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各行各业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国家政策对考研的支持力度加大,本科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所以近几年来出现了考研热,考研人数在逐年增长。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石河子大学毕业生考研现状教学调查分析,主要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分别整理分析影响学生考研与不考研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分析提出帮助毕业生树正确考研观的途径。力求能对学生结合实际对考研与就业做出正确、适合自己终生发展的决定。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毕业生;考研现状
Absrt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nd highly educated talents in various industries is increasing,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 for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increasing, and the difficulty of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his article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interview method to the Shihezi university 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present situation teaching investigation analysis, mainly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summary to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 respectively arrange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student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does not take the examination the reason, finally proposes the way which helps the graduate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entrance examination view. Strive to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postgraduate examination and employment to make a correct, suitable for their lifelong development decisions.
Key words: Shihezi University; Graduates; Present Situation of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第一章 石河子大学毕业生考研现状分析
一、数据来源
在针对石河子大学毕业生考研现状分析时,最主要的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首先是问卷调查法,以石河子大学17个学院的考研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250份问卷,收回216份问卷。将调查问卷收回后归纳、整理、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的数据来源,以此对石河子大学学生的考研动机进行整体把控。其次是访谈法,从中问卷随机选取十位左右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将访谈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整理,归类分析他们考研的动机及动机建构的过程。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针对石河子大学毕业生考研现状,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进行本校17个专业考研学生情况的相关调查,将调查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得出一定的结论。
(一)被调查者考研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通过问卷星网软件对石河子大学学生线上发放问卷,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6份,问卷有效率为86.4%。
(1)生源地:此次调查的石河子大学学生疆内生源105人,占比48.61%;疆外生源人数111人,占比51.39%。
(2)户籍所在地:被调查的石河子大学学生中户籍在城镇的为104人,占比48.15%;在农村的为112人,占比51.85%。
(3)综合测评排名:被调查的石河子大学学生中,综合测评优异(前10%)人数为39人,占比18.06%;综合测评优秀(前30%)人数为75人,占比34.72%;综合测评优良(前50%)人数为60人,占比27.78%;综合测评成绩一般(50%以后)人数为42人,占比19.44%。综合测评优秀和优良的人数较多占半数,半数人综合测评成绩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4)在求职中的自我评价:被调查的石河子大学学生中认为自己在求职中的竞争力很强的人数为15人,占比6.94%,认为自己较强的人数为79人,占比36.57%;认为自己一般的人数为113人,占比52.31%;认为自己较弱的人数为9人,占比4.175。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在求职中的竞争力比较有信心。
(5)家庭经济收入情况:被调查的石河子大学学生中所在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人数为51人,占比23.6%;所在家庭年收入5-20万元的人数为160人,占比74%;所在家庭年收入20-50万元的人数为4人,占比1.9%;所在家庭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人数为1人,占比0.5%。大部分学生家庭年收入在中等水平。
2.考研
