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书集微信公众号ID:duanshu300
解说词:每一种新事物出现在我们的眼界中,都会带来不安。
新事物与旧经验是由冲突的,而观念的改变也是由新事物和旧经验角力之后的结果。
最近的阅读着力于台湾吕世浩教授的《大秦三部曲》,而上述阐述的内容就是来自于阅读之后的总结。
在吕世浩教授讲述的《大秦三部曲》中所采用的历史资料主要是《史记》中的《史记 秦始皇本纪》和《史记 秦本纪》。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探讨这二千多年之前的历史到底为何呢?
在吕世浩教授的讲解中,由一个很重要的治学方法,就是将“我”放置在历史中,假设当时“我”身处其中,“我”该如何选择,“我”会如何选择,“我”将如何选择。在时与势的变化之中。
秦的历史之所以重要,吕世浩教授在讲解中阐述的很清楚,因为那正是处于一个巨变的时代,而代表这个巨变的标志性的解释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所代表的背后力量的改变在吕世浩教授的书中解释的相当清楚。以前总以为这是大丈夫所言,现在才明白这也是时与势的移行换位。
关于秦的时代与历史,更要关注巨变产生的缘由。以及在巨变前后的观念与力量的变迁。对照当下,这些历史才会对想了解的人产生具体的意义。否则历史只会成为一本故事书。
在阅读历史著述时,围绕的核心问题只有三个:人、时、势。历史没有好坏的评判,只有发生与未发生的确定。“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的真实”这两种不同的命题所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个人的感官。
在阅读这样的历史时,我常常想起艾玛-拉金《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一书中所记录的一则缅甸传说: 有一条恶龙,每年要求村庄献祭一个处女,每年都会有一个少年去与恶龙搏斗,但无人生还。又一个少年出发,有人悄悄尾随:龙穴铺满金银财宝,英雄用剑刺死恶龙,然后坐在尸身上,看着闪烁的珠宝,慢慢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恶龙。
在历史叙述中我们常常这样的“场景再现”的观感。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清晰的解释同一个类似的场景是如何再次回归到我们的视野中的。茨威格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不得不适应这一现实:历史乃是万神殿的反映,它的活动既非道德又非不道德。它既不惩恶又不报善。因为它不是根据正义而是根据力量。它总是把胜利分配给有权势者,任其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一般说来,在世俗事务上它总是替为非作歹者撑腰。
从以上的阐述并非对历史抱有无尽的遗憾和无力感。这一点也是基于我们既是历史的阅读者又同时是历史的参与者。我们的选择也是历史构成的一部分。我们所创造的世界在过去的每一分秒的时间里都成为历史。
我只是希望,当我们垂垂老矣时,不要变成当初自己最为讨厌的样子。
吕世浩《大秦三部曲》
《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
《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
《敌我之间:成在对手,败在队友》