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微信首发 本次有修改
昨天阅读某公众号,其中一道写作练习:写一段关于钱的回忆,勾起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我简单的写了几句发到上面。
六O后的我们,小时候经济条件普遍都差。我家六口人,爷爷、父亲、母亲、我、弟弟、妹妹。我的爷爷、父亲、母亲都是蔬菜队的农民,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他们一个公分一个公分挣的。长姐的我,目睹大人的辛苦,深知家中的钱来之不易。于是把母亲偶尔给的零花钱省着用,能不用的不用,能少用的少用。有时上学没来得及吃早餐,母亲会给一个粑粑的钱,让我自己在外面买来吃,我则将就拿一个红苕,没有红苕的时候,只要不是太饿,篼里的钱就舍不得花,放学回家我就把省下的钱放到隐蔽的角落。不知道节省了多长时间,只觉得很久很久。节省的零花钱加上过年收到的压岁钱,手里居然有差不多五元钱了,那时的水果糖才一分钱一颗,五元钱可以买很多东西。
一天,母亲正在为买生活必须品的钱发愁,我把攒下来的钱全部拿给母亲。她见我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瞪着愤怒的眼睛看着我,本就大声的嗓门,音调立马提高八度,厉声呵斥“妹妹家不学好,哪来的钱?”。我被母亲炸雷般的声音吓得浑身发抖,流着眼泪把钱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母亲听得眼睛都潮湿了,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说再省也不能省过早的钱。一旁的爷爷一个劲地夸我是个会当家的姑娘,提议以后家里我来管钱。
当然,家里钱还是母亲管,因为我太小,那时还是个上小学的学生。但是,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母亲严厉的呵斥声告诉我钱可爱,不干净的钱可恨。爷爷赞许的目光也让我知道艰苦朴素是美德,勤俭节约是持家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