在调查的216个学生中,共有184人选择考研,其中动物科技学院被调查人数为6人,男生4人,女生2人,选择考研的共有3人,占考研人数的1.6%;医学院被调查人数为36人,男生25人,女生11人,选择考研的共有32人,占考研人数的17.4%;农学院被调查人数为34人,男生25人,女生9人,选择考研的共有25人,占考研人数的13.6%;经济与管理学院被调查人数为39人,男生19人,女生20人,选择考研的共有27人,占考研人数的14.7%;政法学院被调查人数为39人,男生12人,女生27人,选择考研的共有13人,占考研人数的7%;理学院被调查人数为21人,男生13人,女生8人,选择考研的共有15人,占考研人数的8.2%;机械电气工程学院被调查人数为10人,男生6人,女生4人,选择考研的共有3人,占考研人数的1.6%;水利建筑工程学院被调查人数为12人,男生9人,女生3人,选择考研的共有5人,占考研人数的2.7%;外语学院被调查人数为5人,男生1人,女生4人,选择考研的共有3人,占考研人数的1.6%;文学艺术学院被调查人数为3人,男生1人,女生2人,选择考研的共有2人,占考研人数的1.1%;食品学院被调查人数为2人,男生1人,女生1人,选择考研的共有1人,占考研人数的0.5%;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被调查人数为2人,男生2人,女生0人,选择考研的共有1人,占考研人数的0.5%;化学化工学院被调查人数为2人,男生2人,女生0人,选择考研的共有1人,占考研人数的0.5%;师范学院被调查人数为5人,男生1人,女生4人,选择考研的共有4人,占考研人数的2.7%;体育学院被调查人数为1人,男生1人,女生0人,选择考研的共有0人,占考研人数的0%;生命科学学院被调查人数为2人,男生1人,女生1人,选择考研的共有1人,占考研人数的0.5%;药学院被调查人数为3人,男生2人,女生1人,选择考研的共有2人,占考研人数的1.1%;总体上,考研人数占所有被调查人数的85%,大多人还是选择考研,大家选择考研的理由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原因、个人原因。
2.1社会因素
在问卷调查中分析汇总数据,可知184个选择考研的学生中,有110人是由于考虑到就业压力,选择考研,占所有调查人数的51%,占所有选择考研人数的大概60%,在设置问卷调查第7题“你认为现在就业压力如何”有10人选择“就业压力小”,30人选择“就业压力一般”,10人选择“不了解”,134人选择“就业压力大”占被调查考研总人数的72.8%,由此可以看出,所有选择考研人数的提到考研可以暂时规避就业压力,并且如今国家政策对研究生倾向较多,优惠政策较多,在研究生毕业后就业选择多,社会待遇较高,各个行业对研究生招聘较积极,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相反本科毕业就业处处受限,就业压力大,工资待遇不好。
2.2学校因素
在184个选择考研的学生中,有20人是由于学校因素影响,占所有调查人数的9%,占所有选择考研人数的大概10.9%,在设置问卷调查第8题“您认为学校对您考研的影响如何?”有10人选择“就业压力小”,20人选择“学校活动较多,不利于考研”,60人选择“影响小”,104人选择“学校学习氛围好,有利于考研”占被调查考研总人数的56.5%,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的考研动员,积极引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考研复习环境,定期组织考研经验交流,考研辅导讲座。本来在考与不考之间徘徊、犹豫、迷茫的学生,在学校老师的积极鼓励,引导下坚定了考研的决心。再加上学校免费为考研学生提供辅导,提供自习室、图书馆、学习氛围浓厚、学习环境优良,同伴的积极影响,都是这些同学考研的原因。
2.3家庭因素
在184个选择考研的学生中,有14人是由于家庭因素影响,占所有调查人数的6.5%,占所有选择考研人数的大概7.7%,在设置问卷调查第10题“您父母对您考研的态度是?”有30人选择“反对”,50人选择“不明确”,104人选择“支持”占被调查考研总人数的56.5%,在设置问卷调查第11题“您父母受教育程度?”有10人选择“小学及以下”,20人选择“初中”,62人选择“本科及以上”,92人选择“高中或大专”,占被调查考研总人数的50%,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家庭家长比较明智都比较赞同孩子继续学习,继续读研,全力支持孩子读书。这主要是一方面现在许多父母也是有文化的人,他们知道拥有文化的好处和重要性,所以会毫不犹豫的鼓励、支持孩子追求更高的学历。并且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也能承担起孩子的学费、生活费所以大力支持孩子接受更高层次的文化教育。
2.4个人因素
在184个选择考研的学生中,有40人是由于个人因素影响考研决定,占所有调查人数的18.5%,占所有选择考研人数的大概21.7%,在设置问卷调查第17题“您选择考研的原因是?”有40人选择“有名校情结,向往名牌学校”,20人选择“喜欢科研工作,对学术研究有兴趣”,24人选择“对于现有专业不感兴趣,想换个专业”,10人选择“想通过考研证明自己的实力”,90人选择“想继续深造学习专业知识”占被调查考研总人数的49%,由此可知,学生个人考研是为了实现自我目标,追求高学历,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兴趣求知进取、为了换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继续深造,也有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考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还有部分学生考研是跟风,随大流,看着周围朋友舍友考,自己也盲目跟风。
3.不考研
在调查的216个学生中,也有32人选择不考研,大家选择不考研也有各自的原因,其中主要有内在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原因。
3.1内在因素
在32个选择不考研的学生中,有20人是由于个人因素决定不考研,占所有调查人数的14.8%,占所有选择不考研人数的大概62.5%,这些学生满足于自己现有的学历,认为自己大学本科文凭温泉可以找到较好的工作,或者厌倦了学校生活,渴望进入社会在工作岗位一展身手,在决定不考研的学生中也有对自己没信心的,认为自己考不上研究生,或者坚持不了,就直接决定不考,规避学习压力,对就业有极大的信心。
3.2社会因素
在32个选择不考研的学生中,有4人是由于社会因素决定不考研,占所有调查人数的1.9%,占所有选择不考研人数的大概12.5%,她们认为研究生就读期间虽然有奖助学金,但是学费较高额必须自费,自己不想给家庭再添负担,承担高额的费用,认为本科毕业可以选择就业或多或少有工资收入,不用再花费父母的钱,自己也是工薪阶层。
3.3家庭因素
在32个选择不考研的学生中,有8人是由于社会因素决定不考研,占所有调查人数的3.7%,占所有选择不考研人数的大概25%,少部分学生决定不考研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承担不起高额的学费,父母反对继续攻读研究生,或者由于父母观念问题认为大学本科毕业就足够了,或者有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认为女孩子不需要有太高的学历,大学本科毕业已经超过好多人学历,无需再深造哦,攻读研究生是浪费,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给家庭增加负担,持反对态度。
第二章 石河子大学毕业生考研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家社会要求科学技术进步,因此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要求精英人才,国家社会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科技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在不断推进发展,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社会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慢慢形成社会风气,越来越出现“考研热”,经济发展伴随着人们追求高学历,并且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愿意投入教育的经费也在增加。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优惠政策和福利政策也越来越好,因此刺激了人们追求高学历。
