藏起来不剧透。想知道就自己花钱加成长会吧。
然而方法很多,不行动就一切都是零。最后又落到行动上了。
那如果我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行动起来呢?
答案竟然是,以行动带动行动。
感觉实在太难受太难受了怎么办?
熬过去就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