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疗愈金钱卡点》的读书会,大家都有一个共鸣,凡事有金钱卡点的人,都有一个心锚,这个心锚,很大程度上源于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小A一直对金钱有一种罪恶感和不配得感,导致她对金钱一直没有概念,如同她只是钱财的一个渠道而已,从刚开始的留不住钱到最后的赚不来钱,最为严重的是后来严重的缺乏自信,开始怀疑人生。而这样的结果和心锚:源于在她六七岁的时候,拿了姥姥的钱,姥姥将她拦在了她上学的路上,当着她同学的面,说她是小偷!她当时感觉特别的委屈,特别的没面子和尊严……本以为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可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对她造成的伤害竟然影响了整整三十几年!
在治疗的过程中,首先对她用到的疗愈工具是“守护天使”,让她回到当时发生事情的场景中,然后把那个画面提取出来,让现在的自己和那个小小的自己对话,告诉那个小小的自己:有我在,我爱你,我会一直陪伴着你!在做疗愈过程中,客户真的是嚎啕大哭,哭完之后,便会进入另外一个全新的阶段!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是两代人认知的问题,姥姥觉得:你怎么不跟我说就可以拿家里的钱?我不知道的情况下你拿了家里的钱,就是偷!很多家长也是这样想的!
可是孩子们觉得真的非常的委屈,首先她拿的是家里的钱,又不是别人的钱,怎么会是偷呢?为什么直接就给我贯上偷的罪名呢?你不是很爱我吗?怎么我拿了五毛钱而已,就那么严重……我不觉得我做错了!
在姥姥的认知模式中,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在小A的认知模式中,事情的确过去了,但她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所以心里一直不肯接受!
直到她有了孩子,学会了换位思考;直到她参加完读书会;直到她做完金钱卡点的疗愈;才决定向姥姥道歉,虽然姥姥人已去世好多年!
最终,我们用了“空凳子”工具,将姥姥请出来,与她对话,才了却了她关于金钱的卡点,以及自己对姥姥的道歉……
孩子拿家里钱的这个问题上,没有对错之分!站在家长的角度,觉得是偷,是不道德的行为;但站在孩子的角度,我拿的我自己家的钱,怎么能是偷呢?………
所以,当此类事情发生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与认知!切莫对孩子恶语相加以及大骂,给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