各行各业对高素质,高水平知识的人才也需求增大,现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在录用人员时也存在着“惟学历论”的思想,用人单位对学历的重视和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众对高学历的追求。研究生学历仿佛一张“通行证”,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为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就业制定了相当多吸引人的优惠政策,涉及户口、住房等基本问题都有倾斜性政策和补助政策,然而本科生就很难有这样的礼遇,因此在无形中吸引着众多的本科毕业生向研究生队伍进军。
二、学校因素
学校鼓励、支持本校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随着本科生就业的困难加剧,教育部和社会各界对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越来越关注。根据规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可以算在就业范围之内,同时学生考研也能反映出本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所以很多高校积极引导应届生考研,这样既能给学校提高就业率,也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学校向学生反复宣传考研的优惠政策及研究生的发展前景,对应届大学生的考研动机的产生了较好的引导作用。
三、家庭因素
大部分家庭家长比较明智都比较赞同孩子继续学习,继续读研,全力支持孩子读书。这主要是一方面现在许多父母也是有文化的人,他们知道拥有文化的好处和重要性,所以会毫不犹豫的鼓励、支持孩子追求更高的学历。另一方面有些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是没有文化,可能是自己以前不好好学习又或者是由于家庭等各方面原因没有接受好的教育,在生活工作中也体会到了没文化甚至文化程度不高带来的种种限制,会有很多遗憾,他们就会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更高的教育,弥补父母留下的遗憾,让孩子少或者不受文化水平低而吃生活的亏。
如今,人们的收入增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多数家庭经济生活水平较高,也能承担起孩子的学费、生活费所以大力支持孩子接受更高层次的文化教育。最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地扩大使上大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只有考上研究生,才可以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同时在学习期间也能享受到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研究生有助学金奖学金等也大大减少家庭经济负担,所以父母支持孩子相当于免费攻读研究生。并且在研究生毕业后也有机会享受到较好的福利待遇,甚至在某些地区出台的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设置、福利待遇等规定都只有硕士以上学历才能享受,所以父母也会支持和鼓励孩子考研。
四、个人因素
近些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面对残酷的现实,学生认为,只有拿到硕士文凭才有机会取得理想工作的敲门砖。针对就业带来的压力,许多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这条路,期望以此求得预期的“ 好工作”,学生知道在现今社会对知识和人才日益重视情况下,考研拥有改变个人命运的功能。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仅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锻炼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个人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还有可能创造机遇、改变现状,为将来更好地抓住机遇、施展个人才华搭建一个起点比较高的平台,选择考研也是学生自身有着更高的精神境界追求,希望通过考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从事更好的职业,获得更高的收入。
一些学生想在学术上继续深造选择考研。有些同学天生对学术感兴趣,准备将科研之作为日后的职业方向,那么读研读博必须的,还有一些同学准备留校或在高校任教,考研博也必不可少。考研也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生自身也会形成一种考研等于将来能有好工作的观念,并且学生也从老师、学长学姐,以及网络等不同途径了解到大企业招聘比较看重学历211、985的本科或研究生一般都可以通过校招找个不错的工作,这也是激发学生选择考研的动机。有些学生也是随大流,跟风考研,看着周围朋友舍友考,自己不考仿佛不在一条线上了,到了大三升大四这个时间段,校园考研的气氛无比浓厚,看着别人天天起早贪黑的去学习,自己玩耍又不能心安理得,于是决定跟大家一起考研。也会有通过考研弥补高考遗憾,部分学生高考时发挥失常,或者填报志愿失误等原因,去了一个实力差一些的学校。不想复读,又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那么就只有考研这条路了。客观来讲,考研的竞争压力远比高考小得多,而这批同学其实底子并不差,因此大部分都能通过考研进入一所比较好的大学,从而弥补高考的遗憾。选择暂时逃避就业压力也是学生选择考研的一个方面,不想去工作,不想面对社会,于是考研。还有同学想换一个学习或者生活环境选择考研。还有学生考研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认为自己可以更好,或者是以后一定会更好,认为自己的实力不仅仅是这样,还能再上升一步,继而参加考研,认为考研是对自身能力的-种证明。有些学生选择考研是真正为了追逐自己的兴趣,很多人上了大学后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前期比较迷茫,也没办法好好学习自己专业。如果对其他专业产生兴趣,想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深造发展,通过考研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有些同学为了追求名校而选择考研,父母眼中的别家孩子都是名校毕业,老一辈的清华北大口口相传,从小耳濡目染,但与自己梦想的学校失之交臂,很多同学就会产生一个名校梦,所以想通过考研弥补回来。还有同学想通过考研、读研开阔自身视野。考研是一个平台,通过学习提高或扩展自己的知识层次。一部分是在校的同学,也有已经参加工作的,在工作中发现知识的欠缺和视野的狭隘,决定通过考研提高自己,进一步提升自己。
