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如下
其实可以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为何如此急切,毕竟这个时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父母对孩子的期盼同时热烈。
而竞争效应所产生的推动力,对促成世界的日新月异,对社会向前跨越和进步的确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种进步反过来,也塑造了群体的竞争意识,其实这是很有价值的积极面。
当这种竞争意识在群体中日益强烈,身处群体中的孩子,似乎也被置于其中,不可避免。
于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箴言和中心思想,并时刻提醒万千家长。
于是,“起跑线”理论指导着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且与前程相连。
于是,孩子的教育首先就从“抢跑”开始了……
别人家的孩子五岁开始学画画,那我家的孩子四岁就要开始练习钢琴,
别人家的孩子四岁开始背三字经,那我家的孩子三岁就得读道德经。
似乎越早越好,越早越才能在人生的竞赛中占得先机。
这还没完,不光要尽早学,还得尽量多学,不能输,这才是最关键的。
比赛也随之全方位拉开序幕,比吃饭,比个头,比学习,比劳动…比完课内,比课外,比完邻居,比亲戚。
的确,你这里没有“别人家的孩子…”了,不过你默默地卯足了劲儿,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各种各样的比试铺天盖地,让还没有明白生活是怎么回事儿的孩子,就已经开始体验社会竞争的激烈,人生的艰辛,其实这很不公平。特别是在“都是为你好”的招牌下(家长更像是为自己好),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起跑线”一说,其实很容易框定,固化孩子的发展模式,对孩子还未展开的未来和人生提前做了一个“结案陈述”。
孩子在你的要求下,在跟别人的对比下学这学那,如同告诉孩子,你只能按照这个预计的,设计的方式往前。大家都在跑道上站着呢,所以你也得来。
孩子被束缚在你所认为的那一条“起跑线”上时,也可能失去了其他起跑的机会,失去其他选择。孩子未来发展的空间,成长的更多可能,其实都被挤压。
你不能用是否会爬树来评价一条鱼的能力。
本来不同天分的孩子,不同特质的孩子,都被拉到同一跑道上,听同一个发令枪指挥,竞赛,你会发现这对孩子其实是不公平的。
毕竟,每个孩子不是相同的树叶,他们具有不同的优势。
也许父母热衷于的那一条起跑线恰恰不属于自己的孩子。本是擅文,却迫其习武,非要把孩子拉到与别人擅长的跑道上,这本身就让孩子还未出发,就被领先。或许,孩子其实具有高出他人的潜能和天分,但是天生属于慢热型,现在只是还没准备好,需要些许等待,需要时间,此时也被拉上跑道,只会让孩子反感,抹杀潜力。
而“不要输”并不是培养孩子竞争意识的核心内涵。
相反,总是传递不能输的信息,会更多造就孩子“想赢怕输”的信念,在唯目的推动下,慢慢地就会让孩子对学习本身失去兴趣,慢慢地,要么变得强迫,要么就会开始逃避,并逐渐放弃自我“探索”的机会,也放弃了更多选择的可能。
这让本该可以帮助孩子追求卓越,拓展未来空间,提示自信的竞争意识终难成型,让本可出现的一般性竞争也成为孩子的负担。
显然,家长太强调把孩子置身在“起跑线”上,然而对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并没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过早的输赢观念,还会让孩子本可多姿多彩的生活,变得乏善可陈,缺乏了活力。因为他们在为了干某事而干某事的时候,完全失去了体验的能力,开心还是不开心,喜欢还是不喜欢,似乎都不重要了,这对孩子自我的成长,自我塑造都很不利。
父母之所以急于让孩子先行一步,凸显竞争观念,自我内心的焦虑,是一个主要动因。
不抓紧孩子,孩子以后可怎么办?既然大家都这样办,那我就更应该这么办了。
与其说是给孩子树立远大志向,不如说其实是为了缓解内心焦虑。
孩子在这个时候,学习的动力,也不是来自于美好的寄望,不会对成为爱因斯坦或贝多芬而深受鼓舞,充满期待。更多时候在父母充满焦急的催促下,学习完全变成另一种概念,基本与自己无关。这种状况下继续督促,只会让孩子产生无力感。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完全在外力作用下的督促,孩子很容易厌恶外在的竞争,这可能让孩子破罐破摔,放弃学习。而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原来更多来自不信任自己能做好,这对孩子的自我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父母看似有着宏伟目标,实则只是让自己的孩子免于最坏的可能…担心孩子会在优胜劣汰中,被淘汰,更严重的是这种“劣汰”是不被接受的。对孩子的未来只剩下了担心和不安,而失去更多的肯定和接纳,结果,后来的结果往往会与父母的初衷完全相悖,向坏处发展。
此时,父母的竞争意识所显示出来的作用并不是帮助孩子建立更高追求和激发潜能,而更多时候只是缓解因焦虑不安,对最坏结果的预言所产生的防范。
这跟孩子自我意愿已经无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了孩子,孩子自然会放弃和对抗。
“起跑线”对帮助孩子建立竞争意识,激发潜能的确有着非凡的意义。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过早的造就一种竞争机制,形成一种优胜劣汰需要及时避免。
让孩子在成长中慢慢体会这种对比竞争,与自己的竞争,培养客服困难的勇气,弱化输赢观念,从不断的成长中发现自己的长与短,更是一种值得考量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