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醒来,没有像往常一样闭眼躺着不敢动,期待能够再度睡去,生怕动一动就再也睡不着,而是下床,拉开窗帘。外面仍是漆黑一片,只有路灯下,雨丝亮闪闪如碎银。
重新躺下,黑暗中静听雨打窗棂。滴滴答答,淅淅沥沥,唰唰唰唰……这个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也什么都可以不想。一任雨声平平仄仄,点点滴滴,喁喁絮絮,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个时候,该是最贴近自己的时候了。然而并不,大概因为是一天的开始,不能忘记两个小时后即将面对的紧张与忙碌,焦虑感仍然压在心头。
昨晚特意早睡了一个小时,本是决心今天早起的。反正三四点钟总会醒来,不把早起时间利用起来,如何实现自律?可是,早起与早醒真的不是一回事。大脑是清醒的,眼睛却仍是酸涩的,身体仍是沉重的。更令人沮丧的是,就像穷人突然有了钱反而不知道怎么花,这多出来的两个小时似乎很长,但又似乎太短,想看看今天要上的课,又想要读会儿书,摸摸这本也想读,摸摸那个也想看。东挠一爪,西抓一把,时间竟过得飞快,也没有多少收获。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时间管理方法都强调的极有效率的早睡早起,在我这里就一再失败呢?不但没什么效率,反而几乎陷入“早起毁一天”的泥潭。静下心来反思,这就是张萌在樊登读书里讲的没有目标和计划造成的。没有目标,就没有行动的动力和方向;没有计划,即便有行动,也只会陷入混乱。
也许,我是太急于求成了。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慢慢改变,才是可能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