第三章 树立毕业生正确考研观的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为了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趋势,因此“考研”热还在持续升温,但是考研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却不是唯一的选择,考研、读研这条路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为了不盲目跟风,考虑许多因素,需要各方面加强引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考研观。
一、社会方面
国家社会进步,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增加毋庸置疑,各行各业尊重、吸纳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趋势,为了科技发展,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国家大力支持毕业生考研,但是要做宣传,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考研观和择业就业观,社会中各行各业都要加强对学生的积极正确引导,不要限制过死,也不要过多设置就业岗位的高门槛,也要正确对待本科毕业生就业,鼓励本科毕业的学生直接就业,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踏踏实实工作,让真正适合搞学术的人搞学术,真正爱科研的人搞科研,培养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不要过多招收一些所谓为了一张文凭混日子的学生,耽误自己也浪费了国家对研究生培养投入的资源,或者眼高手低,也把能过多培养高智低能的人。这就需要国家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需求观念,正确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考研观和择业就业观。
二、学校方面
学校要加强学生对考研的认识教育,其实学生选择考研,有些学生只是盲目跟风,对考研的认识并不明确,以至于“在考不考研究生,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研究生等问题上认识不清。难以正确评价自己,结果做出的选择往往是受挫的多后悔的多,成功的少。”[1]所以,我学校方面要加强引导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观念,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准确选择是否考研,考哪类学校,哪个专业,如何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且付诸实施。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相关专业的思想教育,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考研的相关看法和准备进行指导,并且要开展相关专业的考研经验交流大会,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考研复习环境,“增强学生的考研信心,让考研深入人心,形成浓厚的考研氛围。”[2]给学生加油打气,加强管理和引导,让学生端正考研的态度,做好应对困难挫折的准备。养成勤奋、坚持的好习惯。
三、家庭方面
家长在针对学生学习方面也要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家庭具体情况,帮助指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观,家庭教育对每个人成长成才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针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观念方面,父母、其他家庭成员包括亲戚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为孩子的选择出谋划策,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考研复习,督促监督学生严格遵守制定的计划,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善于把控自我时间。并且在学生学习的环境营造、后勤保障、经费支持等方面都要做好。当学生在考研途中遇到困难挫折,甚至迷茫要积极进行疏通引导,进行心理压力缓解,积极乐观的正能量感染让学生坚定信心。父母在对学生考研和就业选择的指导方面要开明,尽量支持孩子的决定,结合孩子内心想法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和学校老师,学生班主任交流参考学校意见和建议,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观。
四、个人方面
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考研观,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本科毕业学生为了暂时规避就业压力选择考研,但是又存在被动的倾向。所以学生要结合自身情况树立正确的考研观,端正态度,要有自我主张,一旦决定考研以后,就要立志,坚定信心。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学生个人要“加强身体锻炼,注重劳逸结合,考研期间要有强健的体魄,缓解身心压力。”[3]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考研复习时间,制定合理的计划,定期完成。在遇到压力时要寻找缓解压力的办法,自我疏导,端正自己的考研动机,明确学习目标,有些实习、见习的学生要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处理好考研与学习、实习的关系,在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的时候要多请教别人,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力求达到自我突破,取得最终的胜利。
①李明明,华强,薛力猛.高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观[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0(03).
①李明明,华强,薛力猛.高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观[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0(03).
②徐佳.大学生考研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6(08).
[3]朱宁波,赫丽娜,李亚文.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问题的调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王小清,林荣华.影响大学生考研心态的因素探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
[5]肖战峰.大学生考研意愿调查报告[J].统计教育,2008.
[6]王晓艳,邹丹杰.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分析及心理调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